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12411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包括舱体;舱体呈球状,舱体上设有用于与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外层远离充气层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充气层内设有气室,气室内设有用于填充充气层的充气装置,开口上设有封盖,封盖为防水透气膜。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救生器,使用时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充气,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存放,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其中,舱体采用双层结构,中间的充气层用于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可以支撑整个舱体,且具有减振的功能,可广泛用于海啸、洪水等海难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救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世界上无数的灾难事件中,有关水域遇险的事件层出不穷,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灾难性事件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是海难,其次才到车祸、空难。每年死于海难的人数高达180?210万,也就是说,每天将会有5500人死于海难,且这并不是所有水域遇难人数,由此可见,水域灾害的危害程度不可小觑。
[0003]水域遇险不一定可以避免,但水域遇难却是可以避免的。一般情况下,死于水域灾难的原因主要为溺水死亡,而溺水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找到一种能使人浮在水面上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世界上为此而研究设计出的救生器多不胜数,但这些救生器不是造价奇贵就是安全指数太低。所以,直至今天,救生器的实际使用还是以低价格、低安全性的救生舟为主,还很少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救生筏,但当遇到极端天气时,这些救生舟的使用也是徒劳无用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包括舱体;
[0006]所述舱体呈球状,所述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所述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所述外层远离所述充气层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所述充气层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充气层的充气装置,所述开口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为防水透气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封盖包括外层封盖和内层封盖,所述外层封盖包括呈环形的上层胶垫,所述上层胶垫与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上层胶垫的下方,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设有防水拉锁,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设有与所述上层胶垫相对设置的下层胶垫,所述上层胶垫上设有卡槽,所述下层胶垫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槽的凸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气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启动所述气罐的,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的撞针;
[0009]所述底座内设有顶端固定板和底端固定板,所述顶端固定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撞针穿过所述顶端固定板,所述撞针的底部与所述底端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底端固定板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撞针上位于所述顶端固定板与所述底端固定板之间套接有弹簧,所述撞针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底端固定板滑动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拉杆轴,所述拉杆轴的端部设于所述舱体的外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扶手。
[0011]进一步的,所述舱体的表面设有荧光带。[0012]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带上设有挂钩。
[0013]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内设有内部扶手。
[0014]进一步的,所述舱体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00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使用时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充气,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存放,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其中,舱体采用双层结构,中间的充气层用于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可以支撑整个舱体,且具有减振的功能,可广泛用于海嘯、洪水等海难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剖视图;
[0018]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开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的折叠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舱体;2、开口 ;3、充气层;4、气室;5、防水透气膜;6、上层胶垫;7、下层胶垫;8、防水拉锁;9、底座;10、气罐;11、撞针;12、顶端固定板;13、底端固定板;14、滑轨;15、弹黃;16、拉杆;17、拉杆轴;18、扶手;19、灭光带;20、挂钩;21、内部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如图1-5所示,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包括舱体I ;
[0025]舱体I呈球状,舱体I上设有用于与舱体I的内舱连通的开口 2,舱体I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3,外层远离充气层3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充气层3内设有气室4,气室4内设有用于填充充气层3的充气装置,开口 2上设有封盖,封盖为防水透气膜5。
[0026]封盖包括外层封盖和内层封盖,外层封盖包括呈环形的上层胶垫6,上层胶垫6与开口 2固定连接,防水透气膜5设于上层胶垫6的下方,防水透气膜5上设有防水拉锁8,防水透气膜5上设有与上层胶垫6相对设置的下层胶垫7,上层胶垫6上设有卡槽,下层胶垫7上设有用于卡接卡槽的凸起。其中外层采用双层橡胶圈,即上层胶垫6和下层胶垫7,且两者之间采用卡接的形式连接,进一步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0027]充气装置包括底座9,底座9上设有用于连接气罐10的固定槽,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通孔,底座9内设有用于启动气罐10的,且与通孔相对设置的撞针11 ;
[0028]底座9内设有顶端固定板12和底端固定板13,顶端固定板12与底座9固定连接,撞针11穿过顶端固定板12,撞针11的底部与底端固定板13固定连接,底座9上设有滑轨14,底端固定板可在滑轨14上滑动,撞针11上位于顶端固定板12与底端固定板13之间套接有弹簧15,撞针11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底端固定板13滑动的拉杆16,拉杆16上设有拉杆轴17,拉杆轴17的端部设于舱体I的外侧。
[0029]需要使用救生器时,通过手动拉杆轴17,带动拉杆16运动,拉杆16带动底端固定板13滑动,从而带动撞针11移动,撞针11顶住气罐10,产生气体,气体分散到气室4外,充满充气曾,从而支撑其整个舱体I。
[0030]开口 2的两侧设有扶手18。由于整个舱体I呈球形,人们手扶开口 2处的扶手18,便于进入舱体I内,方便快捷,能够为逃生争取时间。
[0031]舱体I的表面设有荧光带19。应该的具有发光的效果,便于救生人员发现,能够第一时间救助受灾人员。其中,荧光带19上设有挂钩20。挂钩20便于打捞舱体I,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0032]舱体I内设有内部扶手21。逃生人员进入到舱体I内后,可以手抓住内部扶手21,防止在舱体I翻滚时,逃生人员一同翻滚,造成身体不适。
[0033]优选的,舱体I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其外表为橙红色,颜色比较显著,便于发现目标。
[003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救生器,使用时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充气,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存放,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和运输,其中,舱体I采用双层结构,中间的充气层3用于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可以支撑整个舱体1,且具有减振的功能,可广泛用于海嘯、洪水等海难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 所述舱体呈球状,所述舱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舱体的内舱连通的开口,所述舱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设有充气层,所述外层远离所述充气层的一侧包裹有防水层,所述充气层内设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有用于填充所述充气层的充气装置,所述开口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为防水透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包括外层封盖和内层封盖,所述外层封盖包括呈环形的上层胶垫,所述上层胶垫与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上层胶垫的下方,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设有防水拉锁,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设有与所述上层胶垫相对设置的下层胶垫,所述上层胶垫上设有卡槽,所述下层胶垫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槽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连接气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启动所述气罐的,且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的撞针; 所述底座内设有顶端固定板和底端固定板,所述顶端固定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撞针穿过所述顶端固定板,所述撞针的底部与所述底端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底端固定板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撞针上位于所述顶端固定板与所述底端固定板之间套接有弹簧,所述撞针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底端固定板滑动的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拉杆轴,所述拉杆轴的端部设于所述舱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扶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表面设有荧光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带上设有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内设有内部扶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文档编号】B63C9/06GK103818529SQ20141006874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田宇超, 刘天奇, 李晨嘉 申请人:田宇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