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气室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199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层气室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三层气室救生圈一、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气室救生圈。二、背景技术[0002]救生圈某一点产生微孔漏气,就丧失救生能力,至于使用人发生溺水危险,实在是一大缺陷。三、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克服以上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气室救生圈,由护 表层气室、次护层气室和圈芯层气室组成,其特征在于,护表层气室包裹着次护层气室,位 于救生圈的外表层面,次护层包裹着圈芯层,次护层和护表层设置有各自封闭的数十个、甚 至上百个容积不等的气室,其形状为略呈弧形的六面体,圈芯层气室是位于救生圈中央的 充了气的圆柱圈,圆柱圈设置有十多个各自封闭的气室,每个气室的形状是一段略呈弧形 的圆柱,也可以是一段略呈弧形的多面体。[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造其形状结构如下的钢模,救生圈的直径 约80cm,也就是护表层气室最大的圆圈的直径约80cm,护表层最大圈的周长为80X3. 14 =251cm,救生圈横断切面圆圈的直径约16cm,也就是护表层气室横切面最大圈的直径约 16cm,护表层气室最小圆圈的直径约80-32 = 48cm,护表层最小圈的周长约48 X 3. 14 = 150cm,护表层气室和次护层气室的厚度都是各约Icm,把护表层按30度弧长进行纵向、横 向划分为单个封闭的气室,则该护表层被设置成144个气室,其形状为略呈弧形的六面体, 20X4X1 >单个气室的体积> 13X4X1(立方厘米)。护表层包裹着次护层,次护层包裹 着圈芯层,则次护层位于护表层和圈芯层的中间,把次护层按60度弧长进行纵向、横向划 分为36个单个封闭的气室,每个气室的形状为略呈弧形的六面体。圈芯层气室位于救生圈 中央,按30度弧长进行横向划分成12个封闭气室,每个气室的形状都是弧长约16cm的半 径为7cm的圆柱,如果把圈芯层气室设置为一圈多面体,圈芯层单个气室则是长约16cm的 略呈弧形的多面体。运用以上形状结构的钢模,以塑料或橡胶为材料浇注制作出本实用新 型,并运用充气技术使各单个气室有充足的气。[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护表层有144个封闭的单个气室,次护层有36个封闭 的单个气室,有效地保护圈芯层气室,使整个救生圈处于充足气的状况,即使救生圈受到挫 撞碰打而使某处出现破孔,亦只有某一个护表层气室或次护层气室的个别气室漏气,无碍 整个圈的救生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救生圈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护表层一个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圈芯层共12个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圈芯层为一圆圈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圈芯层为一圈多面体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次护层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中,1、护表层;2、护表层单个气室;3、圈芯层;4、圈芯层单个气室;5、护表层最 大圆圈;6、护表层最小圆圈;7、次护层最大圆圈;8、次护层最小圆圈;9、次护层单个气室; 10、次护层。五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护表层(I)包裹次护层(10),次护层(10)包裹圈芯层(3)组成救生圈,有护表层单个气室(2)144个,次护层单个气室(9) 36个,圈芯层单个气室(4)12个,各气室均充足气体,即使救生圈受到外力的挫撞碰打而使某处漏气,也只是漏掉 整个救生圈的百分之几的气,无碍整体,增强了救生圈的抗破损的功效,提高了救生的安全 系数,延长救生圈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三层气室救生圈,由护表层气室、次护层气室和圈芯层气室组成,其特征在于,护表层气室包裹着次护层气室,位于救生圈的外表层面,次护层包裹着圈芯层,次护层和护表层设置有各自封闭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容积不等的气室,其形状为略呈弧形的六面体,圈芯层气室是位于救生圈中央的充了气的圆柱圈,圆柱圈设置有十多个各自封闭的气室,每个气室的形状是一段略呈弧形的圆柱,也可以是一段略呈弧形的多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层气室救生圈,由护表层气室、次护层气室和圈芯层气室组成,救生圈的直径也就是护表层气室最大的圆圈的直径约80cm,救生圈横断切面圆圈的直径也就是护表层气室横切面最大圈的直径约16cm,护表层气室和次护层气室的厚度都是各约1cm,把护表层划分为144个单个封闭的气室。护表层包裹着次护层,次护层包裹着圈芯层,则次护层位于护表层和圈芯层的中间,把次护层划分为36个单个封闭的气室。圈芯层气室位于救生圈中央,划分成12个封闭气室,运用以上形状结构的钢模,以塑料或橡胶为材料浇注制作出本实用新型,并运用充气技术使各单个气室有充足的气。
文档编号B63C9/15GK202828048SQ2012204173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陶章菊 申请人:陶章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