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折叠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804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折叠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踏车的一种改进。
现有的脚踏车虽有多种折叠方案,在增加功能方面亦有不少创新,但由于折叠方式较复杂,偏重于小型便携车,在增加功能的设计中,过多地强调了功能的多样化,增加了诸于餐桌、童床之类的功能,颇难兼顾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成本提高等问题,所以脚踏车市场至今仍被传统产品所垄断,新产品较难跻身于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传统产品采用简捷的折叠方式,折叠后的车体长约原长的一半,便于存放和携带。并且,通过组合方式使传统产品进一步发展为快速折叠多功能车,新产品能承袭传统产品的技术进步和骑行习惯,能在最短的时间2至8秒内完成折叠操作。折叠后的多功能车,可分别具有坐椅、躺椅或者手推车的功能。简捷的折叠方式和有限而实用的功能扩充使新产品的成本变化不大,从而有能力开拓广阔的脚踏车辆市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设计安装了一个主折叠装置,并在传统车型后车体的基础上,设计成后车体A,在后车体A的中轴管7下方,焊接安装有主折垒叠装置的卡座8、上座9,还有站架10。在中轴管7上方装有一坐板支承管1,此管装有截顶方锥折叠接头,可以折叠支承管1。在传统车型的前车体B的前叉上端装有一水平承载架16,以改善和增加承载能力。在连接杆13的一端与主接头14的焊接头焊接后,主接头14另一端的孔与上座9的孔采用“动配合”,用销钉29铆好,则把后车体A与前车体B连成一只需2至8秒时间就可快速折叠自行车图1。
该主折叠装置具有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铰链作用,亦具有“截顶方锥”的楔合特征。当折叠厚度不妨碍踏板转动的车型,可选用主折叠装置图3,若折叠厚度较大,可选用主折叠装置图4,因其中段距离较长,不受踏板轴长的限制,其缺点是上座9与卡座8之间的距离拉长,因而增加了结构设计的难度,视具体情况选定。
在后车体A的中轴管7上方还装有一离合接头,接头的锥柄6的一端与焊在中轴管7上方的短管相焊接,另一端并套有离合螺母5,锥座12的一端与加强杆11焊接,加强杆11另一端固定焊接在前叉的立管上,通过离合螺母5的旋进和旋出,使锥柄6和锥座12锁紧或分离,以达到加强前车体B与后车体A的连接强度。该车折叠后的长度为传统车型长度的一半。
同理,则可把后车体A与前车体C连成一折叠式多功能“并双轮”自行车图2。前车体C是在传统车型的前车体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在前叉22的中间或外侧安装一“并双轮”结构的车轮27,其特点是两轮短距离安装在同一轴上,中心距不大于250mm。当然也可在前叉中间只安装一轮,如何选择,可视使用者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在前叉22的上立管上装有一龙头支承杆折叠、旋转装置,龙头支承杆17可绕轴19旋转,若推动与弹簧卡20相连的锁定卡21,支承杆17便摆脱约束而向后转动,使垫块23与地面接触,此时,龙头与折叠后的后轮平行并构成后支脚,与之垂直的前两轮则构成前支脚。在立管上还通过多向固定接头或其它现有技术装一组可折叠和旋转的支架24、25,它与安装在前叉22上的水平支架26有如下的组合结构,如支架26为坐垫,则形成坐椅;在支架24和26之间挂上帆布28或尼龙编织带,则构成躺椅;支架24处于图2位置时,可在上面挂一折叠网袋;支架24向下转动,则可支承支架26作为载人坐垫;将支架24与25均转到与支架26垂直的位置时,支架26上可承载体积较大的物体。
若将龙头支承杆17不折叠,仅将后轮折叠到与前轮垂直位置,此时倾压龙头,则可构成小推车形式,其支架26的下垂端亦可设计为上、下阶梯的辅助杠杆。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折叠快速稳便,新增功能实用性较强,采用“并双轮”结构大幅度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扩大了使用者的范围;采用“一后两前”的组合式结构组织配套生产,具有“承前启后”、“兼收并蓄”的功效,增加了使用者的选择余地,从而有希望作为换代产品,进入传统自行车市场。


图1是快速折叠自行车示意图。
图2是快速折叠组合式多功能“并双轮”自行车示意图。
图3是主折叠装置示意图。
图4是折叠厚度较大的主折叠装置示意图。
图5是离合接头示意图。
图6是多向固定接头示意图。
图7是截顶方锥折叠接头示意图。
图8龙头支承杆折叠、旋转装置示意图。
图9是沿图8龙头支承杆折叠、旋转装置中A-A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10是沿图8龙头支承杆折叠、旋转装置中B-B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11是沿图8龙头支承杆折叠、旋转装置中C向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11,所注标号的另件名称如下后车体A、前车体B、C,坐板支承管1,坐板支承管方锥头2,折叠连杆3,方锥套4,螺母5,锥头6,中轴管7,卡座8,上座9,站架10,加强杆11,锥座12,连接杆13,主接头14,龙头支杆15,承载支架16,龙头支承杆17,支承杆夹头18,轴19,弹簧卡20,锁定卡21,前叉22,垫块23,支架24、25,水平支架26,车轮27,帆布带28,销钉29,多向固定接头3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多采用市购传统的自行车配件和管材、钢材、帆布等加工而成。若求轻巧还可选碳素纤维等新材料,若要在链传动系统求改进,可选用山地车变速系统、轴传动变速系统、齿轮变速以及蠕动之类的新传动系统等。故本实用新型的选材、加工方法及使用方法与传统的车辆类似,没有特殊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要求,在现有自行车、三轮车厂及一般的机加工厂均易投产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由自行车的后车体、前车体构成的快速折叠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是a设计了一种主折叠装置,该装置的折叠主接头(14)和连接杆(13)焊接,把后车体(A)与前车体(B)连接成一快速折叠自行车图1,与前车体(C)连接成一折叠式多功能“并双轮”自行车图2,在上述的后车体(A)与前车体(B)或(C)还装有一带离合接头的加强杆(12);b在后车体(A)的中轴管(7)的上方装一带有截顶方锥折叠接头的坐板支承管(1),还装有离合接头的锥头(6)和螺母(5);在中轴管(7)的下方固定装有主折叠装置的上座(9)、卡座(8)及站架(10);c在前车体(B)的前叉上装一承载架(16),在前车体(C)的前叉(22)中间或外侧装有“并双轮”结构的车轮(27),还装有一水平支架(26),在前叉(22)的立管上装有一龙头支承杆折叠、旋转装置,还装有一组可旋转和折叠的支架(24、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是主折叠装置由主接头(14)、卡座(8)、上座(9)组成,主接头(14)的焊接头与连接杆(13)一端焊接,主接头(14)另一端的孔与上座(9)上的孔配合,并插入“动配合”尺寸的销钉(29)铆接,从而使后车体(A)与前车体(B)或(C)连接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是离合接头由离合螺母(5)、锥柄(6)和锥座(12)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是“并双轮”结构的两轮(27)近距离安装于同一轴上,其中心距不超过2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是支架(24、25)可相互折叠、旋转并绕前叉(22)上立管一多向固定接头上、下旋转在不同位置时可与水平支架(26)构成坐椅、躺椅。
专利摘要一种由传统自行车的后车体、前车体改进而成的快速折叠组合式多功能车,其特点是设计了一个主折叠装置,用该装置把后车体A与前车体B连接成快速折叠自行车,与车体C连接成快速折叠多功能“并双轮”自行车。该“并双轮”车的龙头可旋转、与折叠后的后轮平行并构成后支脚,也是一种可快速折叠成坐椅、躺椅和能上楼梯的多功能小推车,并具有平稳安全、成本低廉的特点,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及应用范围广的车辆。
文档编号B62K15/00GK2176959SQ9321092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3日
发明者黄德固 申请人:黄德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