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6461发布日期:2018-09-29 03:27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洋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海洋结构物是非自航海洋平台,因此需要采用拖带出坞方式。某船厂码头长度1100米,码头前沿水深8米,航道水深6米。海洋结构物空船吃水8.3米,船坞内平潮时吃水7.8米,海洋结构物无法在坞内直接起浮,半潜船型深11米,产品吃水5.3米,下潜作业安全距离为0.5米,因此码头附近吃水必须大于11+5.3+0.5=16.8米才能进行装船作业,由于码头附近水深太浅,因此无法在码头下潜后托运海洋结构物。另外海洋结构物只适合短距离湿拖,对于长距离海上运输,只能用半潜船装载运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半潜船宽度为50米,远远小于海洋结构物110米直径,因此需要采用海洋结构物加支撑梁方案,以保证半潜船能成功托运海洋结构物。

现有技术中海洋结构物无法在坞内直接起浮,且因尺寸较大无法直接装载在运输船舶上,无法顺利进行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运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顺利进行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运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浮运方法,包括:

将海洋结构物装配在运输梁组合件上;所述运输梁组合件包括多个运输梁;所述运输梁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水密舱室,所述水密舱室设置有控制打/排压载水的阀门;

将所述海洋结构物及所述运输梁组合件整体在坞内起浮并拖航出坞;

通过运输船舶对所述海洋结构物及所述运输梁组合件进行运输。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海洋结构物的宽度;

多个所述运输梁垂直所述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运输梁上对应所述海洋结构物底部的多个支撑部位设置多组止挡块;

每组所述止挡块包括多个所述止挡块;

所述止挡块与所述运输梁固定连接;

每一组的多个所述止挡块布置在所述海洋结构物底部对应的支撑部位的四周位置,以限制所述海洋结构物相对所述运输梁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梁组合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海洋结构物底部中间的中间运输梁、分别设置在所述海洋结构物首尾两侧的首运输梁及尾运输梁;

所述海洋结构物的中间支撑部位对应落位在所述中间运输梁上;

所述海洋结构物的首侧支撑部位对应落位在所述首运输梁上;

所述海洋结构物的尾侧支撑部位对应落位在所述尾运输梁上。

作为优选,所述海洋结构物有两个所述首侧支撑部位分别落位在所述首运输梁的两侧;

所述海洋结构物有两个所述尾侧支撑部位分别落位在所述尾运输梁的两侧;

所述海洋结构物有一个所述中间支撑部位落位在所述中间运输梁上。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首侧支撑部位相对所述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对称;

两个所述尾侧支撑部位相对所述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对称;

所述中间支撑部位位于所述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上;

所述首侧支撑部位、所述尾侧支撑部位及所述中间支撑部位分别对应设置一组所述止挡块。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梁的顶板上设置有示位标杆和示位浮球。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梁靠近坞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护舷。

作为优选,所述防撞护舷包括多个通过绳索绑扎固定在所述运输梁上的轮胎。

作为优选,在所述运输梁下对应所述运输船舶的支撑点设置有止挡块组;

所述止挡块组包括多个沿所述支撑点的周向布置的止挡块。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海洋结构物装配在运输梁组合件上;将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整体在坞内起浮并拖航出坞;通过运输船舶对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进行运输;运输梁组合件包括多个运输梁;运输梁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水密舱室,水密舱室设置有控制打/排压载水的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水密舱室打排压载水调节运输梁的浮力,使运输梁为海洋结构物在坞内起浮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浮力,使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克服船厂码头附近航道水深限制条件,保证海洋结构物在运输船舶上顺利落位;同时,多个运输梁形成的运输梁组合件使海洋结构物能平稳落位固定在运输船舶上,继而将海洋结构物拖航出坞并进行海上运输,克服了运输船舶的宽度限制,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顺利进行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运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洋结构物与运输梁及运输船舶的浮运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输梁组合件及海洋结构物各支撑部位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输梁与示位浮球及示位标杆的装配位置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输梁与防撞护舷的装配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运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顺利进行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运输的技术问题,通过将海洋结构物装配在运输梁组合件上;将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整体在坞内起浮并拖航出坞,通过运输船舶对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进行运输,实现了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的技术效果。

参见附图1和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浮运方法,包括:

s1:将海洋结构物装配在运输梁组合件上;运输梁组合件包括多个运输梁;运输梁的长度大于海洋结构物的宽度;运输梁的形状根据在其上落位的海洋结构物的尺寸大小来确定,在满足运输托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重量和尺寸。运输梁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水密舱室,水密舱室设置有控制打/排压载水的阀门。

s2:将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整体在坞内起浮并拖航出坞。

s3:通过运输船舶对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进行运输。

其中,通过阀门控制水密舱室打排压载水调节运输梁的浮力,使运输梁为海洋结构物在坞内起浮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浮力,使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克服船厂码头附近航道水深限制条件,保证海洋结构物在运输船舶上顺利落位;同时,多个运输梁形成的运输梁组合件使海洋结构物能平稳落位固定在运输船舶上,继而将海洋结构物拖航出坞并进行海上运输,克服了运输船舶的宽度限制,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

一般大型海洋结构物宽度远远超过运输船舶甲板宽度或者平台无法直接在运输船舶甲板上落位,运输梁可以多种形式组合以使海上结构物在运输船舶上顺利落位,不破坏运输船舶和海洋结构物。不论海洋结构物的尺寸如何,只要有符合要求的运输船舶来承运,都可以在运输船舶上放置运输梁组合件使运输船舶顺利托举海洋结构物,在建造之初就必须先将运输梁组合件在船坞内落位好,然后在运输梁组合件之上建造海洋结构物。运输梁的水密舱室在海水压力作用下能自身进水使之下沉,从而使承运的海洋结构物能与运输梁分离,然后拖走结构物完成运输工作。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3,多个运输梁垂直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保证运输梁组合件为海洋结构物提供平衡的额外浮力。在运输梁上对应海洋结构物底部的多个支撑部位设置多组止挡块,每组止挡块包括多个止挡块;止挡块与运输梁固定连接;每一组的多个止挡块布置在海洋结构物底部对应的支撑部位的四周位置,以限制海洋结构物相对运输梁移动,通过止挡块一方面实现海洋结构物与运输梁的水平位置固定,另一方面在海洋结构物到达目标位置后,运输梁打压载水下沉,方便运输梁脱离海洋结构物。参见附图1,一般海洋结构物底部设置为货物仓,货物仓落位在运输梁上,沿对应货物仓的四周布置止挡块。

进一步的,多个运输梁至少包括:设置在海洋结构物底部中间的中间运输梁、分别设置在海洋结构物首尾两侧的首运输梁及尾运输梁;海洋结构物的中间支撑部位对应落位在中间运输梁上;海洋结构物的首侧支撑部位对应落位在首运输梁上;海洋结构物的尾侧支撑部位对应落位在尾运输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运输梁组合件包括3个运输梁,分别为:首运输梁、中间运输梁及尾运输梁;海洋结构物有两个首侧支撑部位分别落位在首运输梁的两侧;海洋结构物有两个尾侧支撑部位分别落位在尾运输梁的两侧;海洋结构物有一个中间支撑部位落位在中间运输梁上。两个首侧支撑部位相对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对称;两个尾侧支撑部位相对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对称;中间支撑部位位于海洋结构物的中轴线上;首侧支撑部位、尾侧支撑部位及中间支撑部位分别对应设置一组止挡块。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4,运输梁的顶板上设置有示位标杆和示位浮球。参见附图5,运输梁靠近坞墙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护舷。防撞护舷包括多个通过绳索绑扎固定在运输梁上的轮胎。

进一步的,在运输梁下对应运输船舶的支撑点设置有止挡块组;止挡块组包括多个沿支撑点的周向布置的止挡块,以限制运输梁相对运输船舶移动。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海洋结构物装配在运输梁组合件上;将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整体在坞内起浮并拖航出坞;通过运输船舶对海洋结构物及运输梁组合件进行运输;运输梁组合件包括多个运输梁;运输梁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水密舱室,水密舱室设置有控制打/排压载水的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水密舱室打排压载水调节运输梁的浮力,使运输梁为海洋结构物在坞内起浮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浮力,使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克服船厂码头附近航道水深限制条件,保证海洋结构物在运输船舶上顺利落位;同时,多个运输梁形成的运输梁组合件使海洋结构物能平稳落位固定在运输船舶上,继而将海洋结构物拖航出坞并进行海上运输,克服了运输船舶的宽度限制,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顺利进行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运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海洋结构物在坞内直接起浮,确保运输船舶能成功托举海洋结构物,使超大型海洋结构物出坞、拖航及运输顺利进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