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小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400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式小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艇在陆地上移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式小艇。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前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公务行为都在不断扩大水里的活动范围;在保证正常水里活动的同时,小艇在此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小艇的使用场合经常在陆地和水面变换,现有小艇的底部均无轮子,在陆地上移动小艇变得相当繁琐和费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商家或艇的使用户在艇体底部加装轮子,但由于艇的重量比较重,目前结构形式的轮子或轮子固定架很容易损坏,安装和拆卸都不方便,且轮子安装固定时还会损坏艇体底部,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因此,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轮式小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轮式小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轮式小艇,包括艇本体,所述艇本体的底部通过紧固构件连接有至少三个滑轮套件;紧固构件与艇本体的底部经一体成型而成;所述滑轮套件包括有滑轮本体、滑轮轴承、固定螺栓、铜套、垫片和螺母,所述滑轮轴承紧密嵌设在滑轮本体的中通孔中;第一铜套嵌设在艇本体底部的第一连接处的通孔中,第二铜套嵌设在艇本体底部的第二连接处的通 孔中;所述紧固构件包括有与滑轮本体相匹配的滑轮槽、与固定螺栓、螺母相匹配的紧固槽,固定螺栓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垫片、第一铜套的通孔、滑轮轴承、第二铜套的通孔、第二垫片后伸入紧固槽中,固定螺栓一端在紧固槽中与螺母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套件的数量为三个。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轮式小艇,包括艇本体,所述艇本体的底部通过紧固构件连接有至少三个滑轮套件;紧固构件与艇本体的底部经一体成型而成。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在艇本体的底部加设滑轮套件,极大地方便了艇在陆地上移动;通过将紧固构件与艇本体的底部经一体成型而成,省去了轮子固定架,杜绝了因安装或拆缷轮子固定架时而损坏艇本体的现象,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节省轮子固定架的组装时间,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图2是中A部位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艇本体;11、滑轮槽;12、紧固槽;2、滑轮套件;

21、滑轮本体;22、滑轮轴承;23、固定螺栓;24、铜套;

25、垫片;2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轮式小艇,包括艇本体1,所述艇本体1的底部通过紧固构件连接有至少三个滑轮套件2;本实用新型的滑轮套件2的数量优选为三个。紧固构件与艇本体1的底部经一体成型而成。

所述滑轮套件2包括有滑轮本体21、滑轮轴承22、固定螺栓23、铜套24、垫片25和螺母26,所述滑轮轴承22紧密嵌设在滑轮本体21的中通孔中。第一铜套24嵌设在艇本体1底部的第一连接处的通孔中,第二铜套24嵌设在艇本体1底部的第二连接处的通孔中。

所述紧固构件包括有与滑轮本体21相匹配的滑轮槽11、与固定螺栓23、螺母26相匹配的紧固槽12,即滑轮本体21设置在滑轮槽11中,固定螺栓23与螺母26相连接后设置在紧固槽12中。

固定螺栓23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垫片25、第一铜套24的通孔、滑轮轴承22、第二铜套24的通孔、第二垫片25后伸入紧固槽12中,固定螺栓23一端在紧固槽12中与螺母26相螺纹连接。铜套24主要可以避免艇本体1底部或固定螺栓23的磨损,即便铜套24出现磨损,也极易方便维修和更换,延长小艇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艇本体底部设置滑轮槽和紧固槽,通过固定螺栓将滑轮本体固定在滑轮槽中,通过将固定螺栓一端在紧固槽中与螺母相螺纹连接,极大地方便了艇在陆地上移动;通过将紧固构件与艇本体的底部经一体成型而成,省去了轮子固定架,杜绝了因安装或拆缷轮子固定架时而损坏艇本体的现象,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节省轮子固定架的组装时间,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 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