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小分片式中间甲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771发布日期:2018-10-26 18: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采用小分片式活动中间甲板及其支撑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货舱内设置活动中间甲板,装载不同货物。传统的中间甲板都为舱壁支撑,横跨整个货舱。整片中间甲板重量较大,跨度较长,吊运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小分片式中间甲板,将中间甲板左、右分片,在货舱中心线处设置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将和一片或多片中间甲板连接,提出支撑装置和中间甲板及船体结构的合适的连接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船用小分片式中间甲板,由中间甲板、设置于舱壁上的支撑及活动支撑所构成,所述的中间甲板在船宽方向上分为左、右两块,所述的活动支撑设置在船舶中心线上,所述的中间甲板四角分别与舱壁上的铰翻式支承块、活动支撑相接,在船舱中组合成构成整个中间甲板。

所述的活动支撑上部适当位置设置铰翻式支承块、下部设置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船用小分片式中间甲板,提高了船舶载货的灵活性,增强了船舶适货能力。提高了吊装和吊离的效率,方便了船员操作,节省工作时间。减少了吊装限制,进而增强了船体结构和货物的安全性。并且由于中间设置支撑结构,减少了跨距,活动甲板厚度降低,重量减轻,进而降低了船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货舱中左、右分片布置图,中间设置活动支撑,中间甲板的四个角点中有一个或两个角点固定在活动支撑上,其他角点通过舱壁上铰翻式支承块固定在舱壁上。

图2为本发明沿船长方向布置图,在货舱的双层底位置设置活动支撑的固定点,中间甲板固定在活动支撑上,活动支撑可连接,中间甲板则可叠加多层布置。

图3为本发明的中间甲板示意图,在中间甲板四角设置弧形凹槽,固定在活动支撑时,保证中间甲板面与活动支撑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四角均设置弧形凹槽,保证各中间甲板可互换使用。

图4为本发明活动支撑通过螺栓固定在双层底,其下端插入双层底,在活动支撑上设置铰翻式支承块,托住中间甲板。

图5为本发明在活动支撑可叠加多层布置图,上面一根活动支撑插入下面一根活动支撑,插销连接,螺栓固定。

图6为本发明铰翻式支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甲板,2:活动支撑,3:舱壁上铰翻式支承块,4:铰翻式支承块,5:固定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

中间甲板1在船宽方向上分为左、右两块,在中间甲板1四角设置弧形凹槽,固定在活动支撑时,保证中间甲板面与活动支撑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四角均设置弧形凹槽,保证各中间甲板可互换使用。中间甲板1的四个角点中有一个或两个角点固定在活动支撑的铰翻式支承块4上,其他角点固定在货舱舱壁上铰翻式支承块3上。各货舱中间甲板1能互换使用。根据载货需要,每块中间甲板1均能独立操作,且无序吊离。左、右舷中间甲板可以布置不同高度,货物装载更加灵活。

活动支撑2为立柱型式,其下端插入双层底通过固定装置5(该装置将活动支撑2固定在双层底,以螺栓型式连接,可拆卸)固定在货仓的双层底上,上半部分适当位置设置铰翻式支承块4,每个活动支撑2上端设置4个铰翻式支承块4。活动支撑2可连接,中间甲板1可布置多种高度。

舱壁上铰翻式支承块3,该装置固定在货舱舱壁上,使用时可伸出,作为中间甲板1在舱壁处的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小分片式中间甲板,由中间甲板(1)、设置于舱壁上的铰翻式支承块(3)及活动支撑(2)所构成,所述的中间甲板(1)在船宽方向上分为左、右两块,所述的活动支撑(2)设置在船舶中心线上,所述的中间甲板(1)四角分别与舱壁上的铰翻式支承块(3)、活动支撑(2)相接,在船舱中组合成构成整个中间甲板。本发明提高了船舶载货的灵活性,增强了船舶适货能力,提高了吊装和吊离的效率,方便了船员操作,节省了工作时间,增强了船体结构和货物的安全性,降低了船舶建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吕志庆;姜海宁;郭学峰;于智强;李学军;刘玉涛;朱光伟;周庆;刘辉;张永威;夏讨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5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