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式船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482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海龟式船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龟式船体。



背景技术:

在长江区乡村级河道机械化清淤中,需要一种基于船舶底盘的清淤机械。目前,用于河道机械化清淤的船舶底盘大都为履带式,难以满足河道机械化清淤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面更广、使用灵活方便的海龟式船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海龟式船体,包括主船体、右浮箱、左浮箱、推进器、四组支脚总成;所述的右浮箱和左浮箱分别固定在主船体的两侧,推进器安装在主船体或右浮箱和左浮箱内,四组支脚总成分别安装在主船体的船头和船尾上且对称设置;

所述的支脚总成包括支撑座、支撑臂、纵向油缸、横向油缸、支撑轮;所述的支撑座的底部铰接在主船体船头或船尾的一侧,支撑臂的内端铰接在支撑座上,支撑轮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的横向油缸的缸体铰接在主船体船头或船尾的中部,横向油缸的活塞杆杆端与支撑座铰接;所述的纵向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支撑座上,纵向油缸的活塞杆杆端与支撑臂中部铰接。

所述的推进器有两个,两个推进器分别安装在右浮箱和左浮箱的底部。

所述的支脚总成中的支撑臂由内支撑臂和外支撑臂构成;所述的内支撑臂的内端铰接在支撑座上,内支撑臂的外端与外支撑臂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外支撑臂的外端与支撑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护栏;在主船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栏。

所述的支脚总成中的支撑轮由两个钢轮并排构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船体、右浮箱、左浮箱、推进器、四组支脚总成,在主船体的船头和船尾上对称设置有四组支脚总成,四组支脚总成可驱动主船体沿纵向移动或沿横向移动,行走起来十分灵活、方便,可在河滩、潮间带等区域使用,适应性很广。本发明的船体由主船体、右浮箱、左浮箱构成,为双船体结构,行走更稳定。本发明采用两个推进器,为双动力结构,推力更加平稳、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海龟式船体,包括主船体1、右浮箱2、左浮箱3、两个推进器4、四组支脚总成5、护栏6。

所述的右浮箱2和左浮箱分3别固定在主船体1的两侧,两个推进器4分别安装在右浮箱2和左浮箱3的底部。所述的四组支脚总成5分别安装在主船体1的船头和船尾上且对称设置。在主船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栏6。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支脚总成5包括支撑座51、支撑臂52、纵向油缸53、横向油缸54、支撑轮55。所述的支撑座51的底部铰接在主船体1船头或船尾的一侧,支撑臂52的内端铰接在支撑座51上,支撑轮55可旋转的安装在支撑臂52的外端;所述的横向油缸54的缸体铰接在主船体1船头或船尾的中部,横向油缸54的活塞杆杆端与支撑座51铰接;所述的纵向油缸53的缸体铰接在支撑座51上,纵向油缸53的活塞杆杆端与支撑臂52中部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轮55由两个钢轮并排构成。所述的支撑臂52由一根内支撑臂521和一根外支撑臂522构成;所述的内支撑臂521的内端铰接在支撑座51上,内支撑臂521的外端与外支撑臂52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外支撑臂522的外端与支撑轮55连接,根据需要可更换更长或更短的外支撑臂522,以满足客户对不同长度支撑臂52的需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外支撑臂522的数量可有多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行走时,支脚总成5的纵向油缸53驱动支撑臂52上、下摆动(如图1所示),使得支撑轮55触地,主船体1向上撑起或落下;横向油缸54驱动支撑臂52左、右摆动(如图2所示),使得支撑轮55触地,主船体1前或向后行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