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1953发布日期:2018-11-14 00: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属于实船测量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又称“水道测量船”、“海道测量船”,专供在海上勘测航道并绘制海图等的船舶,除正常航行设备外,还配备必需的装备及测量仪器,具有较好的低速航行及机动性能,较大的续航力和自持力,常兼作海洋磁场引力和海底地貌等海洋调查。

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目前的实船测量,大多数都较为不准确,通过预测来判定其距离,较可能出现误差,或者大自然的许多意外反应,导致其测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对于目前的实船测量,大多数都较为不准确,通过预测来判定其距离,较可能出现误差,或者大自然的许多意外反应,导致其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底盘、测量拉绳控制箱、控制按钮、收缩测量尺、安装固定头、水发电入口,

所述防护底盘顶部外表面贴合于测量拉绳控制箱底部外表面,所述控制按钮嵌入安装于测量拉绳控制箱内部,所述收缩测量尺焊接于测量拉绳控制箱顶部外表面,所述安装固定头安装于测量拉绳控制箱外表面,所述水发电入口嵌入安装于测量拉绳控制箱内部,所述防护底盘通过测量拉绳控制箱与水发电入口相连接;

所述测量拉绳控制箱包括u型挤压注油装置、防护外壳、按压滑动设备、挤压触点启动装置、按压受力滑动组、水力发电装置、导能设备、爆炸弹送装置;

所述u型挤压注油装置安装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按压滑动设备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挤压触点启动装置与按压滑动设备相连接,所述按压受力滑动组安装于水力发电装置上方,所述水力发电装置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内部,所述导能设备与u型挤压注油装置相连接,所述爆炸弹送装置安装于爆炸弹送装置侧方。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滑动设备包括半齿轮、传动齿轮、直滑轨、齿纹滑块、衔接轴、推动杆、施力按压块、固定中心轴、弹簧、衔接转轴、推动滑块、衔接辅助块、倾斜推动块,所述半齿轮与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齿纹滑块齿纹连接,所述齿纹滑块嵌入安装于直滑轨内部,所述衔接轴安装于齿纹滑块内部,所述衔接轴通过推动杆与固定中心轴相连接,所述固定中心轴嵌入安装于施力按压块内部,所述弹簧安装于施力按压块底部外表面,所述衔接转轴嵌入安装于推动滑块内部,所述衔接辅助块焊接于推动滑块外表面,所述倾斜推动块通过衔接辅助块与推动滑块相连接,所述半齿轮与u型挤压注油装置相连接,所述倾斜推动块安装于挤压触点启动装置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爆炸弹送装置包括固定轴、旋转安装平台、测量尺、防护体、弹送轨道、冲击固定头、衔接轮、弹性拉伸、辅助弹送块、收放轮,所述固定轴焊接于旋转安装平台外表面,所述测量尺安装于固定轴外表面,所述防护体与辅助弹送块相连接,所述防护体嵌入安装于弹送轨道内部,所述冲击固定头安装于衔接轮下方,所述弹性拉伸贴合于衔接轮外表面,所述辅助弹送块嵌入安装于弹送轨道内部,所述衔接轮通过弹性拉伸与收放轮相连接,所述收放轮与导能设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触点启动装置包括负极触点、正极触点、按压板、复位弹簧、传动轮,所述负极触点与正极触点相连接,所述按压板安装与复位弹簧上方,所述传动轮焊接于按压板顶部外表面,所述传动轮与倾斜推动块相连接,所述按压受力滑动组包括固定支架、待释放测量尺、固定底盘、按压推动杆、滑槽、衔接块、传动衔接轴、滑动杆、推动球、滑轨,所述固定支架焊接于固定底盘顶部外表面,所述固定支架嵌入安装于待释放测量尺内部,所述按压推动杆安装于滑槽内部,所述按压推动杆与衔接块相焊接,所述传动衔接轴嵌入安装于衔接块内部,所述传动衔接轴通过滑动杆与推动球相连接,所述推动球嵌入安装于滑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力发电装置包括受力叶、旋转传动轮、导能体、转化球、回位弹簧、按压推动板、正极磁场、负极磁场,所述受力叶焊接于旋转传动轮外表面,所述旋转传动轮通过导能体与转化球相连接,所述回位弹簧安装于按压推动板底部外表面,所述正极磁场与负极磁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挤压注油装置包括u型油管、挤压体、回油管道、充气管道、旋转衔接杆、正极待触发点、导体、负极待触发点、转化箱、转能箱、抽油泵、负极爆炸触点、正极爆炸触点、爆炸通道、注油管,所述挤压体嵌入安装于u型油管内部,所述回油管道安装于抽油泵内部,所述充气管道嵌入安装于u型油管内部,所述导体与旋转衔接杆相连接,所述正极待触发点通过导体与负极待触发点相连接,所述正极爆炸触点嵌入安装于转化箱内部,所述负极待触发点通过转能箱与转能箱相连接,所述注油管嵌入安装于爆炸通道内部,所述半齿轮通过旋转衔接杆与旋转衔接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能设备包括导线、充气泵、导电线、总电箱、传导体、衔接中心轴、输电线、待挤压轴、伸缩支架、挤压推动轴、按压传动板、韧性弹簧、触发体、待触发体、磁场旋转轮、衔接中心转轴、传输带,所述导线嵌入安装于充气泵内部,所述充气泵通过导电线与总电箱相连接,所述传导体安装于总电箱上方,所述衔接中心轴设于充气泵侧方,所述输电线嵌入安装于总电箱内部,所述待挤压轴安装于伸缩支架内部,所述挤压推动轴嵌入安装于伸缩支架内部,所述伸缩支架安装于按压传动板外表面,所述待触发体设于待触发体下方,所述衔接中心转轴嵌入安装于磁场旋转轮内部,所述收放轮通过传输带与衔接中心转轴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通过外界的力将其施力按压块往下按压,从而对其弹簧进行挤压,使其齿纹滑块与推动滑块受到直滑轨的阻力,通过推动杆的推力,将触碰到负极待触发点与正极待触发点,从而使得两者接通,同时通过转化箱与转能箱将能量导入负极爆炸触点与正极爆炸触点内,使得正极触点与负极触点接触到一起,当两者接触时将产生能量,使其其充气泵启动,将气体通过充气管道传入u型油管内,使得挤压体通过气的推力将其u型油管内部的油通过注油管注入爆炸通道内,由负极爆炸触点与正极爆炸触点对其内部的油进行爆炸,通过爆炸的力将其辅助弹送块往下弹送,从而通过防护体将其冲击固定头往下冲击,当其在转动的同时,安装在外表面的测量尺往下拉动,通过衔接中心轴将待释放测量尺往下拉动,当其停止拉动并且得知数据时,滑动到一定位置时将推动待挤压轴,从而对其伸缩支架进行挤压,使得挤压推动轴往下推动,从而产生磁场,使得磁场旋转轮受到磁场的力推动其顺着衔接中心转轴旋转,通过传输带传动于收放轮,使得其跟着转动,通过弹性拉伸将其衔接轮往回拉动,收缩;

本发明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能够在其相对于静止的时候,将其设备安装于船舶外体,从而对其进行轻松的操作,便可得知数据,并且适用于任何外形的船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测量拉绳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种测量拉绳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4为本发明一种测量拉绳控制箱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u型挤压注油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导能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底盘-1、测量拉绳控制箱-2、控制按钮-3、收缩测量尺-4、安装固定头-5、水发电入口-6、u型挤压注油装置-21、防护外壳-22、按压滑动设备-23、挤压触点启动装置-24、按压受力滑动组-25、水力发电装置-26、导能设备-27、爆炸弹送装置-28、半齿轮-231、传动齿轮-232、直滑轨-233、齿纹滑块-234、衔接轴-235、推动杆-236、施力按压块-237、固定中心轴-238、弹簧-239、衔接转轴-2310、推动滑块-2311、衔接辅助块-2312、倾斜推动块-2313、固定轴-281、旋转安装平台-282、测量尺-283、防护体-284、弹送轨道-285、冲击固定头-286、衔接轮-287、弹性拉伸-288、辅助弹送块-289、收放轮-2810、负极触点-241、正极触点-242、按压板-243、复位弹簧-244、传动轮-245、固定支架-251、待释放测量尺-252、固定底盘-253、按压推动杆-254、滑槽-255、衔接块-256、传动衔接轴-257、滑动杆-258、推动球-259、滑轨-2510、受力叶-261、旋转传动轮-262、导能体-263、转化球-264、回位弹簧-265、按压推动板-266、正极磁场-267、负极磁场-268、u型油管-211、挤压体-212、回油管道-213、充气管道-214、旋转衔接杆-215、正极待触发点-216、导体-217、负极待触发点-218、转化箱-219、转能箱-2110、抽油泵-2111、负极爆炸触点-2112、正极爆炸触点-2113、爆炸通道-2114、注油管-2115、导线-271、充气泵-272、导电线-273、总电箱-274、传导体-275、衔接中心轴-276、输电线-277、待挤压轴-278、伸缩支架-279、挤压推动轴-2710、按压传动板-2711、韧性弹簧-2712、触发体-2713、待触发体-2714、磁场旋转轮-2715、衔接中心转轴-2716、传输带-27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防护底盘1、测量拉绳控制箱2、控制按钮3、收缩测量尺4、安装固定头5、水发电入口6,

所述防护底盘1顶部外表面贴合于测量拉绳控制箱2底部外表面,所述控制按钮3嵌入安装于测量拉绳控制箱2内部,所述收缩测量尺4焊接于测量拉绳控制箱2顶部外表面,所述安装固定头5安装于测量拉绳控制箱2外表面,所述水发电入口6嵌入安装于测量拉绳控制箱2内部,所述防护底盘1通过测量拉绳控制箱2与水发电入口6相连接;

所述测量拉绳控制箱2包括u型挤压注油装置21、防护外壳22、按压滑动设备23、挤压触点启动装置24、按压受力滑动组25、水力发电装置26、导能设备27、爆炸弹送装置28;

所述u型挤压注油装置21安装于防护外壳22内部,所述按压滑动设备23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22内部,所述挤压触点启动装置24与按压滑动设备23相连接,所述按压受力滑动组25安装于水力发电装置26上方,所述水力发电装置26嵌入安装于防护外壳22内部,所述导能设备27与u型挤压注油装置21相连接,所述爆炸弹送装置28安装于爆炸弹送装置28侧方。

所述按压滑动设备23包括半齿轮231、传动齿轮232、直滑轨233、齿纹滑块234、衔接轴235、推动杆236、施力按压块237、固定中心轴238、弹簧239、衔接转轴2310、推动滑块2311、衔接辅助块2312、倾斜推动块2313,所述半齿轮231与传动齿轮232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32与齿纹滑块234齿纹连接,所述齿纹滑块234嵌入安装于直滑轨233内部,所述衔接轴235安装于齿纹滑块234内部,所述衔接轴235通过推动杆236与固定中心轴238相连接,所述固定中心轴238嵌入安装于施力按压块237内部,所述弹簧239安装于施力按压块237底部外表面,所述衔接转轴2310嵌入安装于推动滑块2311内部,所述衔接辅助块2312焊接于推动滑块2311外表面,所述倾斜推动块2313通过衔接辅助块2312与推动滑块2311相连接,所述半齿轮231与u型挤压注油装置21相连接,所述倾斜推动块2313安装于挤压触点启动装置24上方。

所述爆炸弹送装置28包括固定轴281、旋转安装平台282、测量尺283、防护体284、弹送轨道285、冲击固定头286、衔接轮287、弹性拉伸288、辅助弹送块289、收放轮2810,所述固定轴281焊接于旋转安装平台282外表面,所述测量尺283安装于固定轴281外表面,所述防护体284与辅助弹送块289相连接,所述防护体284嵌入安装于弹送轨道285内部,所述冲击固定头286安装于衔接轮287下方,所述弹性拉伸288贴合于衔接轮287外表面,所述辅助弹送块289嵌入安装于弹送轨道285内部,所述衔接轮287通过弹性拉伸288与收放轮2810相连接,所述收放轮2810与导能设备27相连接。

所述挤压触点启动装置24包括负极触点241、正极触点242、按压板243、复位弹簧244、传动轮245,所述负极触点241与正极触点242相连接,所述按压板243安装与复位弹簧244上方,所述传动轮245焊接于按压板243顶部外表面,所述传动轮245与倾斜推动块2313相连接,所述按压受力滑动组25包括固定支架251、待释放测量尺252、固定底盘253、按压推动杆254、滑槽255、衔接块256、传动衔接轴257、滑动杆258、推动球259、滑轨2510,所述固定支架251焊接于固定底盘253顶部外表面,所述固定支架251嵌入安装于待释放测量尺252内部,所述按压推动杆254安装于滑槽255内部,所述按压推动杆254与衔接块256相焊接,所述传动衔接轴257嵌入安装于衔接块256内部,所述传动衔接轴257通过滑动杆258与推动球259相连接,所述推动球259嵌入安装于滑轨2510内部。

所述水力发电装置26包括受力叶261、旋转传动轮262、导能体263、转化球264、回位弹簧265、按压推动板266、正极磁场267、负极磁场268,所述受力叶261焊接于旋转传动轮262外表面,所述旋转传动轮262通过导能体263与转化球264相连接,所述回位弹簧265安装于按压推动板266底部外表面,所述正极磁场267与负极磁场268相连接。

所述u型挤压注油装置21包括u型油管211、挤压体212、回油管道213、充气管道214、旋转衔接杆215、正极待触发点216、导体217、负极待触发点218、转化箱219、转能箱2110、抽油泵2111、负极爆炸触点2112、正极爆炸触点2113、爆炸通道2114、注油管2115,所述挤压体212嵌入安装于u型油管211内部,所述回油管道213安装于抽油泵2111内部,所述充气管道214嵌入安装于u型油管211内部,所述导体217与旋转衔接杆215相连接,所述正极待触发点216通过导体217与负极待触发点218相连接,所述正极爆炸触点2113嵌入安装于转化箱219内部,所述负极待触发点218通过转能箱2110与转能箱2110相连接,所述注油管2115嵌入安装于爆炸通道2114内部,所述半齿轮231通过旋转衔接杆215与旋转衔接杆215相连接。

所述导能设备27包括导线271、充气泵272、导电线273、总电箱274、传导体275、衔接中心轴276、输电线277、待挤压轴278、伸缩支架279、挤压推动轴2710、按压传动板2711、韧性弹簧2712、触发体2713、待触发体2714、磁场旋转轮2715、衔接中心转轴2716、传输带2717,所述导线271嵌入安装于充气泵272内部,所述充气泵272通过导电线273与总电箱274相连接,所述传导体275安装于总电箱274上方,所述衔接中心轴276设于充气泵272侧方,所述输电线277嵌入安装于总电箱274内部,所述待挤压轴278安装于伸缩支架279内部,所述挤压推动轴2710嵌入安装于伸缩支架279内部,所述伸缩支架279安装于按压传动板2711外表面,所述待触发体2714设于待触发体2714下方,所述衔接中心转轴2716嵌入安装于磁场旋转轮2715内部,所述收放轮2810通过传输带2717与衔接中心转轴2716相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弹簧239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所述滑轨2510又称导轨、滑道、是指固定在家具的柜体上,供家具的抽屉或柜板出入活动的五金连接部件,滑轨适用于橱柜、家具、公文柜、浴室柜等木制与钢制抽屉等家具的抽屉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外界的力将其施力按压块237往下按压,从而对其弹簧239进行挤压,使其齿纹滑块234与推动滑块2311受到直滑轨233的阻力,通过推动杆236的推力,将其往侧方推动,当齿纹滑块234滑动的过程中将触碰到传动齿轮232,从而带动其一起旋转,当其在旋转的过程中将旋转力通过齿纹传动于半齿轮231,安装在半齿轮231上的旋转衔接杆215通气其的旋转带动,将触碰到负极待触发点218与正极待触发点216,从而使得两者接通,同时通过转化箱219与转能箱2110将能量导入负极爆炸触点2112与正极爆炸触点2113内,当推动滑块2311带动倾斜推动块2313滑动时,过程中将通过传动轮245将其按压板243往下推动,从而对其复位弹簧244进行挤压,使得正极触点242与负极触点241接触到一起,当两者接触时将产生能量,从而通过传导体275导于总电箱274,使其总电箱274将电能导入充气泵272内,使其其充气泵272启动,将气体通过充气管道214传入u型油管211内,使得挤压体212通过气的推力将其u型油管211内部的油通过注油管2115注入爆炸通道2114内,由负极爆炸触点2112与正极爆炸触点2113对其内部的油进行爆炸,通过爆炸的力将其辅助弹送块289往下弹送,从而通过防护体284将其冲击固定头286往下冲击,使其冲出,从而通过弹性拉伸288拉动固定轴281转动,当其在转动的同时,安装在外表面的测量尺283往下拉动,通过衔接中心轴276将待释放测量尺252往下拉动,当其停止拉动并且得知数据时,将按压推动杆254往下按压从而推动了衔接块256,将其滑动杆258通过推动顺着滑轨2510滑动,滑动到一定位置时将推动待挤压轴278,从而对其伸缩支架279进行挤压,使得挤压推动轴2710往下推动,从而推动了按压传动板2711,对其韧性弹簧2712进行挤压,通过推动的力触发体2713与待触发体2714相触碰,从而产生磁场,使得磁场旋转轮2715受到磁场的力推动其顺着衔接中心转轴2716旋转,通过传输带2717传动于收放轮2810,使得其跟着转动,通过弹性拉伸288将其衔接轮287往回拉动,收缩。

本发明解决了对于目前的实船测量,大多数都较为不准确,通过预测来判定其距离,较可能出现误差,或者大自然的许多意外反应,导致其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一种内河船舶航行下沉量的实船测量装置,能够在其相对于静止的时候,将其设备安装于船舶外体,从而对其进行轻松的操作,便可得知数据,并且适用于任何外形的船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