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129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闸结构,尤其是一种双线船闸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克服不同河流交叉或同一河流水位差,需要建设船闸来保证航道网的连续畅通。随着运量的不断增长,往往单线船闸不能满足航道货运量的要求,因此,出现了一次性新建双线船闸的需求。以往在进行双线船闸布置时采用的是两线船闸结构并行布置,这样使得两线船闸相邻闸墙之间的间距较大,两闸墙之间的土地没有功能需求,因此大部分只能布置绿化。这样就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按常规双线船闸设置,两线船闸并排布置,两闸中心线间距较大,若船舶采用曲进直出过闸方式,则引航道所需的宽度远远大于船舶过闸所需的实际引航道宽度,对引航道多出的宽水域造成了浪费;若采用直进曲出过闸方式,则可使引航道宽度大大减小,虽然引航道没有无用的水域,但这种过间方式耗时长,功效低,不利于提高船间过间运量。按照常规布置方式船闸相邻的闸墙距离较远,两线闸室不可能共用中间闸墙,只能相互独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少,减少水工结构工程量,降低船闸投资成本,增加主导航段长度的双线船闸错位布
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线船闸与二线船闸,在一线船闸和二线船闸上均分别设置有上闸首与下闸首,其不同之处在于一线船闸上的上闸首与二线船闸上的上闸首纵向错开一个闸首设置,一线船闸上的下闸首与二线船闸上的下闸首纵向错开一个闸首设置一线船闸的上闸首与二线船闸的上闸首横向靠拢,一线船闸的下闸首与二线船闸的下闸首横向靠拢,所述的一线船闸与二线船闸共用一道闸墙。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一线船闸上闸首包括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与一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所述的一线船闸下闸首包括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与一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 所述二线船闸上闸首包括二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与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所述的二线船闸下闸首包括二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与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设置在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上方,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与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闸首和闸室占用土地面积减小。2、两线船闸共用一个闸墙,从而减少水工结构工程量,降低船闸投资成本。3、由于进闸一侧的闸首退后一个闸首长度,使得船闸主导航墙直线段增加一个闸首长度,有利于船舶方向的调整,保证船舶安全进闸。4、工程量与基坑面积的减小以及施工时间的减少,使得施工维护费降低,风险减小,材料与能源消耗减少,利于环保,节约资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现有双线船闸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方向剖面示意图。图中1、一线船闸,1-1、一线船闸上闸首,1-2、一线船闸下闸首,1-1-1、一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1-1-2、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1-2-1、一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1-2-2、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1-3、一线船闸右闸墙,1-4、一线船闸中心线,1-5、一线船闸下导航墙,
1-6、一线船闸上导航墙,2、二线船闸,2-1、二线船闸上闸首,2-2、二线船闸下闸首,2-1-1、 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2-1-2、二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2-2-1、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
2-2-2、二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2-3二线船闸左闸墙,2-4、二线船闸中心线,2-5、二线船闸下导航墙,2-6、二线船闸上导航墙,3、两闸共用闸墙,4、上游隔流墩,5、下游隔流墩,6、现有一线船闸,6-1现有一线船闸上闸首,6-2现有一线船闸下闸首,6-3、现有一线船闸右闸首, 6-4、现有一线船闸左闸首,6-5、现有一线船闸中心线,6-6、现有一线船闸下导航墙,6-7、现有一线船闸上导航墙7、现有二线船闸,7-1现有二线船闸上闸首,7-2现有二线船闸下闸首,7-3、现有二线船闸左闸墙,7-4、现有二线船闸右闸墙,7-5、现有二线船闸中心线,7-6、 现有二线船闸下导航墙,7-7、现有二线船闸上导航墙8、现有上游隔流墩,9、现有下游隔流墩,10、船闸上游靠船段,11、船闸下游靠船段,12、上游引航道中心线,13、下游引航道中心线,14、上引航道宽度,15下引航道宽度,16现有船闸上游靠船段,17、现有船闸下游靠船段,18、现有上游引航道中心线,19、现有下游引航道中心线,20、现有上引航道宽度,21、现有下引航道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包括一线船闸1与二线船闸2,一线船闸1与二线船闸2平行设置,一线船闸上闸首1-1与二线船闸上闸首2-1错开一个闸首间距设置,一线船闸下闸首1-2与二线船闸2-2错开一个闸首间距设置,一线船闸上闸首1-1 与二线船闸2-1横向靠拢,一线船闸下闸首1-2与二线船闸2-2横向靠拢,一线船闸1与二线船闸2共用一道闸墙3 ;—线船闸上闸首1-1包括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1-1-1与一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1-1-2,一线船闸下闸首1-2包括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1-2-1与一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1-2-2 ;二线船闸上闸首2-1包括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2-1-1与二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2-1-2,二线船闸下闸首2-2包括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2-2-1与二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2-2-2 ;—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1-1-1与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2-1-1 结构与面积相同,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1-2-1与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2-2-1结构与面积相同;一线船闸上闸首1-1与二线船闸上闸首2-1纵向错位横向靠拢一个墩区的距离, 且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1-1-2设置在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2-1-1上方,一线船闸下闸首1-2与二线船闸下闸首2-1纵向错位横向靠拢一个墩区的距离,且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1-2-2设置在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2-2-1上方,一线船闸上闸首1-1与二线船闸上闸首2-1错位并列设置,一线船闸下闸首1-2与二线船闸下闸首2-2错位并列设置。参见图3及图4,现有双线船闸布置结构为现有一线船闸6与现有二线船闸7平行设置,现有一线船闸上闸首6-1与现有二线船闸上闸首7-1并列设置,现有一线船闸下闸首6-2与现有二线船闸下闸首7-2并列设置;由于2个船闸的上下闸首都是并列设置,现有一线船闸中心线6-5与现有二线船闸中心线7-5相距较远,现有一线船闸左闸墙6-4与二线船闸右闸墙7-3间距较大,无法共用闸墙。为照顾船舶航行习惯,增加航行安全性,减少安全调度工作量,过闸船舶采用右行原则,即双线船舶过闸采用一线船闸1中从一线船闸上闸首1-1进闸,一线船闸下闸首 1-2出闸;二线船闸2中从二线船闸下闸首2-2进闸,二线船闸上闸首2-1出闸的方式。一线船闸1的一线船闸上闸首1-1后退一个闸首距离,一线闸首1的一线闸首下闸首1-2退后一个闸首距离,与二线船闸2的二线闸首上闸首2-1及二线闸首下闸首2-2 错开了一个闸首的距离,四个闸首分别纵向错位设置并横向互相靠拢一个墩区的间距,上闸首第一左墩区1-1-2与上闸首第二右墩区2-1-1紧密连接设置,下闸首第一左墩区1-2-2 与下闸首第二右墩区2-2-1紧密连接设置,一线船闸中心线1-4与二线船闸中心线2-4的间距缩小,船舶过闸采用效率较高的曲线进闸直线出闸的方式,一线船闸上导航墙1-6与二线船闸上导航墙2-6间距缩小,一线船闸下导航墙1-5与二线船闸下导航墙2-5间距缩小,一线船闸上导航墙1-6与一线导航墙1-5以一线船闸闸首中轴线为准左右对称设置,二线导航墙2-6与二线导航墙2-5以二线船闸闸首为中轴线准左右对称设置,上游隔流墩4 与下游隔流墩5宽度减少,面积缩小。双线船闸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式错位布置,上引航道宽度14与下引航道宽度15 缩小,引航道实际需要的宽度缩小,引航道上多余的宽度可以忽略,上游隔流墩4与下游隔流墩5宽度减小,一线船闸1与二线船闸2相邻闸墙间距大大缩小,故而可以共用闸墙3,形成两线共用中间闸墙的船闸;所述的双线船闸的四个闸首若采用人字门船闸,则中间闸墙的间距可以进一步缩小,故而中间闸墙的厚度可进一步缩小,造价更为经济。船舶停靠在船闸上游靠船段10及船闸下游靠船段11的位置,船舶在本实用新型里采用曲线进闸直线出闸的方式过闸;若要过闸行驶去下游段,船舶从一线船闸上闸首 1-1进闸,从一线船闸下闸首1-2出闸,若要过闸行驶去上游段,船舶从二线船闸下闸首2-2 进闸,从而二线船闸上闸首2-1出闸,由于一线船闸上闸首1-1相对于上游隔流墩4后退一个闸首间距,二线船闸下闸首2-2相对于下游隔流墩5后退一个闸首间距,船舶在引航道中航行到进入闸门的距离增加了一个闸首的长度,从而增加了船舶调顺距离,可有效的减少船舶碰撞闸门的几率。本实用新型船闸主体结构占地面积少,两线船闸共用一个闸墙,减少了水工结构工程量,降低船闸投资成本,而且增加了主导航段的长度,提高了船舶进出闸的安全性,产生了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线船闸与二线船闸,在一线船闸和二线船闸上均分别设置有上闸首与下闸首,其特征在于一线船闸上的上闸首与二线船闸上的上闸首纵向错开一个闸首设置,一线船闸上的下闸首与二线船闸上的下闸首纵向错开一个闸首设置一线船闸的上闸首与二线船闸的上闸首横向靠拢,一线船闸的下闸首与二线船闸的下闸首横向靠拢,所述的一线船闸与二线船闸共用一道闸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线船闸上闸首包括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与一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所述的一线船闸下闸首包括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与一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所述二线船闸上闸首包括二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与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所述的二线船闸下闸首包括二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与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一线船闸上闸首左墩区设置在二线船闸上闸首右墩区的上方,一线船闸下闸首左墩区设置在二线船闸下闸首右墩区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包括平行的一线船闸与二线船闸,在一线船闸和二线船闸上均分别设置有上闸首与下闸首,所述的一线船闸上的上闸首与二线船闸上的上闸首纵向错开一个闸首设置,一线船闸上的下闸首与二线船闸上的下闸首纵向错开一个闸首设置,一线船闸的上闸首与二线船闸的上闸首横向靠拢,一线船闸的下闸首与二线船闸的下闸首横向靠拢,所述的一线船闸与二线船闸共用一道闸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土地占用面积减少。2、减少水工结构工程量,降低船闸投资。3、增加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4、施工量减少,维护费用降低,节省资源,利于环保。
文档编号E02C1/00GK202214714SQ20112033421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刘赛龙, 李社平, 王江, 谢长文, 邓向恒 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