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轴位艉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845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轴位艉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动船舶运动的驱动系统,尤其指在水面上高速运动的快艇所采用 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舷内外机驱动系统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种高科技含量集成推进技术,它采用发动机安 装在船体内侧,驱动系统安装在船体外侧的方式。即主机动力轴在高速转动时,通过齿轮组 传递给驱动系统,最后将扭力传递给螺旋桨,从而推动船艇高速行进。此类型驱动系统优点 是节省很大的机舱空间,可以把机舱空间压縮为很小。但在同等功率下,此类驱动是为低扭 力高转速而设计的,故广泛应用于小型船舶的小型动力。但是, 一是由于现有的小型船舶由 于空间的限制,驱动系统与主机的配合安装面很接近船底面,容易给主机的安装造成麻烦。 二是驱动系统扭力小,抗冲击力差,生产成本高昂,对生产设备要求也很高的缺点,从而使得 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付出高价从先进国家那里进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驱动系统扭力小、抗冲击力差、生产成本高昂,对生产技术设备要求条 件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系统。它不仅便于安装,而且扭力大,抗冲击力大, 生产成本低,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低,便于加工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尾架的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金属球 头上面,主轴金属球头安装在主轴基座上,主轴前端盖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主轴基座上,将 主轴金属球头箍在里面,由于主轴金属球头与主轴前端盖及主轴基座的接触面为球面,因而 金属球头可以以接触球面为圆心上下左右摆动方向。主轴基座的中部有一个轴肩,通过螺栓 接把主轴基座的轴肩连^在主基座的下部。主轴基座的后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变速箱体上。变 速箱与主基座呈一定角度,可以在双主机安装时改变两台主机的中心距,便于安装主机。尾 轴的后端安装螺旋桨,尾轴前端中间是一个内凹的弧顶,外部为法兰形状结构。通过嫘栓连 接在尾轴变换角轴承上面,同时,尾轴变换角轴承连接了中间轴的后端,由于尾轴前端设计 为一个内凹的弧顶,所以中间轴在转动角度时,后端会在这个弧顶内转动,避免碰到尾轴。 中间轴的前端连接在前变换角轴承上,前变换角轴承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的后端,同样,主 轴的后端中间是一个内凹的弧顶,外部为法兰形状结构,因而中间轴在转动角度时,中间轴 前端会在这个弧顶内转动,避免碰到主轴。主轴前端连接一个齿形法兰,通过链连到输入轴。 输入轴的后端是个齿形的法兰结构,通过链与齿形法兰连接,通过两个输入轴推力角轴承固 定在变速箱体上。在主基座上部是一个球面的凹座结构,油魟端盖通过螺栓连接在主基座上 部的凹座,将油缸金属球头箍在里面,由于油缸金属球头与主基座凹座接触面为球面,因而 油缸金属球头可以以接触球面为圆心上下左右摆动方向。油缸的外筒上面有螺纹,油缸金属 球头内部为带螺纹孔的通孔,油缸通过螺纹连接在油缸金属球头上,导杆通过油缸金属球头 的通孔伸出去,接在尾架的中上部。尾架后端上部是一个弧形的隧道,包裹了螺旋桨的上部, 在运动时可以压住螺旋桨激起的水流,因而能显著的提高航速。尾架后端中部,尾轴端盖通 过螺栓连接在尾架后端中部的端面上,并把尾轴定位套筒固定在尾架里面,尾轴定位套筒的 外面和内孔内分别有一个轴肩,外面的轴肩前端固定在尾架内孔的一圈轴肩上面,后端最尾 轴端盖顶住,这样使得尾轴定位套筒紧紧定位在尾架的后部,尾轴定位套筒内孔轴肩处前后 各装有一个推力角轴承,推力角轴承再装在尾轴上,两只推力角轴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前 端被尾轴前端法兰结构顶住,后端被锁紧螺母顶住,与尾轴的相对位置紧密结合,不会改变。
主轴基座的后端,变速箱体SJi螺栓连接在主轴基座的后端的端面上,并^轴定位套筒固 定在主轴基座里面,主轴定位套筒的外面和内孔内分别有一个轴肩,外面的轴肩后端固定在 主轴基座内孔的一圈轴肩上面,前端被变速箱体顶住,这样使得主轴定位套筒紧紧定位在主 轴基座的前端,主轴定位套筒内孔轴肩处前后各装有一个主轴推力角轴承,主轴推力角轴承 再装在主轴上,两只主轴推力角轴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前端被主轴锁紧螺母顶住,后端被 主轴后端法兰结构顶住,与主轴的相对位置紧密结合,不会改变。在变速箱体内部,输入轴 通过左右两个轴承安装定位在变速箱体上。在驱动系统运转时,扭矩通过输入轴,依次传递 给链、齿形法兰、主轴、前变换角轴承、中间轴、后变换角轴承、尾轴、带动螺施桨旋转。 螺旋桨的推力通过尾轴螺母、依次传递给推力角轴承、尾轴定位套筒、尾架、主轴金属球头, 主轴基座,主基座,最后传递给船体,从而推动船舶运动。油缸的导杆头连接在尾架上,当 油缸上下左右摆动角度时,带动着尾架以主轴金属球头圆心为中心随之上下左右摆动角度。 进而带动尾架内部的尾轴及中间轴随尾架一起摆动角度,由于中间轴两端变换角轴承的作用, 可以使尾轴及中间轴在摆动过程中,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安装,而且扭力大,抗冲击力大,生产成本低,对生产 设备的要求低,便于加工生产。
附圉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视图
图中1.螺旋桨2.尾轴3.尾轴端盖4.尾轴定位套筒5.锁紧嫘母6.推力角轴承7. 中间轴8.主轴金属球头9.主轴前端盖10.前变换角轴承11.主轴基座12.主轴 13.主基座14.主轴推力角轴承15.主轴定位套筒16.主轴锁紧螺母17.齿形法兰18. 变速箱体19.输入轴20.输入轴推力角轴承21.链22.油缸23.油缸金属球头24.油缸 端盖25.尾架26.后变换角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图l中
尾架25的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金属球头8上面,主轴金属球头8安装在主轴基座 11上,主轴前端盖9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主轴基座11上,将主轴金属球头8箍在里面,由 于主轴金属球头8与主轴前端盖9及主轴基座11的接触面为球面,因而主轴金属球头8可以 以接触球面为圆心上下左右摆动方向。主轴基座ll的中部有一个轴肩,通过螺栓接把主轴基 座11的轴肩连接在主基座13的下部。主轴基座11的后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变速箱体18上。 变速箱体18与主基座13呈一定角度,可以在双主机安装时改变两台主机的中心距,便于安 装主机。尾轴2的后端安装螺旋桨1,尾轴2前端中间是一个内凹的弧顶,外部为法兰形状 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在尾轴变换角轴承26上面,同时,尾轴变换角轴承26连接了中间轴7 的后端,由于尾轴2前端设计为一个内凹的弧顶,所以中间轴7在转动角度时,后端会在这 个弧顶内转动,避免碰到尾轴2。中间轴7的前端连接在前变换角轴承1G上,前变换角轴承 10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12的后端,同样,主轴12的后端中间是一个内凹的弧顶,外部为法 兰形状结构,因而中间轴7在转动角度时,中间轴7前端会在这个弧顶内转动,避免碰到主 轴12。主轴12前端连接一个齿形法兰17,通过链21连到输入轴19。输入轴19的后端是个 齿形的法兰结构,通过链与齿形法兰17连接。在主基座13上部是一个球面的凹座结构,油 缸端盖24通过螺栓连接在主基座13上部的凹座,将油缸金属球头23箍在里面,由于油缸金 属球头23与主基座13凹座接触面为球面,因而油缸金属球头23可以以接触球面为園心上下
左右摆动方向。油缸22的外筒上面有螺纹,油缸金属球头23内部为带螺纹孔的通孔,油缸 22通过螺纹连接在油缸金属球头23上,导杆通过油缸金属球头23的通孔伸出去,接在尾架 25的中上部。尾架25后端上部是一个弧形的隧道,包裹了螺旋桨1的上部,在运动时可以 压住螺旋桨l激起的水流,因而能显著的提高航速。尾架25后端中部,尾轴端盖3通过螺栓 连接在尾架25后端中部的端面上,并把尾轴定位套筒4固定在尾架25里面,尾轴定位套筒 4的外面和内孔内分别有一个轴肩,外面的轴肩前端固定在尾架25内孔的一圈轴肩上面,后 端最尾轴端盖3顶住,这样使得尾轴定位套筒4紧紧定位在尾架25的后部,尾轴定位套筒4 内孔轴肩处前后各装有一个推力角轴承6,推力角轴承6再装在尾轴2上,两只推力角轴承6 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前端被尾轴2前端法兰结构顶住,后端被锁紧螺母5顶住,与尾轴2的 相对位置紧密结合,不会改变。主轴基座ll的后端,变速箱体18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基座 U的后端的端面上,并把主轴定位套筒J5画定在主轴基座:n里面,主轴定位套筒J5的外 面和内孔内分别有一个轴肩,外面的轴肩后端固定在主轴基座11内孔的一圈轴肩上面,前端 被变速箱体18顶住,这样使得主轴定位套筒15紧紧定位在主轴基座11的前端,主轴定位套 筒15内孔轴肩处前后各装有一个主轴推力角轴承14,主轴推力角轴承14再装在主轴12上, 两只主轴推力角轴承14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前端被主轴锁紧螺母16顶住,后端被主轴12后 端法兰结构顶住,与主轴12的相对位置紧密结合,不会改变。在变速箱体18内部,输入轴 19通过左右两个输入轴推力角轴承20安装定位在变速箱体18上。在驱动系统运转时,扭矩 通过输入轴19,依次传递给链21、齿形法兰17、主轴12、前变换角轴承IO、中间轴7、后 变换角轴承26、尾轴2、带动螺施桨1旋转。螺旋桨1的推力通过锁紧螺母5、依次传递给 推力角轴承6、尾轴定位套筒4、尾架25、主轴金属球头8,主轴基座ll,主基座13,最后 传递给船体,从而推动船舶运动。油缸22的导杆头连接在尾架25上,当油缸22上下左右摆 动角度时,带动着尾架25以主轴金属球头8圆心为中心随之上下左右摆动角度。进而带动尾 架25内部的尾轴2及中间轴7随尾架25 —起摆动角度,由于中间轴7两端变换角轴承10, 26 的作用,可以使尾轴2及中间轴7在摆动过程中,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干涉。
权利要求1.一种变轴位艉驱动系统,其特征是尾架的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金属球头上面,主轴金属球头安装在主轴基座上,主轴前端盖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在主轴基座上,将主轴金属球头箍在里面,主轴金属球头与主轴前端盖及主轴基座的接触面为球面;主轴基座的中部有一个轴肩,通过螺栓接把主轴基座的轴肩连接在主基座的下部;主轴基座的后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变速箱体上;变速箱与主基座呈一定角度;尾轴的后端安装螺旋桨,尾轴前端中间是一个内凹的弧顶,外部为法兰形状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在尾轴变换角轴承上面,同时,尾轴变换角轴承连接了中间轴的后端,中间轴的前端连接在前变换角轴承上,前变换角轴承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的后端,同样,主轴的后端中间是一个内凹的弧顶,外部为法兰形状结构;主轴前端连接一个齿形法兰,通过链连到输入轴;输入轴的后端是个齿形的法兰结构,通过链与齿形法兰连接,通过两个输入轴推力角轴承固定在变速箱体上;在主基座上部是一个球面的凹座结构,油缸端盖通过螺栓连接在主基座上部的凹座,将油缸金属球头箍在里面,由于油缸金属球头与主基座凹座接触面为球面,因而油缸金属球头可以以接触球面为圆心上下左右摆动方向;油缸的外筒上面有螺纹,油缸金属球头内部为带螺纹孔的通孔,油缸通过螺纹连接在油缸金属球头上,导杆通过油缸金属球头的通孔伸出去,接在尾架的中上部;尾架后端上部是一个弧形的隧道,包裹了螺旋桨的上部;尾架后端中部,尾轴端盖通过螺栓连接在尾架后端中部的端面上,并把尾轴定位套筒固定在尾架里面,尾轴定位套筒的外面和内孔内分别有一个轴肩,外面的轴肩前端固定在尾架内孔的一圈轴肩上面,后端最尾轴端盖顶住,这样使得尾轴定位套筒紧紧定位在尾架的后部,尾轴定位套筒内孔轴肩处前后各装有一个推力角轴承,推力角轴承再装在尾轴上,两只推力角轴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前端被尾轴前端法兰结构顶住,后端被锁紧螺母顶住;主轴基座的后端,变速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主轴基座的后端的端面上,并把主轴定位套筒固定在主轴基座里面,主轴定位套筒的外面和内孔内分别有一个轴肩,外面的轴肩后端固定在主轴基座内孔的一圈轴肩上面,前端被变速箱体顶住,这样使得主轴定位套筒紧紧定位在主轴基座的前端,主轴定位套筒内孔轴肩处前后各装有一个主轴推力角轴承,主轴推力角轴承再装在主轴上,两只主轴推力角轴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前端被主轴锁紧螺母顶住,后端被主轴后端法兰结构顶住;在变速箱体内部,输入轴通过左右两个轴承安装定位在变速箱体上。
专利摘要为了克服现有的驱动系统扭力小、抗冲击力差、生产成本高昂,对生产技术设备要求条件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轴位艉驱动系统;它不仅便于安装,而且扭力大,抗冲击力大,生产成本低,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低,便于加工生产;在驱动系统运转时,扭矩通过输入轴,依次传递给链、齿形法兰、主轴、前变换角轴承、中间轴、后变换角轴承、尾轴、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的推力通过尾轴螺母、依次传递给推力角轴承、尾轴定位套筒、尾架、主轴金属球头,主轴基座,主基座,最后传递给船体,从而推动船舶运动;油缸的导杆头连接在尾架上,当油缸上下左右摆动角度时,带动着尾架以主轴金属球头圆心为中心随之上下左右摆动角度;进而带动尾架内部的尾轴及中间轴随尾架一起摆动角度,由于中间轴两端变换角轴承的作用,可以使尾轴及中间轴在摆动过程中,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干涉。
文档编号B63H20/00GK201189955SQ20072012242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张福玮, 军 施 申请人: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凯旋游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