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入水的监测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57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入水的监测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入水的监测船,包括用于安装工作部件的船体,船体上装设有用于驱动船体行驶的空气驱动组件,船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船体支撑脱离水面的浮起组件,浮起组件包括多个浮起部件,各浮起部件通过支撑杆与船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轻盈、效率高、机动性好、噪声低、对环境扰动小、行驶稳定、能在水面快速行驶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不入水的监测船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下水道监测用的不入水的监测船。

【背景技术】
[0002] 在城市中需要设置下水道等排水工程进行排水,然而下水道又是一个危险源,例 如,国内就发生过多起行人被冲入下水道失踪的事故,在事故发生时虽然也组织大量人力 进行搜救,但都无果而终。究其原因,是因为下水道里的情况一般都很复杂,搜救人员不能 进入到下水道内部,且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进入下水道且运行稳定可靠的搜救工具。并且, 现有在水中检测的设备,都是依靠船体浮于水面上行驶,其操控性较差,不利于操控,适用 性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 盈、效率高、机动性好、噪声低、对环境扰动小、行驶稳定、能在水面快速行驶的不入水的监 测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种不入水的监测船,包括用于安装工作部件的船体,所述船体上装设有用于驱 动船体行驶的空气驱动组件,所述船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船体支撑脱离水面的浮起组件, 所述浮起组件包括多个浮起部件,各浮起部件通过支撑杆与所述船体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0007] 所述浮起部件包括依靠水面张力支承船体重量的张力盘。
[0008] 所述张力盘包括在平面内呈螺旋状旋绕的筋体,所述筋体上密布有由微米材料形 成的针状刚毛。
[0009] 所述多个浮起部件分为两组,所述两组浮起部件对称连接于所述船体的两侧。
[0010] 各组浮起部件的数量为三个。
[0011] 所述空气驱动组件包括气泵以及两根设于船体的尾部并与所述气泵相连的第一 驱动气管,所述两根第一驱动气管呈张开状分别向船体的侧后方延伸。
[0012] 所述空气驱动组件还设有向船体正后方延伸的第二驱动气管,所述第二驱动气管 位于所述两根第一驱动气管之间。
[0013] 所述工作部件包括遥控接收器和影像采集器。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 本实用新型不入水的监测船,可以利用在狭窄的水域和复杂结构管道中进行环境 监测,以适应在人无法到达的水域环境中自主工作,如下水道内目标寻找、环境监测、水质 取样等。其采用空气驱动组件推进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隐蔽性好、效率高、机动性好、噪 声低、对环境扰动小、行驶稳定等优势,且可以避免因水深浅不一而导致船会搁浅以及螺旋 桨易被水中的杂物缠绕的问题;其通过浮起组件将船体支撑脱离水面,不同于浮力载重,具 有轻型特点,能在水面快速行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入水的监测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入水的监测船中张力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例说明:
[0019]1、船体;2、空气驱动组件;21、气泵;22、第一驱动气管;23、第二驱动气管;3、浮起 组件;31、浮起部件;311、筋体;32、支撑杆;4、遥控接收器;5、影像采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不入水的监测船,包括用于安装工作部件的船体1,工作 部件有遥控接收器4和影像采集器5,船体1上装设有用于驱动船体1行驶的空气驱动组 件2,船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船体1支撑脱离水面的浮起组件3,浮起组件3包括多个浮 起部件31,各浮起部件31通过支撑杆32与船体1连接。该不入水的监测船可利用在狭窄 的水域和复杂结构管道中进行环境监测,以适应在人无法到达的水域环境中自主工作,如 下水道内目标寻找、环境监测、水质取样等。其采用空气驱动组件2推进的方式,具有结构 简单、隐蔽性好、效率高、机动性好、噪声低、对环境扰动小、行驶稳定等优势,且可以避免因 水深浅不一而导致船会搁浅以及螺旋桨易被水中的杂物缠绕的问题;其通过浮起组件3将 船体1支撑脱离水面,不同于浮力载重,具有轻型特点,能在水面快速行驶。
[0022] 本实施例中,多个浮起部件31分为两组,各组浮起部件31的数量为三个,两组浮 起部件31对称连接于船体1的两侧,可保证船体1行驶的稳定性。
[0023] 本实施例中,浮起部件31为依靠水面张力支承船体1重量的张力盘,张力盘包括 在平面内呈螺旋状旋绕的筋体311(参见图2),筋体311上密布有由微米材料形成的针状刚 毛(图中未示),本实施例的张力盘是采用漆包线制作筋体311,并在漆包线制作的筋体311 上粘接羽毛形成的,其类似于水黾腿部结构。水黾的腿部上有数千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多 层微米尺寸的针状刚毛,直径范围从3微米到几百纳米,长度大约为50微米,这些刚毛与 腿的表面形成20度的倾角排列,在腿的表面形成螺旋状纳米结构的沟槽。空气吸附在这些 沟槽的空隙上,形成一层稳定的气膜,阻碍了水的浸润,使水黾腿具有超疏水特性。该张力 盘的筋体311和针状刚毛也正是形成了类似的结构,从而依靠超疏水特性和水面张力浮在 水面上,并借助空气驱动组件2的驱动,可以在水面上高速的行驶,其改变了传统的船必须 入水航行的状态。经试验证明,上述张力盘能够依靠水面张力浮于水面上,合理设置呈螺旋 状旋绕的筋体311的旋绕密度和面积,能够满足将船体1及其上工作部件的浮力要求。在 其他实施例中,浮起部件31也可以采用空心的浮力体或低密度的浮力体。
[0024] 本实施例中,空气驱动组件2包括气泵21以及两根设于船体1的尾部的第一驱动 气管22,两根第一驱动气管22的进气端并与气泵21相连的,两根第一驱动气管22的出气 端伸出船体1,并呈张开状分别向船体1的侧后方延伸。各第一驱动气管22弯曲进入水中, 依靠两根第一驱动气管22同时喷气可驱使船体1向前行驶,当需要转弯时,则相应停止或 减小相应第一驱动气管22的喷气量即可。将第一驱动气管22设置成向船体1的侧后方延 伸,其气体也是向着船体1的侧后方的方向喷出的,可以提高船体1转弯时的灵敏性,使船 体1快速的转弯。本实用新型的不入水的监测船由于是采用空气驱动方式,具有噪音低、功 耗小、易于操作、便于携带、免维护、可连续运转的优点;并且其利用空气来做动力,不需要 真空泵油或润滑油,不会污染环境。
[0025] 此外,空气驱动组件2还设有向船体1正后方延伸的第二驱动气管23,第二驱动气 管23位于两根第一驱动气管22之间,第二驱动气管23向船体1的正后方延伸。第二驱动 气管23向船体1的正后方喷气,与第一驱动气管22配合同时驱使船体1向前行驶,可以增 大船体1的推进力。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 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入水的监测船,包括用于安装工作部件的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 (1)上装设有用于驱动船体(1)行驶的空气驱动组件(2),所述船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 船体(1)支撑脱离水面的浮起组件(3),所述浮起组件(3)包括多个浮起部件(31),各浮起 部件(31)通过支撑杆(32 )与所述船体(1)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起部件(31)包括依靠 水面张力支承船体(1)重量的张力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盘包括在平面内呈 螺旋状旋绕的筋体(311),所述筋体(311)上密布有由微米材料形成的针状刚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浮起部件(31)分为 两组,所述两组浮起部件(31)对称连接于所述船体(1)的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各组浮起部件(31)的数量为 三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驱动 组件(2)包括气泵(21)以及两根设于船体(1)的尾部并与所述气泵(21)相连的第一驱动 气管(22),所述两根第一驱动气管(22)呈张开状分别向船体(1)的侧后方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驱动组件(2)还设有 向船体(1)正后方延伸的第二驱动气管(23),所述第二驱动气管(23)位于所述两根第一驱 动气管(22)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入水的监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件 包括遥控接收器(4)和影像采集器(5)。
【文档编号】B63B35/00GK203864945SQ20142017940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楚楠 申请人:李楚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