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4565发布日期:2018-09-14 23:1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所称船舶,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

公开号为CN2065374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合拢侧面防撞装置,包括防撞装置本体、固定框架和固定绳索,固定框架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侧防撞垫,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防撞缓冲垫,防撞缓冲垫与固定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撞缓冲垫之间通过连接绳索固定连接。本装置用于船舶合拢或者进坞时减小船体受到的冲击力。

基于上述,发明人发现,该船舶合拢侧面防撞装置安装于船舶船舷合拢处和岸壁上,通过防撞缓冲垫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避免船体和岸壁之间的冲撞带来的损害。但由于其防撞缓冲垫为固定设置,当船舶与船舶相碰或船舶与船坞廊道相碰撞时,摩擦力较大,对防撞缓冲垫的损伤较大,并且容易刮掉船体上的油漆,对船体造成伤害。

公开号为CN2026721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装置,包括固定架、弹簧、连接部件和防撞球,所述固定架固定在需要防撞的部位,所述弹簧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与防撞球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防撞装置结构简单,防撞效果好,而且可以随船舶上下左右摇晃而不产生摩擦。

基于上述,发明人发现,该防撞装置的防撞球单一设置,相互之间无连接关系,在反生碰撞时,单个防撞球的受力集中,力度较大,容易造成防撞装置的损坏以及船体的变形。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船舶防撞装置存在碰撞时摩擦力大、以及容易受力集中、对船体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包括固定板,垫层,挂鼻,缓冲装置,底板,弹簧,伸缩柱,顶板,吊耳,碰球,转轴和铁链;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粘接剂固定贴合有垫层;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侧面和顶部均焊接有挂鼻;所述缓冲装置设于固定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底板、弹簧、伸缩柱、顶板、吊耳、碰球和转轴;所述底板固定焊接于固定板上;所述伸缩柱连接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伸缩柱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顶板的顶部和底部外侧面上固定焊接有吊耳;所述碰球通过转轴安装于吊耳上。

进一步的,每处所述缓冲装置上共设有四处弹簧,且四处弹簧呈矩形状态排列。

进一步的,每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八处缓冲装置,且八处缓冲装置呈上下两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通过顶部的挂鼻吊设于船舶侧面。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铁链和挂鼻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上每处缓冲装置受力时,均能将力分散到固定板上,由于固定板与船体的接触面较大,从而减轻了船体单位面积的受力,更好的保护船体不被破坏。

船舶之间或船舶与船坞廊道之间发生碰撞时,碰撞的着力点为碰球,船舶与船舶之间或船舶与船坞廊道之间是有相对运动的,碰球会发生转动,从而减轻船坞廊道对碰球的摩擦损伤,延长碰球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底部与船体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垫层,垫层采用橡胶材质,可避免固定板与船体硬接触,保护船体漆面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缓冲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邻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垫层,3-挂鼻,4-缓冲装置,401-底板,402-弹簧,403-伸缩柱,404-顶板,405-吊耳,406-碰球,407-转轴,5-铁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的合拢侧面结构的防撞装置,包括固定板1,垫层2,挂鼻3,缓冲装置4,底板401,弹簧402,伸缩柱403,顶板404,吊耳405,碰球406,转轴407和铁链5;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通过粘接剂固定贴合有垫层2;所述固定板1的左右侧面和顶部均焊接有挂鼻3;所述缓冲装置4设于固定板1的外侧面上;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底板401、弹簧402、伸缩柱403、顶板404、吊耳405、碰球406和转轴407;所述底板401固定焊接于固定板1上;

所述伸缩柱403连接于底板401和顶板404之间,且伸缩柱403的外部套设有弹簧402;所述顶板404的顶部和底部外侧面上固定焊接有吊耳405;所述碰球406通过转轴407安装于吊耳405上。

其中,每处所述缓冲装置4上共设有四处弹簧402,且四处弹簧402呈矩形状态排列,四处弹簧402同时受力,加强受力的均衡,以避免单一受力所造成的受力不均现象。

其中,每块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八处缓冲装置4,且八处缓冲装置4呈上下两排设置,上下两排设置的缓冲装置4提高了不同船舶之间的适应性,固定板1上每处缓冲装置4受力时,均能将力分散到固定板1上,由于固定板1与船体的接触面较大,从而减轻了船体单位面积的受力,更好的保护船体不被破坏。

其中,所述固定板1通过顶部的挂鼻3吊设于船舶侧面,相邻的所述固定板1之间通过铁链5和挂鼻3相连接,在生产及在船舶上安装和维护时更为便捷,可针对损坏的固定板1进行单独更换。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相邻的固定板1通过铁链5连接后挂设于船体的侧面,即船体容易发生碰撞的位置,当船舶之间或船舶与船坞廊道之间发生碰撞时,碰撞的着力点为碰球406,碰球为橡胶材质,具有缓冲功能,由于碰撞发生时,船舶与船舶之间或船舶与船坞廊道之间是有相对运动的,碰球406会发生转动,从而减轻船坞廊道对碰球406的摩擦损伤,延长碰球406的使用寿命;碰球406将碰撞力传递到弹簧402,弹簧402收缩形变,吸收碰撞力,固定板1上每处缓冲装置4受力时,均能将力分散到固定板1上,由于固定板1与船体的接触面较大,从而减轻了船体单位面积的受力,更好的保护船体不被破坏,同时,固定板1底部与船体接触面设置有垫层2,垫层2采用橡胶材质,可避免固定板1与船体硬接触,保护船体漆面不受损伤。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