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立管的高度调整线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0103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座垫立管的高度调整线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杠杆式的线控结构,尤指一种使用于气油压式座垫高度调整结构,为降低卡死情形,以增进线控动作顺畅的效果,且提供便利组配及稳固结合功效的自行车座垫立管高度调整线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的座垫立管主要组设于自行车的座管内,作为车架与座垫间之媒介,若利用座垫立管外露于自行车座管之长度变化,则可进一步达到座垫高度的调整,以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0003]目前于市面上常见具有座高调整的座垫立管技术应用,大致可归类为「油压式」、「气油压混合式」及「机械式」等三种,其中「油压式」于座垫立管内以可线性位移的内管设于外管内,并配合油室及油路等相关配置以维持内、外管间呈可调或定位状态的切换者;「气油压混合式」则为利用油室及油路等相关配置以维持内、外管间呈可调或定位状态的切换者;「机械式」则为以一般机构应用来达到内、外管间呈可调或定位状态的切换者。
[0004]除前述内管及外管间的座高调整技术应用外,一般而言,仍必须配合一驱动组以驱使前述内、外管间的调整距离变化开始产生动作,此类驱动组多组设于自行车把手部位,或者直接设于靠近内管或外管处;此类座高调整制动的结构,则又可区分为「线控式」、「气油压式」及「电磁式」三类,其中「线控式」以钢索拉引产生制动为主要应用;「气油压式」则利用一油路配合液压油的流速、流量以及其启闭状态所产生的驱动方式;「电磁式」则借助一电路以电能产生相关构件的动能,进而启闭内管产生线性移动的驱动技术。
[0005]目前,现有的具座高调整的自行车座垫立管结构,如国内第099117818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座椅高度调整方法」,其包含:操作一操作装置以输出一座椅升高命令来升高一自行车座椅;在该操作该操作装置之后释放该操作装置;及在释放该操作装置之后将该自行车座椅升高至高于紧接在该座椅升高命令之前存在的一先前座椅位置的一较高座椅位置。该技术主要于已输出一升高命令,则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释放该操作装置之后将该自行车座椅升高至比紧接在该座椅升高命令之前存在的一先前座椅位置高的一座椅位置。若已输出一降低命令,则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释放该操作装置之后将该自行车座椅降低至低于紧接在该座椅降低命令之前存在的一先前座椅位置的一较低座椅位置。
[0006]复按,另一种现有具座高调整的自行车座垫立管结构,如国内第101208837号发明专利所揭露的「可调式座管」,其包括:一座管,为一供套入一自行车架的外管可与该外管相对轴向位移的管状体,该座管的管面上设有数个呈轴向排列配置的定位凹口 ;一挡止件,相对设于该外管处,可顺着该外管径向的行程与该座管相对位移,该挡止件对应于该座管的前端为一可伸入任一定位凹口的定位部;一第一弹性元件,设于该挡止件处,用以对该挡止件产生一常态朝远离该座管方向推顶的作用力;一控制件,相对设于该挡止件的后端,可顺着该外管轴向的行程往复位移,其具有一常态与该挡止件接触的接抵部,于该接抵部边缘设有一供该挡止件伸入的缺口 ;一缆索,与该控制件连接,供受外力作用将该控制件朝令其缺口进入该挡止件行程的方向牵引;一第二弹性元件,设于该控制件处,供常态将该控制件朝令其接抵部与该挡止件接触的方向推顶。
[0007]上述所揭结构中,前者于专利说明书中的图式可得知,其技术应用主要为「气油压混合式」的座高调整装置,配合以钢索拉引之「机械式」制动组,为其整体技术。后者则以「机械式」的座高调整装置,配合以钢索拉引的「机械式」制动组,为其整体技术者。
[0008]进一步针对制动装置的部份作技术分析,前者结构为外接于车架上予以驱动的方式,其主要于外管下方枢设有一操作杆92,其一方面则承受钢索传动元件26的拉引而产生旋动,另一方面与流动控制杆40相接设以驱使该流动控制杆40产生线性位移以启闭上方的油路,藉以钢索式该传动元件26的拉引该操作杆92产生旋转而进一步直接连动该流动控制杆产生线性位移以开启上方油路,该内管即呈可上下位移的可调整状态。当钢索的该传动元件释放拉引动作时,则该流动控制杆40受力解除,而由该螺旋压缩弹簧提供弹力将该流动控制杆40推回复归而使上方油路关闭,此时该内管则呈不可调的定位状态。
[0009]前述现有的后者结构的制动装置,则为直接设于该外管10外部的结构设计,于座管30上设有若干定位凹口 31,配合于该固定座80内设有可嵌入各该定位凹口 31的一挡止件40,利用一缆索90拉引一控制件60于产生位移时其凸缘状的抵接部61推顶该挡止件40朝其一的该定位凹口 31移动而嵌入其内,而使该座管30呈定位的不可调整状态;当解除该缆线90的拉引状态时,则该第二弹性元件70即提供该控制件60复归的弹力而使该抵接部61离开该挡止件40,该第一弹性元件50则提供该挡止件40 —复归的弹力以离开该定位凹口 31,此时该座管30则呈可线性位移的可调整状态。

【发明内容】

[0010]前述现有结构于使用上各有其问题存在,如前者结构该操作杆92以旋转方式连动该流动控制杆40,事实上操作杆以弧形路线旋转,连动动该流动控制杆40时,该流动控制杆因承受该操作杆92弧状向力的偏移力量拉动,无法呈线性位移,此一偏向力容易造成该流动控制杆40晃动而撞击邻近相关构件,加上该流动控制杆40下方与弹簧抵接则使其晃动情形更为严重,因而有该流动控制杆40位移动作不顺畅的问题,以及相关构件因频遭该流动控制杆40的偏摆撞击容易损坏而常常需要更换维修的情形;再者,该流动控制杆40的偏摆情形严重时则会造成卡死而无法作动。
[0011]后者结构则因其制动组外接于该外管10外部,其固定座形成相当高度的凸缘座体,如要装设于一般通用规格的自行车座管内,该固定座80必须外露于座管,而此一凸设的该固定座容易使骑乘者意外碰撞而受伤,或者因其外露易受到撞击而损坏,故其安全性不如前者设于外管下方而同时容设于自行车座管内者;另一方面,如要将该固定座80同时容设于自行车座管内,则该座管必然以特殊规格制造,而不具相容效果,且因特殊规格而必须有特制的夹、治具及加工方法,配合新编列的物料管理及采购流成,以致生产及管理成本增加。
[0012]故本案发明人,针对前述现有的偏摆、维修更换、安全性、相容性及高成本等问题,提出一种座高调整的线控制动装置以达到使用上的顺畅性、降低更换维修、具安全性及相容性,且同时避免特制化规格所产生的成本问题者。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揭露自行车座垫立管的高度调整线控结构,包含有:
一座垫立管组,具有相互套设的一外管及一内管,该内管可于该外管内作线径位移而具有高度变化,于该内管设有一阀组,为可线性位移的一阀杆,以其一端控制液压油路径启闭,该阀杆另一端则朝该外管下方延伸;
一线控制动组,设于自行车车架预定部位,其具有设于车架上的一定位组,以及枢设于该定位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