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654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头碗组装置。
自行车能保持较佳行驶方向及平衡度之关键所在,即是与前叉搭配装设的车头碗组;习知之车头碗组一般是配合上、下碗而内置有滚珠,且上碗内侧具有螺牙,而可直接螺设于前叉顶端之外螺纹部位,于其上垫设一垫圈及一上迫紧构件,并锁设于该螺纹上,使前叉竖管定位于车头管上,如台湾专利公告号232918号;但因螺牙之相互螺锁方式,极易因加工精度之不良,以致有螺设歪斜不当之现象发生,促使迫紧效果不佳,若长时间使用后更易产生螺牙钝化的现象,或因螺牙锈蚀而产生不能调整、拆卸的问题,而需重新更换一只新的车头碗组,极不经济。
为能使车头碗组产生确切之迫紧密合之效果,已陆续有与无牙前叉搭配组设之车头碗组揭露于公知,如美国专利公告号5095770号;然,其虽可解决上述螺锁结构所产生之螺设精度不良以致产生螺设歪斜之问题,但其无牙前叉管迫紧技术手段,是以一推拔销将之抵压迫紧,虽其具有适当的迫紧效果,然,当车体承受连续之震动力时,其斜面迫紧效果会因长时间之反复上、下震动力而大大减低,更有滑动松脱的可能性发生,以致整体之固持作用会因此受到影响,且,目前之无牙车头碗组皆需加设一由竖管自上向下施以迫紧压力之结构组件,使制造、装配及维护上较为复杂,诸如此类之种种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于竖管与上碗组间装置一撑开装置,于撑开装置上施以两反向之迫紧力量时,可产生上、下两侧推压力,使上碗组更具稳固性,并增加车头碗组之组装迫紧效果,有效地强化车头碗组之固持作用,增添使用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包括一车架头管,其上端装设有一上碗组,下端装设有一下碗组,以一前叉管插置装设于其内部,并以一竖管装置于前叉管上;其特征在于于上述之竖管与上碗组间装置一撑开装置。
所述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撑开装置由一上嵌片及一下嵌片嵌卡结合组成,该上嵌片之其中一面是呈凹陷齿面状,区分为下滑面、渐升面及平切顶面,而下嵌片之其中一面呈对应的凸出齿面状,区分为间隙、渐升面及平切顶面。
所述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撑开装置的下嵌片与上碗组的上碗盖一体成型。
所述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撑开装置的上、下嵌片的两接触嵌卡面设为具有摩擦力的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可使制造、装配及维护较为简化,且可增加车头碗组之组装迫紧效果,有效地强化车头碗组之固持作用,增添使用的耐久性。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能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附图图面之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嵌片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嵌片之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包括竖管1、上碗组2、车架头管3、下碗组4及前叉管5,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于竖管1与上碗组2间装置一撑开装置6,供整体组装时可达迫紧、防松之效果。
装设于车架头管3上端之上碗组2,是由一具弧槽211之上碗座21、滚珠22、一防尘、防水、防潮之O形环23及一上碗盖24依序组装构成;而装设于车架头管3之下端之下碗组4,是由一具弧槽411之下碗盖41、滚珠42、一下防尘圈43及一下碗座44依序组装构成,并以一前叉管5插置装设于其内部,值得注意的是,于竖管1与上碗组2间装置一撑开装置6,该撑开装置6是由一上嵌片61及一下嵌片62嵌卡而成,上嵌片61之其中一面呈有规律之凹陷齿面状,可区分出下滑面611、渐升面612及平切顶面613(如图3所示),而下嵌片62之其中一面是呈有规律之凸出齿面状,可区分出间隙621、渐升面622及平切顶面623,且该下嵌片62亦可设置与上碗盖24呈一体成型状(如图4、5、6所示)。
于竖管1与上碗组2间装置一撑开装置6,该撑开装置6之上嵌片61与下嵌片62之外周缘整体呈八角状,可供手工具对两者间施以反向之旋转力量,使上嵌片61之下滑面611、渐升面612及平切顶面613可分别与下嵌片62之间隙621、渐升面622及平切顶面623嵌卡配合;其中,下滑面611与平切顶面623相对贴合,平切顶面613与间隙621相对贴合,此时将竖管1锁紧固定,再以工具夹持两者之多角面,并施以反方向旋转之力量,使得上嵌片61之平切顶面613经渐升面612转移至与下嵌片62之平切顶面623相对贴合时,因相对运动之位移,故可产生固持车头碗组之力量,而达迫紧之目的;由于两者是施以迫紧力量,可产生上、下两侧推压力,有效地吸收组装时之间隙,使上碗组更具稳固性,并增加车头碗组之组装迫紧效果,有效地强化车头碗组之固持作用,增添使用耐久性及实用性;且,可于上嵌片61与下嵌片62之两接触嵌卡面上设置呈具摩擦力之粗糙面,不仅可适当地增加两者间之固持力,并确切地防止因自行车车体之长时间行驶于震动路面致使车头碗组产生之松脱滑动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包括一车架头管,其上端装设有一上碗组,下端装设有一下碗组,以一前叉管插置装设于其内部,并以一竖管装置于前叉管上;其特征在于于上述之竖管与上碗组间装置一撑开装置。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撑开装置由一上嵌片及一下嵌片嵌卡结合组成,该上嵌片之其中一面是呈凹陷齿面状,区分为下滑面、渐升面及平切顶面,而下嵌片之其中一面呈对应的凸出齿面状,区分为间隙、渐升面及平切顶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撑开装置的下嵌片与上碗组的上碗盖一体成型。
4.依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撑开装置的上、下嵌片的两接触嵌卡面设为具有摩擦力的粗糙面。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车头碗组装置,是于车架头管上端装设上碗组,下端装设下碗组,以前叉管插于其内部,并令一竖管装于前叉管上,而于竖管与上碗组间装置撑开装置,该撑开装置包括一上嵌片和一下嵌片,上嵌片呈凹陷齿面状,下嵌片呈凸出齿面状,上嵌片与下嵌片相互嵌卡结合,旋紧时可产生上、下推压力,增加车头碗组迫紧效果。
文档编号B62K21/00GK2382637SQ9921416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0日
发明者陈友士 申请人:陈友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