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器艉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1615发布日期:2018-06-01 06: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潜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潜水器艉部结构。



背景技术:

潜水器艉部稳定翼的布置结构形式对潜水器的航行稳定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抑制潜水器在水下的横摇,保障潜水器的直航稳定性。对于主尺度较小的载人潜水器而言,由于其抗外力干扰较弱,因此合理设计稳定翼的布置形式对潜水器航行安全性至关重要。潜水器上的稳定翼主要有T形布置、I形布置、十形布置及X形布置,俄罗斯的“和平1号”及“和平2号”尾翼就是T形布置,法国的“鹦鹉螺”号载人潜水器稳定翼为I形布置,日本的“深海6500”号载人潜水器稳定翼是十形布置,而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稳定翼就采用了×形布置,4只推力器分布潜水器艉部锥段的×形稳定翼之间,这种稳定翼及推力器结构形式较T形布置、I形布置、十形布置能够提高潜水器的机动性,并且能够避免推进器被母船碰伤和与水中漂浮物缠绕的情况发生,但这种布置形式对稳定翼及推力器的安装要求较高,装配难度大,每只推力器实际提供给潜水器前进后退的动力仅有推力的50%左右,主推进器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对潜水器电池电力损耗浪费情况较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潜水器艉部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潜水器艉部结构,艉部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尾端依次连接稳定翼结构和垂直推进器,所述稳定翼结构包括倒T字形布置的垂直稳定翼和水平稳定翼,所述水平稳定翼内设置贯穿的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连接活动翼,所述活动翼上连接主推进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垂直推进器外侧设置保护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潜水器艉部结构,稳定翼采用倒T字形结构分布,航行稳定性好,且由于稳定翼的水平竖直分布格局,装配尺寸值容易测量,装配难度低,另外水平稳定翼通过转轴连接活动翼,所述活动翼上连接主推进器,活动翼在正常航行时,保证主推进器轴线方向与前进后退方向一致,主推进器推力得到有效利用,且在上浮或下潜过程中,能通过转轴带动活动翼和主推进器转动90°,使活动翼处于上下垂直状态,降低潜水器上浮下潜阻力,提高上浮下潜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潜水器艉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潜水器艉部结构水平稳定翼内转轴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潜水器艉部结构活动翼转动9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垂直推进器;11、保护罩;2、垂直稳定翼;3、水平稳定翼;4、转轴;5、活动翼;6、主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潜水器艉部结构,艉部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尾端依次连接稳定翼结构和垂直推进器1,垂直推进器1外侧设置防撞的保护罩11,稳定翼结构包括倒T字形布置的垂直稳定翼2和水平稳定翼3,水平稳定翼3内设置贯穿的转轴4,转轴4两端连接活动翼5,活动翼5上连接主推进器6。

所述潜水器艉部结构在潜水器航行过程中,通过倒T字形布置的垂直稳定翼2和水平稳定翼3可有效的抑制潜水器在水下的横摇,保障潜水器的直航稳定性,且航行过程中垂直推进器1能够调节潜水器水下航行时的纵倾角度,以达到在海底复杂地形中完成爬坡下坡动作的要求,且进行航行时主推进器6轴线方向与前进后退方向一致,主推进器6推力得到有效利用;当进行上浮或下潜操作时,转动轴会带动活动翼5转动90°,使活动翼5处于上下垂直状态,降低潜水器上浮下潜阻力,完成下潜后转轴4带动活动翼5复位即可。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