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用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569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潜水用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于浮潜或潜水的潜水呼吸管,尤指一种以一活动式浮筒组阻
挡进水的潜水用呼吸管。
背景技术
浮潜、潜水所使用的呼吸装备,除了潜水用的气瓶与水肺外,而浮潜所使用的呼吸管亦为必备且不可或缺的用具,以因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状态与场合,通常使呼吸管、气瓶与水肺亦均系一并的组装在潜水者身上,俾可提供适切的运作性;又,呼吸管运用的时机,主要在潜水者实施浮潜动作时(头部位于水面下),使呼吸管尾端直接外露于水面,则使空气便可藉以导于潜水者的嘴部,以供潜水者可在水中实施自由呼吸。 请参阅第1图,为习用之呼吸管侧视图。如图中所示,此呼吸管10顶端设有一通气口 101,在底端设有一咬嘴102而成者;当潜水者含住咬嘴102,潜入水中后,将呼吸管10之通气口 IOI突出于水面上,使潜水者藉由呼吸管IO取得外界新鲜空气,不必因为需浮出水面换气,而中断于水中的活动;而此呼吸管10虽可使潜水者于水中对外之呼吸管道,然而,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海水,以及其拍岸时所激起的浪花,或者太过下潜,导致常会自呼吸管10之通气口 101中侵入,而使潜水者发生意外吃水、呛水的情形,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的需求,本创作者爰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该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潜水用呼吸管,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呼吸管的密封性,且有效提升安全性的潜水呼吸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潜水用呼吸管,为浮潜时的必要装备,其系由一管体与一上排头所组成,系用于浮潜及潜水活动,使潜水者于实施浮潜动作时,藉潜水呼吸管,将空气导于潜水者的嘴部,以供潜水者可在水面上实施自由呼吸,当潜水者潜于水中时,可藉由呼吸管内的一浮筒组向上移动,阻挡通气部,以防止海水流进呼吸管内,可避免呛水。[0006] 此潜水用呼吸管,包括一接管,系套设于一管体的一端,该接管中间位置成型有一第一承接座;一排头主体,其系内部的一侧成型有一套设部,以套接于该接管的该第一承接座上,该排头主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滑轨,并在该排头主体上方设有一第二承接座,且在该排头主体另一侧开设有复数道的通气部;一浮筒组,其装设于该排头主体内部,藉由该排头主体的该滑轨,供以在该排头主体内作上下移动;一上排盖,其装置于该排头主体上方,用以将该浮筒组封闭于该排头主体内。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创作之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敬请参阅。
第1图为现有技术的呼吸管侧视图。[0009]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图。[0010]第3图为本实用新型之上排头分解图。第4图为本实用新型之横向剖视图。第5图为本实用新型之纵向剖视图。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之作动示意图。图中10呼吸管101通气口102咬嘴20呼吸管21管体211咬嘴22上排头221接管2211第一承接座222排头主体2221套设部2222滑轨2223第二承接座2224通气部223浮筒组2231底盖2232浮标筒22321滑槽22322环状凹槽2233垫圈224上排盖225浮筒顶圈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第2图。如图所示,此潜水用呼吸管20系由一管体21与一上排头22所组成,此管体21呈弯折状,并在其末端的一侧,设有一咬嘴211,系供以套接于使用者的嘴巴上,此上排头22组设于管体21的一端,并在上排头22的一侧呈开放端,以供空气由此处进入,再经管体21将空气吸入体内。 请参阅第3图。如图所示,此上排头22系由一接管221、一排头主体222、一浮筒组223、与一上排盖224所组成,此接管221套设于管体21的一端,而接管221另一端呈弧形的管状,并在接管221中间位置成型有一弧状的第一承接座2211 ;此排头主体222呈中空状,并在其内部的一侧成型有一套设部2221,其系套接于接管221的第一承接座2211上,此排头主体222内部两侧设有一纵向的滑轨2222,并在其内部上方设有一第二承接座2223,且在排头主体222另一侧开设有复数道的通气部2224 ;此浮筒组223,其装设于排头主体222内部,藉由排头主体的滑轨2222,供以在排头主体222内作上下移动,另,此浮筒组223系 由一底盖2231、一浮标筒2232、一垫圈2233与一环状压盖2234所组成,如上所述,此底盖 223呈圆帽状,其一侧呈封闭状;浮标筒2232成圆管状,系装设于底盖2231上方,其内部呈 开放状,并在其外侧设有纵向的复数道滑槽22321 ,其系对应排头主体222的滑轨2222作上 下移动,另在浮标筒2232的一端设有一环状凹槽22322 ;此垫圈2233装设于浮标筒223的 环状凹槽22322内;压盖2234系压制垫圈2233,再装置于浮标筒2232上方,使浮标筒2232 形成密封状态;此上排盖224系呈圆角状,其装置于排头主体222上方,并将浮筒组223封 闭于排头主体222内;又,在排头主体222与该上排盖224之间装设一浮筒顶圈225,此浮 筒顶圈225系呈环状,并装设于排头主体222的第二承接座2223上,以供浮筒组223的垫 圈2233相互密合。 请参阅第4图。如图所示,此浮筒组223装置入排头主体222内,由浮筒组223两 侧的滑槽22321 ,系滑入排头主体222内部两侧的滑轨2222上成一体,可使浮筒组223在排 头主体222内部上下移动。 请参阅第5图。如图所示,当潜水者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潜水活动时,其头部若尚 位于水平面之上,由于海水未入侵本创作内部,浮筒组223系停留于排头主体222内的底 部,让潜水者可藉由嘴巴咬着上述的咬嘴211,由排头主体的通气部2224将空气吸入与排 出气体,以供潜水者可在水面上自由呼吸。 请参阅第6图。如图所示,当潜水者潜入水面下,海水由会由通气部2224入侵,而 由于此时浮筒组223会受到海水的浮力影响,浮筒组223会沿着滑轨2222,由排头主体222 的底部升到顶部,并使浮筒组223的垫圈2233与浮筒顶圈225密合,以防止海水进入呼吸 管内,另,在浮筒组223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因受到滑轨2222的控制,可有效防止浮筒组 223左右晃动,以确保能与顶圈225完整密合,以防止呛水的情形产生。 如上所述,本创作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增加呼吸管的密封性,且有效提升安全性 的本实用新型潜水用呼吸管之目的。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之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之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围下所作之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潜水用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管,系套设于一管体的一端,该接管中间位置成型有一第一承接座;一排头主体,其系内部的一侧成型有一套设部,以套接于该接管的该第一承接座上,该排头主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滑轨,并在该排头主体上方设有一第二承接座,且在该排头主体另一侧开设有复数道的通气部;一浮筒组,其装设于该排头主体内部,藉由该排头主体的该滑轨,供以在该排头主体内作上下移动;一上排盖,其装置于该排头主体上方,用以将该浮筒组封闭于该排头主体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筒组系由一底盖、一浮标筒、一垫圈与一环状压盖所组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用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盖呈圆帽状,其一侧呈封闭状,该浮标筒呈圆管状,系装设于该底盖上方,其内部呈开放状,并在其外侧设有纵向的复数道滑槽,其系对应该排头主体的该滑轨作上下移动,另在该浮标筒的一端设有一环状凹槽,该垫圈装设于浮标筒的该环状凹槽内,该压盖系压制该垫圈,再装置于该浮标筒上方,使该浮标筒形成密封状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排头主体与该上排盖之间装设一浮筒顶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水用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浮筒顶圈系呈环状,并装设于该排头主体的该第二承接座上,以供与该浮筒组相互密合。
专利摘要潜水用呼吸管,系供浮潜者潜水时使用。包括一接管,系套设于一管体的一端,该接管中间位置成型有一第一承接座;一排头主体,其系内部的一侧成型有一套设部,以套接于该接管的该第一承接座上,该排头主体内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滑轨,并在该排头主体上方设有一第二承接座,且在该排头主体另一侧开设有复数道的通气部;一浮筒组,其装设于该排头主体内部,藉由该排头主体的该滑轨,供以在该排头主体内作上下移动;一上排盖,其装置于该排头主体上方,用以将该浮筒组封闭于该排头主体内。当潜水者完全潜于水中时,可藉由呼吸管的浮筒组移位,阻挡通气口,以防止海水流进呼吸管内,可避免使用者呛水。
文档编号B63C11/16GK201457721SQ20092013092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翁进贤 申请人:翁进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