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8546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设备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具有车座可升降功能的自行车,通常包括车座连接管、车架竖杆和锁扣装置,车架竖杆设有与车座连接管对应的限位插槽,车座连接管可活动地置于车架竖杆的限位插槽中,锁扣装置设于车架竖杆上,锁扣装置用于限制车座连接管的升降。在上述自行车中,虽然车座可以实现升降,但是可以转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会给骑行者的使用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座升降调节结构,便于骑行者的使用。
[0004]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方案解决:
[0005]—种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包括车座连接件、车架竖杆和锁扣装置;所述车座连接件包括连接管和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地连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车架竖杆包括插槽部,所述插槽部设有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和定位销相配合的限位插槽;所述车座连接件可升降地安插于所述插槽部的限位插槽中,所述锁扣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车座连接件的升降。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竖杆还包括与所述插槽部连接的U形夹持部,所述U形夹持部位于所述限位插槽的槽口处;所述锁扣装置设于所述U形夹持部上,并用于收紧所述U形夹持部以限制所述车座连接件的升降。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定位销之间设有焊连接层。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形夹持部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相配合。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U形夹持片、螺栓、螺母和操作杆,所述U形夹持片套设在所述U形夹持部的外侧,所述螺栓活动地穿插在所述U形夹持片的两端部,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的一端连接,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杆通过正反转动驱使所述U形夹持片作收紧和展开。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部和不规则形状的连接部,所述不规则形状的连接部与所述螺栓转动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的操作部设有用于与人体手指配合的若干个凹陷。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装置还包括定位块,所述U形夹持片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车架竖杆的U形夹持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穿插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上。
[0013]上述车座升降调节结构,通过在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上设置定位销,并结合在车架竖杆的插槽部上设置与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和定位销相配合的限位插槽,使得当车座连接件置于车架竖杆的插槽部时,车座连接件不能转动。因此,上述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应用到自行车时,不会造成车座转动,便于骑行者的使用。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座以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所述车座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连接。
[0015]上述自行车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可以防止车座转动,便于骑行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车座升降调节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车座升降调节结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车座连接件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9]图4为车架竖杆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0020]图5为图4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0021 ]图6为锁扣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锁扣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结合图1至图7,一种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包括车座连接件1、车架竖杆2和锁扣装置3 ;车座连接件I包括连接管11和定位销12,定位销12固定地连于连接管11的外侧;车架竖杆2包括插槽部21,插槽部21设有与车座连接件I的连接管11和定位销12相配合的限位插槽211;车座连接件I可升降地安插于插槽部21的限位插槽211中,锁扣装置3用于限制车座连接件I的升降。
[0025]上述车座升降调节结构,通过在车座连接件I的连接管11上设置定位销12,并结合在车架竖杆2的插槽部21上设置与车座连接件I的连接管11和定位销12相配合的限位插槽211,使得当车座连接件I置于车架竖杆2的插槽部21时,车座连接件I不会发生转动。因此,上述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应用到自行车时,不会造成车座转动,便于骑行者的使用。
[0026]上述连接管11与上述定位销12之间设有焊连接层13。该方案具体了连接管11与定位销12的连接方式。
[0027]上述车架竖杆2还包括与插槽部21连接的U形夹持部22,U形夹持部22位于限位插槽211的槽口处;上述锁扣装置3设于U形夹持部22上,并用于收紧U形夹持部22以限制车座连接件I的升降。该方案描述了限制车座连接件I作升降的具体结构方式。
[0028]上述U形夹持部22与车座连接件I的连接管11相配合。该方案相对于U形夹持部与车座连接件I的“连接管11和定位销12”相配合,节省了材料。
[0029]上述锁扣装置3包括U形夹持片31、螺栓32、螺母33和操作杆34,U形夹持片31套设在U形夹持部22的外侧,螺栓32活动地穿插在U形夹持片31的两端部(311、312),螺母33与螺栓32的一端连接,操作杆34与螺栓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操作杆34通过正反转动驱使U形夹持片31作收紧和展开。
[0030]上述操作杆34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部341和不规则形状的连接部342,不规则形状的连接部342与螺栓32转动连接。由于操作杆34的连接部342是不规则形状的,因此,操作杆34在作正方转动时,可以带动螺栓32作双向移动,从而可以驱使U形夹持片31作收紧和展开。
[0031]上述操作杆34的操作部341设有用于与人体手指配合的若干个凹陷343。该方案便于使用者对操作杆34的使用。
[0032]上述锁扣装置3还包括定位块35,U形夹持片31设有第一定位孔313,上述车架竖杆2的U形夹持部22设有第二定位孔221,定位块35穿插在第一定位孔313和第二定位孔221上。该方案可以防止锁扣装置3从车架竖杆2的U形夹持部22上脱落,便于使用。
[0033]结合图1至图8,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座10以及上述车座升降调节结构,车座1与车座连接件I的连接管11连接。
[0034]自行车使用了上述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可以防止车座10转动,便于骑行者的使用。
[003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连接件、车架竖杆和锁扣装置;所述车座连接件包括连接管和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地连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车架竖杆包括插槽部,所述插槽部设有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和定位销相配合的限位插槽;所述车座连接件可升降地安插于所述插槽部的限位插槽中,所述锁扣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车座连接件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竖杆还包括与所述插槽部连接的U形夹持部,所述U形夹持部位于所述限位插槽的槽口处;所述锁扣装置设于所述U形夹持部上,并用于收紧所述U形夹持部以限制所述车座连接件的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持部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定位销之间设有焊连接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U形夹持片、螺栓、螺母和操作杆,所述U形夹持片套设在所述U形夹持部的外侧,所述螺栓活动地穿插在所述U形夹持片的两端部,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的一端连接,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杆通过正反转动驱使所述U形夹持片作收紧和展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部和不规则形状的连接部,所述不规则形状的连接部与所述螺栓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操作部设有用于与人体手指配合的若干个凹陷。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还包括定位块,所述U形夹持片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车架竖杆的U形夹持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穿插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上。9.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所述车座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及自行车,其中,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包括车座连接件、车架竖杆和锁扣装置;所述车座连接件包括连接管和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地连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车架竖杆包括插槽部,所述插槽部设有与所述车座连接件的连接管和定位销相配合的限位插槽;所述车座连接件可升降地安插于所述插槽部的限位插槽中,所述锁扣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车座连接件的升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座升降调节结构应用到自行车时,不会造成车座转动,便于骑行者的使用。
【IPC分类】B62J1/08
【公开号】CN205239717
【申请号】CN201520846041
【发明人】张皓嘉
【申请人】张皓嘉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