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水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8982发布日期:2019-01-14 20:0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水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水下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人机火热,人们可以看到天空视角的风景,与此同时,水下的景象却不常被世人所见,所以水下机器人的概念势必会引起反响,类似的发明创造如潜艇,但潜艇较专业化,水下机器人更倾向大众消费。水下机器人市场匮乏,防水功能物也是相对较少。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水下无人机,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无人机主体,无人机主体沿纵向轴线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无人机还具有水下螺旋桨推进系统和压载舱的泵,机壳的上设置有4个驱动部以及控制驱动部的控制器,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螺旋桨,所述电机驱动螺旋桨正转或者反转来使水下无人机垂直方向移动,一侧的驱动部动力与另一侧驱动部动力不相等使水下无人机水平方向移动,对角的驱动部与另一对角的驱动部动力不等使水下无人机进行转向;水平螺旋桨模块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并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定向,水平螺旋桨模块用于驱动无人机主体沿纵向轴线移动或绕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垂直轴线旋转;垂直螺旋桨模块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垂直轴线定向,垂直螺旋桨模块用于驱动无人机主体围绕垂直于纵向轴线和垂直轴线的横向轴线旋转;摄像装置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当水平螺旋桨模块和垂直螺旋桨模块协同驱动无人机主体到定位物体的位置时,摄像装置用于摄像。

进一步,其中摄像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无人机主体上的连接构件、设置在连接构件上并连接到第一连接端的约束构件,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构件和约束构件的固定构件。

进一步,其中在连接构件中形成具有开口的内部空间,在连接构件上形成通孔并与内部空间连通,约束构件通过开口布置在内部空间中,突出平台从第一连接端突出,突出平台通过通孔抵靠约束构件,固定构件连接突出平台和约束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水下作业的水下无人机,使无人机可以水下作业,包括侦查、探测、水下摄像,增加了无人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视图中的水下无人机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视图中的水下无人机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的进一步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视图中的爆炸图。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视图中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视图中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爆炸图。如图1至图4所示,水下无人机1000包括无人机主体1、水平螺旋桨模块2和垂直螺旋桨模块3,无人机主体1具有纵向轴线x,无人机主体1沿纵向轴线x布置,无人机主体1具有对称轴(即纵向轴线x),无人机主体1的右半部和无人机主体1的左半部分对称。水平螺旋桨模块2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上,当水下靶机1000置于水下时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x1定向,水平螺旋桨模块2用于驱动无人机主体1沿纵向轴线x移动。水平螺旋桨模块2用于驱动无人机主体1向前移动(即,沿着纵向轴线x在向前方向x1)或向后移动(即,沿着纵向轴线x在向后方向x2),并且无人机主体1的纵轴x是类推的。无人机主体1具有无人机前端10和无人驾驶飞机后端11,纵向轴线x穿过无人驾驶飞机前端10和无人驾驶飞机后端11。可选地,水平螺旋桨模块2用于驱动垂直于纵向轴线y的垂直轴y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水平螺旋桨模块2的量是两个,即水平螺旋桨模块2可以包括左水平螺旋桨21和右水平螺旋桨模块22,左水平螺旋桨模块21与右推进器模块22相同。在实际应用中,水下无人机1000具有中央处理单元,该中央处理单元耦合到水平螺旋桨模块2的左水平螺旋桨模块21和右水平螺旋桨模块22。中央处理单元能够控制左水平螺旋桨模块21以第一功率工作,并控制右水平螺旋桨模块22以不同于第一功率的第二功率工作,这导致无人机主体1绕垂直轴y旋转,垂直轴y是飞机的偏航轴的类比。此外,垂直螺旋桨模块3布置在无人机主体1上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垂直轴线y定向,垂直螺旋桨模块3用于驱动无人机主体绕垂直于纵向轴线x和垂直轴y的横向轴线z旋转。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侧视图,水平螺旋桨模块2与无人机尾端11之间的距离d1小于水平螺旋桨模块2和无人机前端10之间的距离d2,垂直螺旋桨模块3布置在无人机前端10和水下无人机1000的重心g之间,沿着纵向轴线x,垂直螺旋桨模块3被布置成比无人驾驶飞机后端11更靠近无人驾驶飞机前端10。垂直螺旋桨模块3在无人机前端10与水下无人机1000的重心g之间的处理导致无人机前端10提前向上或向下移动。因此,在无人机前端10与水下无人机1000的重心g之间设置垂直螺旋桨模块3有助于水下无人机1000进行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

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进一步的爆炸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视图中的水下无人机1000的进一步爆炸图。如图6和图7所示,无人机主体1包括上壳体组件7、下壳体组件8和无人机内核9,下壳体组件8与上壳体组件7连接,在上壳体组件7和下壳体组件8之间形成容纳空间s,无人机内核9安装在容纳空间s中。在本实施例中,水平螺旋桨模块2安装在无人机内核9上,垂直螺旋桨模块3安装在无人机内核9上。此外,上壳体组件7的侧部71、下壳体组件8的侧部81和水平螺旋桨模块2共同形成水平通道a,水平通道a允许液体通过。上部开口70形成在上壳体组件7上,下开口80形成在下壳体组件8上,并且在无人机内核9上形成内核通道90。垂直螺旋桨模块3安装在内核通道90内,上开口70、下开口80和内核通道90共同形成垂直通道b,垂直通道b允许液体通过。此外,上壳体组件7包括顶部壳体72和上部侧壳体73,顶部壳体72具有位于与水平螺旋桨模块2相对应的位置上的顶部通道结构720,并且水平通道a的上部被顶部通道结构720包围。上横向壳体73用于用无人机内核9安装顶部壳体72,上横向壳体73具有上部液体导向部分730,上部液体导向部分730连接到水平螺旋桨模块2的螺旋桨前端20,并将液体引导到水平通道a的上部。此外,下壳体组件8包括底部壳体82和下横向壳体83,底部壳体82具有位于与水平螺旋桨模块2和顶部通道结构720相对应的位置的底部通道结构820。水平通道a的下部被底部通道结构820包围,下横向壳体83用于用无人机内核9安装底部壳体82,下横向壳体83具有对应于上部液体导向部分730的下部液体导向部分830,下部液体引导部分830连接到水平螺旋桨模块2的螺旋桨前端20,并将液体引导到水平通道a的下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水下无人机1000具有水平通道a和垂直通道b,因此,当无人机主体1被驱动沿纵向轴线x移动时,即当无人机主体1被驱动向前或向后移动时,部分液体通过t。在水平通道a中,降低了液体的阻力并有助于水下无人机1000沿纵向轴线x的运动;另一方面,当无人机主体1被驱动沿垂直轴线y移动时,即当无人驾驶飞机主体1被驱动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部分液体通过垂直通道b,这降低了液体的阻力,并有助于水下无人机1000沿垂直轴y的运动。以这种方式,本发明的水下无人机1000能够快速地进行水下运动。应该注意的是,顶部壳体72具有顶部稳定器结构721,并且底部壳体82具有底部稳定器结构821,顶部稳定器结构721和底部稳定器结构821分别具有当水下无人机1000通过水时减小阻力的形状,以稳定水下无人机1000的无人机主体1。此外,水下靶机1000的密度被设计为与水的密度基本相同,这有利于水下靶机1000跳入水中,即沿着垂直轴y向下的方向。此外,泄漏孔s1用于在容纳空间s内排放空气,这有利于降低水下无人机1000的浮力,以这种方式,它有助于水下无人机1000跳入水中。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组件7还包括上部过滤器结构74,下部壳体组件8还包括下部过滤器结构84,上部过滤结构74设置在上部开口70中,通过上部开口70进入内核通道90,下过滤器结构84设置在下开口80中,并且用于过滤物体通过下开口80进入内核通道90,且上部过滤器结构74和下部过滤器结构84协同地防止对象通过内核通道90损坏垂直螺旋桨模块3。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