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609阅读:1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一种船舶机械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



背景技术:

在船舶工业中,尤其在大吨位级货轮上应用于其航向控制系统中支承舵杆的上舵承装置是必不可少的部件。这种上舵承其结构包括舵承本体,该舵承本体的体表中部设置有窗口,该窗口与舵承本体的内孔相连通,在舵承本体窗口上部内孔中固定地设置有衬套,舵杆穿过衬套内孔并与之形成转动副。在舵承本体上端面固定地安装有摩擦片,卡接于舵杆上的舵承座支撑于摩擦片上并贴着摩擦片作相对转动。在舵承本体窗口下部内孔与舵杆之间填充有水密填料,在舵承本体窗口内且在水密填料的上方安装有压紧水密填料的压盖。现有这种结构的上舵承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舵承本体体表上设置有与其内相连通的窗口,就使舵承的整体密闭性变差,位于舵承本体内窗口部分的舵杆和衬套就会受海上湿气和浪花的侵蚀而发生锈蚀,一旦这种锈蚀扩散到衬套及填料与舵杆的配合面处,则会使舵杆发生损坏,缩短了舵杆的使用寿命;二是将压盖设置在舵承本体内部,这样不但使对压盖的安装和调整均比较困难,也相应使舵承本体的高度尺寸过高、体积过大、重量过重;三是对舵承在进行定位安装时,为保证舵承整体轴线的垂直度,则需由人工在货轮上对支承上舵承的甲板进行现场的刮削加工,这种人工刮削加工不但费时费力,也使生产及安装周期变得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密闭性能好、安装效率高的平面水摩擦上舵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包括舵杆,舵杆外侧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下方设置有舵承架,舵承架的下方设置有档油板,档油板的下方设置有舵承本体,舵承架与舵承本体之间设置有摩擦片,舵承本体内侧设置有衬套,衬套下方设置有水密填料,舵承本体下方设置有圆环形钢圈,圆环形钢圈外侧设置有密封圈,圆环形钢圈下方设置有甲板,舵杆下方设置有填料压盖。

本发明所述舵杆中心设置有卸油塞。

本发明所述舵承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盖。

本发明所述档油板上方固定设置有指针,指针的另一端设置有标尺,标尺设置在固定于舵承本体的座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的优点在于,体积小、密闭性能好、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B-B的剖视图。

1、舵承架,2、档油板,3、舵承本体,4、密封圈,5、圆环形钢圈,6、甲板,7、填料压盖,8、水密填料,9、卸油塞,10、衬套,11、摩擦片,12、定位块,13、舵杆,14、观察盖,15、座,16、标尺,17、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包括舵杆13,舵杆13外侧设置有定位块12,定位块12下方设置有舵承架1,舵承架1的下方设置有档油板2,档油板2的下方设置有舵承本体3,舵承架1与舵承本体3之间设置有摩擦片11,舵承本体3 内侧设置有衬套10,衬套10下方设置有水密填料8,舵承本体3下方设置有圆环形钢圈5,圆环形钢圈5外侧设置有密封圈4,圆环形钢圈5下方设置有甲板6,舵杆13下方设置有填料压盖7。

本发明所述舵杆13中心设置有卸油塞9。

本发明所述舵承本体3上设置有观察盖14。

本发明所述档油板2上方固定设置有指针17,指针17的另一端设置有标尺16,标尺16设置在固定于舵承本体3的座15上。

具体实施时,通过圆环形钢圈可将原先由对在上舵承的安装现场进行刮削的工作移至生产车间内作业,实现了安装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的优点。通过设置挡油板的可挡住外部杂物及尘埃,以免其落入摩擦片上而加剧摩擦片的磨损。通过设置限位块可对带动舵杆摆动的摇杆进行轴向限位,以保证摇杆对动力传递的平稳性。通过设置密封圈增强了本发明的密封性能,使得密封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平面水摩擦上舵承的优点在于,体积小、密闭性能好、安装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