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浮移动离船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701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双浮移动离船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内河船舶超吃水检测技术与装备领域,是一种支撑船舶超吃水检测系统的装置,它实现了位于两个浮式平台下方的检测结构架横杆在水下工作工况下可以持续处于稳定状态,以保证检测系统可达到预定的检测精度;实现了检测结构架横杆在维护工况时可浮出水面,以便维修、更换检测系统元器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检测结构架横杆的两端沿着固定支撑结构的的轨道做上下移动,但此种固定式平台无法移动、碍航、投资巨大、适用水深较浅的水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可移动的、不碍航的、结构轻巧的、可适用航道较宽、水深较深的内河船舶超吃水检测系统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移动的船舶超吃水检测平台,检测结构架连接在两个浮式平台上,当被检测船舶通过时,安装有检测系统传感器的检测结构架持续稳定地位于水下一定深度,检测系统开始工作;当需要维护时,检测结构架横杆一端可沿着固定在一侧浮式平台中的导轨做上下移动,另一端采用V型钢丝绳悬挂于另一侧的浮式平台上,由钢丝绳升降装置驱动钢丝绳使横杆另一端同时做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检测架横杆位于具有一定流速的水中,受到水流的冲击,承受水流力,技术难点在于如可消除水流力的不利影响,使装有检测系统装置的检测架横杆在工作工况时始终处于平稳姿态。

本发明解决技术难点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

双浮移动离船检测平台由双浮浮式平台、双浮检测结构架、立柱升降装置、钢丝绳升降装置组成。

其中,双浮浮式平台是检测结构架的依托平台,甲板上放置检测结构架的升降装置,船体中部一侧设置一个凹槽,内设导轨;双浮检测结构架主要由横杆、立柱和双向铰组成,横杆和立柱为圆管结构,以减少水流阻力,为减小涡激力,在横杆上加设导流板,又进一步使得水流力大为减小,从而达到结构轻巧的目的;横杆一端通过双向铰连接于立柱下端,以适应两个浮式平台的摇摆及错位状态,立柱通过一套升降柱升降装置可以沿固定在浮式平台凹 槽中的导轨做上下移动,立柱外表面上设置三排滚轮,每排8个滚轮,将水流阻力通过滚轮传给船体上的导轨;横杆的另一端采用V型钢丝绳升降装置(具有集提升与防摇于一体的功能)悬挂与驱动,将横杆做成重力式结构以使得钢丝绳升降装置中的两根呈V型布置的钢丝绳始终受到拉力,为保证钢丝绳悬挂端在水流作用下不发生偏摆现象,使V型布置的两根钢丝绳交点通过圆管的圆心。

此外,立柱升降装置共有一套,布置在其中一个浮式平台上,其钢丝绳一端与立柱上端连接,通过位于立柱上方支架上的滑轮与布置在浮式平台甲板上立柱升降装置的滚筒连接;钢丝绳升降装置共有两套,此两套钢丝绳升降装置布置在另一个浮式平台上,采用V型布置的两根钢丝绳悬挂检测结构架横杆的另一端。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移动离船水下检测船舶超吃水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保障检测系统达到预定的检测精度,从而提高水下检测船舶超吃水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升降装置图。

图1中:1-双浮浮式平台,2-双浮检测结构架,3-立柱升降装置,4-钢丝绳升降装置。

图2中:5-滚轮,6-立柱,7-双向铰,8-横杆,9-导流板。

图3中:10-钢丝绳,11-卷筒,12-驱动装置,13-传动装置,14-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主要用于支撑检测系统于水下一定深度进行船舶超吃水检测,并具备完成维护任务的升降功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检测系统工作工况:当船舶通过时,安装有检测系统传感器的检测结构架(2)持续稳定地位于水下一定深度,检测系统开始工作;

2.检测系统维护工况:检测设备维护的前提是将双浮检测结构架(2)上表面吊出水面,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同时启动两侧浮式平台(1)上的立柱升降装置(3)和钢丝绳升降装置(4),起升检测结构架(2)的横杆直至上表面高于水面以上。

b.现场维护人员通过设在双浮检测结构架(2)上的维修通道,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及维 护。

3.检测系统回位工况:检测设备在维护后,需要回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启动两侧浮式平台(1)的立柱升降装置(3)和钢丝绳升降装置(4),同步下降检测结构架(2)的横杆上平面至水下一定位置。

b.根据检测结构架上(2)倾角传感器数据和水压传感器定位数据,计算检测结构架(2)的倾斜程度,利用钢丝绳升降装置(4)对检测结构架(2)进行调平。

参见图2,检测结构架钢结构主要由横杆(8)和立柱(6)组成,横杆(8)的一端和立柱(6)的下端通过双向铰(7)连接,横杆截面为圆管形,两侧加装导流板(9),立柱截面为圆管形,外表面上设三排滚轮(5)。

参见图3,立柱升降装置和钢丝绳升降装置布置型式相同,驱动装置(12)驱动传动装置(13),带动卷筒(11)转动,以使得卷筒(11)上的钢丝绳(10)可上下运动,制动装置(14)的开闭实现升降装置的启动和停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