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货船艏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4514发布日期:2018-12-19 05:2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货船艏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货船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货船艏柱。



背景技术:

货船艏柱是船舶首部最前端的构件,也是船体最重要的构件之一,货船艏部的外板、甲板、平台和舷侧的纵桁都是在艏柱处结束。艏柱是一个受力构件,要承受各种外力作用,特别是船体与别的物体的激烈碰撞。它们能增强船体承受波浪冲击力和水压力,还能承受纵向碰撞的震动。所以,艏柱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便能承受各种外力冲击;对于货船来说,为了降低船舶艏部的兴波阻力,通常都设计水线以及设计水线附件的几条水线的艏端形状设计的十分尖瘦,其圆弧半径一般都很小,也就是说艏柱在设计附件的剖面其圆弧半径很小,这种过小的圆弧半径用钢板很难加工,不能保证外表的光滑度,以及加工出来的货船艏柱不能承受较大的波浪冲击力、水压力和纵向碰撞的震动,难以进行;实体铸钢船柱的成本高,耗能大,环保性差,重量重,对有重量控制的货船来说不适合。因此,如何降低货船艏柱的加工难度和成本,以及提高货船艏柱承受较大的波浪冲击力、水压力和纵向碰撞的震动性能,一直成为了造船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货船艏柱,解决现有技术中货船行驶时水压阻力大,艏柱受到纵向撞击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货船艏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艏柱板、艏楼甲板、上甲板、中内龙骨、实肋板和下甲板,所述的艏柱板内安装有中内龙骨、舷侧纵桁和实肋板,所述的艏柱板的上部与艏楼甲板连接,下部与下甲板连接,所述的中内龙骨贯穿艏柱板内侧板,中内龙骨的横向设有若干实肋板,所述的艏柱板采用前倾型结构,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在竖直方向上呈流线型的抛物线或圆弧结构;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横剖面方向由上到下均呈流线型的大小不同的r形状,所述的r形状均为向外凸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艏柱板的前端设置有承压柱,所述承压柱与艏柱板相贴合,承压柱与艏柱板的贴合面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与艏柱板呈流线型抛物线或圆弧结构相吻合;所述承压柱的前侧面采用前倾型结构,所述承压柱与所述艏柱板联合的整体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呈流线型的抛物线或圆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在竖直方向板形的半径为3000-4000mm,所述承压柱在竖直方向板形的半径为2500-3500mm。

进一步的,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在横剖面方向的r值由上到下依次是:与艏楼甲板连接处的圆弧形半径为100-600mm,对应位置的承压柱圆弧形半径为50-300mm;腰部处的圆弧形半径为300-1000mm,对应位置的承压柱圆弧形半径为150-500mm;与艏楼下甲板连接处的圆弧形半径为100-500mm,对应位置的承压柱圆弧形半径为50-250mm。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柱的凹陷内设置在均匀分布且中心轴与货船正前方的凹孔,所述凹孔均不穿透所述所述承压柱前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孔为正六边形圆柱孔,所述凹孔呈蜂窝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艏柱板与实肋板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承压柱可吸收艏柱受到纵向碰撞时产生的震动,从而对所述艏柱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减轻船体的晃动;本发明的承压柱侧面结构半径更小,流线形的结构更加优化,艏柱受了的阻力更小,节省船体能量消耗。

2.本发明承压柱的凹陷内设置在均匀分布且中心轴与货船正前方的凹孔,凹孔呈蜂窝状分布,蜂窝状结构是蜂巢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个正六角形单房、房口全朝下或朝向一边、背对背对称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有着优秀的几何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所述艏柱的承压力。

3.本发明的货船艏柱结构,加工更加容易,提升艏柱结构的同时,加工成本也进一点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纵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1-艏柱板、2-艏楼甲板、3-上甲板、4-舷侧纵桁、5-中内龙骨、6-实肋板、7-下甲板、8-加强筋、9-承压柱、91-圆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发明的货船艏柱,包括艏柱板ⅰ、艏楼甲板2、上甲板3、舷侧纵桁4、中内龙骨5、实肋板6、下甲板7、加强筋8和承压柱9,所述的艏柱板1内安装有中内龙骨3、舷侧纵桁4和水平肘板5,所述的艏柱板1的上部与艏楼上甲板2连接,下部与艏楼下甲板7连接,艏柱板1采用前倾型结构,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1在垂直方向上呈流线型的r形状,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1横剖面方向由上到下均呈流线型的大小不同的r形状,所述的r形状均为向外凸出结构,述的艏柱板与实肋板6之间还设有加强筋8;所述艏柱板1的前端设置有承压柱9,所述承压柱9与艏柱板1相贴合,承压柱9与艏柱板1的贴合面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与艏柱板1呈流线型抛物线或圆弧结构相吻合;所述承压柱9的前侧面采用前倾型结构,所述承压柱9与所述艏柱板1联合的整体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呈流线型的抛物线或圆弧结构;所述承压柱9的凹陷内设置在均匀分布且中心轴与货船正前方的凹孔,所述凹孔均不穿透所述所述承压柱9前侧面;所述凹孔为正六边形圆柱孔91,所述圆柱孔91呈蜂窝状分布。

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1在垂直方向板形的r值是r1=3500mm,承压柱9在竖直方向板形的半径为2500mm,所述前倾型结构的艏柱板1在横剖面方向的r值由上到下依次是:与艏楼甲板2连接处的圆弧形半径为500mm,对应位置的承压柱9圆弧形半径为250mm;腰部处的圆弧形半径为1000mm,对应位置的承压柱9圆弧形半径为500mm;与艏楼下甲板7连接处的圆弧形半径为300mm,对应位置的承压柱9圆弧形半径为150mm。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货船艏柱,属于货船制造领域。包括艏柱板、艏楼甲板、上甲板、中内龙骨、实肋板和下甲板,的艏柱板内安装有中内龙骨、舷侧纵桁和实肋板,的艏柱板的上部与艏楼甲板连接,下部与下甲板连接,的中内龙骨贯穿艏柱板内侧板,中内龙骨的横向设有若干实肋板,的艏柱板采用前倾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艏柱板的前端设置有承压柱,承压柱与艏柱板相贴合,承压柱与艏柱板的贴合面设置有凹陷,凹陷与艏柱板呈流线型抛物线或圆弧结构相吻合;承压柱的前侧面采用前倾型结构,承压柱与艏柱板联合的整体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呈流线型的抛物线或圆弧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货船行驶时水压阻力大,艏柱受到纵向撞击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德;李海森;吴航宇;李建华;宾东成;梁焕勇;陈剑华;周文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平市大众船舶修造厂
技术研发日:2018.07.26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