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7998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主机的轴向定位偏差将直接决定艉轴管后后密封的安装精度(根据密封厂家的要求,艉轴管后端面与螺旋桨前端面的安装间距允许偏差范围为:-2~+5mm),若此安装精度失控,极有可能导致今后轴系运转时艉轴管后密封出现漏油现象,这在以往建造的船舶中时有发生。因此,主机的轴向定位偏差将直接影响艉轴管后密封的使用性能。此外,主机轴向定位偏差将影响到螺旋桨与舵叶之间的间距,从而影响螺旋桨的水流效应,进而影响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因此,需对船舶主机进行精确定位。

船舶主机的轴向位置取决于主机底脚螺栓孔的位置,而后者的定位是根据轴舵系找中时确定的轴系实际中心线在主机基座面板上用划针和样冲标定主机底脚螺栓孔的中心线来实现的。尽管主机底脚螺栓孔的数量较多,但都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对位置在图纸上都有说明,只要靠近轴系的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位置确定,其余底脚螺栓孔的位置便可确定,因此,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定位偏差将决定整个主机的定位精度。由于主机基座面板与轴系中心线不在一个面上,存在高度差,这就增加了其定位难度,为此,就需要一个参照物,将轴向尺寸通过该参照物“引”到主机基座面板上,通常可通过在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后端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槽钢靶来实现,但槽钢靶与主机基座面板的垂直度及其自身的平面度会造成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定位偏差,有时偏差能达到十几个毫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产生了偏差往往不易发现,需等到轴系和主机都吊装到位后通过测量艉轴管后端面与螺旋桨前端面的距离才能发现,但为时已晚,如何将偏差消灭在“萌芽”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急需一种用于船舶主机定位的检验方法以做到船舶主机的精确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方法,以实现对船舶主机的精确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艉轴管后端面处放置一个取心靶A,艉轴管前端面处放置一个取心靶B,调整取心靶A与取心靶B的上下左右位置直至两者靶心的连线与艉轴管的轴孔中心线重合;

第二步,根据船舯线在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后端安装一个槽钢靶C,该槽钢靶C需平直且与底板垂直;

第三步,根据艉轴管中心线确定轴系的实际中心线位置,然后据此将槽钢靶C的靶心调整至与轴系实际中心线对齐;

第四步,测量槽钢靶C的靶心与取心靶A的靶心之间的轴向距离,记为L1;并根据轴系理论尺寸计算出槽钢靶C至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轴向距离,记为L2;

第五步,所述槽钢靶C具有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在槽钢靶C的第一棱边上沿其靶心高度向下量取长度H,H等长于轴系中心线相对于船舶主机基座的理论高度,然后将所量取的长度H的上下两端分别标记为C1和C2;

第六步,沿C2垂直槽钢靶C的第一棱边放置钢直尺,然后在C1处向下吊线锤至钢直尺位置,并读出线锤点至槽钢靶C的第一棱边的垂直距离,记为L4;

第七步,在槽钢靶C的第二棱边上沿其靶心高度向下量取长度H,然后将所量取的长度H的上下两端分别标记为C3和C4;

第八步,沿C4垂直槽钢靶C的第二棱边放置钢直尺,然后在C3处向下吊线锤至钢直尺位置,并读出线锤点至槽钢靶C的第二棱边的垂直距离,记为L5;

第九步,取L4与L5的平均值,记为L3,然后根据船台倾斜角计算出槽钢靶C的垂直度,记为△L;△L=L3-H/20;

第十步,根据L2及△L沿轴向定位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并在角铁上敲上样冲标记F;

第十一步,测出槽钢靶C的靶心至F的直线距离,记为L6;若则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定位完成,否则转至步骤五;

第十二步,根据船舶主机其余底脚螺栓孔距其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轴向距离在船舶主机两侧的基座面板上用划针和圆规标记出全部底脚螺栓孔的实际中心线位置;

第十三步,检验船舶主机各相邻底脚螺栓孔的间距,若误差小于等于1mm,则完成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否则转至步棸十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对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精确定位,可以确保轴系相关附件的安装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进而避免产生艉轴管后密封漏油的隐患,既可以保证船舶产品质量,也可以保证船舶生产周期;

2、本发明不需初始资金投入,使用时也不产生额外费用,这就起到了显著的降本增益效果,同时,也方便管理;

3、本发明比较实用,相对简单,适用于各类船型,通用性较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舵系找中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槽钢靶C相对主机基座面板的垂直度校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轴向定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轴向定位校验图。

图中:1-取心靶A,2-取心靶B,3-槽钢靶C,4-艏靶D,5-望远镜,6-主机基座面板,7-角铁,8-船台,9-线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以76000吨级散货轮主机底脚螺栓孔定位步骤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践应用。

本实施例中的轴系长度约13.2m,主机外形尺寸:8700mm×7500mm×7700mm(长×宽×高),主机定位精度:轴向-2~+5mm,横向±2mm。

注:以下步骤中涉及尺寸的单位若无特殊说明,则默认为mm。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艉轴管后端面处放置一个取心靶A1,艉轴管前端面处放置一个取心靶B2,借助望远镜5调整取心靶A1与取心靶B2的上下左右位置直至两者靶心的连线与艉轴管的轴孔中心线重合;

第二步,根据船舯线在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F后端安装一个槽钢靶C3,该槽钢靶C3需平直且与底板垂直;

第三步,根据艉轴管中心线确定轴系的实际中心线位置,然后据此将槽钢靶C的靶心调整至与轴系实际中心线对齐;

第四步,测量槽钢靶C3的靶心与取心靶A1的靶心之间的轴向距离,记为L1;并根据轴系理论尺寸计算出槽钢靶C3至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轴向距离,记为L2;

第五步,所述槽钢靶C3具有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在槽钢靶C3的第一棱边上沿其靶心高度向下量取长度H,H等长于轴系中心线相对于船舶主机基座6的理论高度,然后将所量取的长度H的上下两端分别标记为C1和C2;

第六步,沿C2垂直槽钢靶C3的第一棱边放置钢直尺,然后在C1处向下吊线锤9至钢直尺位置,并读出线锤点至槽钢靶C的第一棱边的垂直距离,记为L4;

第七步,在槽钢靶C3的第二棱边上沿其靶心高度向下量取长度H,然后将所量取的长度H的上下两端分别标记为C3和C4;

第八步,沿C4垂直槽钢靶C3的第二棱边放置钢直尺,然后在C3处向下吊线锤9至钢直尺位置,并读出线锤点至槽钢靶C的第二棱边的垂直距离,记为L5;

第九步,取L4与L5的平均值,记为L3,然后根据船台8倾斜角计算出槽钢靶C3的垂直度,记为△L;△L=L3-H/20;

第十步,根据L2及△L沿轴向定位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并在角铁7上敲上样冲标记F;

第十一步,测出槽钢靶C3的靶心至F的直线距离,记为L6;若则船舶主机第一个底脚螺栓孔定位完成,否则转至步骤五;

第十二步,根据船舶主机其余底脚螺栓孔距其第一个底脚螺栓孔的轴向距离在船舶主机两侧的主机基座面板6上用划针和圆规标记出全部底脚螺栓孔的实际中心线位置;

第十三步,检验船舶主机各相邻底脚螺栓孔的间距,若误差小于等于1mm,则完成船舶主机底脚螺栓孔的定位,否则转至步棸十二。

本发明可以避免因船舶主机定位超差而影响轴系相关附件的使用性能,尤其是艉轴管后密封的密封效果,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也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对生产周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发明无需特别培训即可操作,这就降低了工人劳动技能的要求,从而便于推广应用;此外,本发明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各类船型,如此,既可节约生产成本又可方便管理。本发明可提高船舶产品建造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是船厂技术水平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船厂的软实力,有利于船厂降本增益和提质增效,可从根本上提高船厂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