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89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三轮车辆的一种自动平稳装置,特别是关于小型三轮摩托车、三轮车或三轮自行车的自动平稳器。
现有的三轮车辆,如机动的三轮摩托车或非机动的三轮车,其后车架经垂直连接杆固定于后车轴套上,一般的三轮车的后车架与后车轴之间,垂直连接杆外面装有螺旋式弹簧防震,普通的摩托车的前、后轮轴与车架之间装有各种减震器,这些都只起减震作用。当三轮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高低不平的路面使其二只后轮之一时而抬高,时而降落。引起车体颠簸、倾斜,潜附着侧向倒的危险。当三轮车辆的车体颠簸、倾斜严重时,仅靠螺旋式弹簧或减震作用是无济于事的。因此设计一种维持车体平衡状态的装置,以减少车体的颠簸和倾斜是受欢迎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三轮车辆行驶于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时,能有效地防止车体颠簸、倾斜以至侧向倒,而设计的一种三轮式车辆的自动平稳器。
本实用新型用以下设计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由轮轴、悬臂和车架构成,主要特征是悬臂由连接杆、曲柄、曲柄支撑杆和拉簧所组成;左右对称的悬臂一端与轮轴连接,另一端与车架连接。曲柄的长短臂中心线的交角也是影响自动平稳器性能的关键,一般应在115度至130度之间。
悬臂本身的连接关系是两根曲柄的顶端及其相对的短臂由拉簧拉紧;连接杆上端与曲柄的长臂相连接;曲柄支撑杆的一端与车架固紧,另一端通过曲柄支点呈动态接合。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实施例及其动态工作过程。


图1为用于三轮自行车上的自动平稳器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1、轮轴,2、连接杆接头套,3、连接杆,4、曲柄,5、曲柄支撑杆,6、车架,7、支撑杆固定板,8、上拉簧,9、上拉簧杆,10、曲柄顶,11、曲柄长臂,12、曲柄短臂,13、下拉簧,14、刹车钢丝,15、地轴架套筒,16、轴承套筒,17、刹车闸,18、飞轮。
图2为用于小型三轮摩托车的自动平稳器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19、轮壳,20、链轮,21、车轮轴,22、摇板,23、下拉簧,24、摇板接块,25、摇板接头,26、连接球头,27、摇板轴,28、刹车钢丝孔,29、刹车连接板,30、刹车钢丝,31、摇板架,32、下钢球碗,33、钢球,34、上钢球碗,35、曲柄,36、曲柄支撑杆,37、车架,38、拉簧杆,39、上拉簧,40、曲柄顶,41、曲柄长臂,42、曲柄短臂,43、连接杆。
图3为用于普通三轮车上的自动平稳器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45、地轴架,46、车架,47、地轴架套筒,48、车架套筒。
图1及图3为非机动三轮车用的自动平稳器,行驶速度较慢,遇路面高低不平时,受冲击力较小,两后轮的轮轴不分离,结构可从简。由于三轮自行车适用于老年人、妇女、初中学生等,要求行驶平稳,能携带较多物品,又不很重,后轮间距可尽量缩短,少占面积,为此连接杆适当加长,做书包架式车斗。左右连接杆(3)上端用插销铰接左、右曲柄的长臂(11),连接杆下端由轮轴(1)的左右轴承套(16)上焊接的连杆接头套(2)固紧。其动态工作情况为,当右轮因地面而抬起时,连接杆(3)上升,右曲柄的长臂抬起,其短臂向右拉,由于下拉簧的牵引,左曲柄的短臂也向右拉,左曲柄的长臂有一股力向左连接杆自上而下压,由于左连接杆无法向下位移,这股力返回至左曲柄长臂而把左曲柄支撑杆顶起,也即把车架左边抬高。力的传递与拉簧松紧程度和长短臂中心线之间的交角大小有关。试验表明,其曲柄长臂与短臂中心线交角取125度较合适。
图2为小型正三轮摩托车的自动平稳器。由于机动三轮车行驶速度快,遇路面不平时,受冲击力较大,因此采用轮轴中间分离,分开的左右轴(21)分别与左右摇板(22)相固定,左右摇板又由摇板轴(27)经过摇板架(31)与车架(37)固定。曲柄(35)的长臂(41)末端呈钢球(33)状,与连接杆(43)的上、下钢球碗(34、32)相配合。使连接杆的上升或下降准确而快速地传至曲柄。连接杆(43)下端由连接球头(26)、摇板接头(25)、摇板接块(24)与摇板(22)相固紧。使摇板随路面高低不平的波动力带动连接杆向上、下运动,它的动作过程与
图1基本相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非机动三轮车其后轮轴不分开,当一边轮子抬高或降低时,为使这股力迅速准确传递,曲柄必须以支点为中心摆动。其中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曲柄支撑杆保持相对不随轮子高低而转动。为此,地轴架套筒(15)、(47)与车架(6)、(46)呈动态配合,即当车轴上、下运动时,地轴架相应跟着动,而使曲柄支撑杆保持相对不动状态。而实施例2中,采用后轮轴分离,由于路面高低引起摇板(22)以摇板轴(27)为轴心的上、下运动,同样使曲柄以曲柄支撑杆(38)为中心摆动时,曲柄支撑杆是相对不动的。本实施例(图2)中曲柄长、短臂中心线的交角为122度适宜,本实施例视右车轮为被动轮,为使右轮随路面的高低跳动时,不至使刹车钢丝也跟随拉紧。刹车钢丝连接板(29)上的刹车钢丝孔(28)中心点与摇板轴(27)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图3为普通三轮车上的自动平稳器,因载货需要,连接杆应加固,采用圆柱形,接合处也为钢球与钢碗的动态接合。两后轮间的距离较大,连接杆则可缩短,以使车体重心降低。根据拉簧选用情况,其曲柄长、短臂之间中心线交角可取130度,其动作过程与
图1的动作过程基本相同。因普通三轮车所遇道路条件可能更差,有可能两只后轮会同时上、下跳动,而使车体急烈震动,所以结构上增加以下措施,即地轴架套筒(47)与车架套筒(48)呈正交连接且相互固紧;地轴架套筒(47)与地轴架(45)呈动态接合,车架套筒(48)与车架(46)呈动态接合。当两只后轮同时上、下跳动时,地轴架套筒(47)会跟着转动一个合适的角度,加上拉簧的相互作用,而共同起减震作用。若一只后轮上、下跳动时,车架套筒(48)也跟着转动一个合适的角度,这样既使后车架不倾斜,也能使三轮车把不受后轮影响,不左右摇幌,从而便利操纵。
本实用新型经申请人按
图1所示组装于三轮自行车上试用,在保持车身平稳性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它由轮轴、悬臂和车架构成,其特征是a、悬臂由连接杆(3)、曲柄(4)、曲柄支撑杆(5)和拉簧(8、13)组成;b、左右对称的悬臂一端与车架(6)相连接,另一端与轮轴(1)相连接;c、曲柄的长臂(11)、短臂(12)的中心线交角为115~13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其特征是a、两根曲柄的顶端(10)及其相对立的短臂(12)由拉簧拉紧;b、连接杆(3)上端与曲柄的长臂(11)相连接;c、曲柄支撑杆(5)一端与车架(6)固紧,另一端通过曲柄(4)支点并呈动态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其特征是a、左右曲柄的长臂(11)由插销与左右连接杆(3)铰接;b、左右连接杆(3)的下端由轮轴(1)的左右轴承套(16)的接头套(2)固紧;c、轮轴(1)通过地轴架套筒(15)呈动态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其特征是a、曲柄的长臂(41)末端呈钢球状(33),与连接杆(43)上的钢球碗(32、34)相配合;b、轮轴(21)中间分离成左右轴,分别与左右摇板(22)相固定;c、左右摇板轴(27)通过摇板架(31)与车架(37)固紧;d、连接杆(43)下端由连接球状头(26)通过摇板接头(25)、摇板接块(24)与摇板(22)相固紧;e、刹车连接板(29)上的刹车钢丝孔(28)中心点与摇板轴(27)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其特征是a、地轴架套筒(47)与车架套筒(48)呈正交且相互固紧;b、地轴架套筒(47)与地轴架(45)呈动态接合;c、车架套筒(48)与车架(46)呈动态接合。
专利摘要一种三轮车辆自动平稳器,它由轮轴、悬臂和车架构成,左右对称的悬臂一端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轮轴相连接;悬臂由连接杆、曲柄、曲柄支撑杆和拉簧组成。这种自动平稳器可装于小型摩托车、三轮车或三轮自行车上,起到防颠簸、防倾斜、防侧向倒等作用。使车身平稳安全,利于操纵,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62K25/04GK2082703SQ9022131
公开日1991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24日
发明者王才兴 申请人:王才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