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安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4598发布日期:2019-03-08 23: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船用安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安全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2010年1月1日生效的imo(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msc.1/circ.1331(登离船设施构造、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规定,需在船舶避开货舱区的上层建筑区域安装供船员上下船舶的舷梯。

通常舷梯安装在上层建筑的上甲板区域,舷梯安装位置的上端甲板室舷侧往往会有救助艇和救助艇吊的设备布置。

救助艇吊和救助艇的安装位置需满足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lsa(国际救生设备规则)要求,在船舶纵倾至10°和任何一舷横倾至20°的不利情况下直接从存放地点降落下水。

舷梯收藏在上甲板舷侧,导致船舶舷侧无法形成封闭的区域,在船舶处于恶劣海况横倾20°状态下吊放救助艇,救助艇有可能会掉落到没有封闭的船舶舷侧的舷梯凹陷区域。目前还没有装置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船用安全组合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船用安全组合装置,其设于救助艇吊所在甲板和舷梯所在甲板之间,并设于舷梯的外侧;其包括固设于舷梯所在甲板的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面板,面板的下方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固设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横向分布;隔板和面板上均开设有限位通孔;救助艇吊所在甲板具有向下延伸的舷侧延伸段,舷侧延伸段的底部设有横向分布的卡板,卡板上开设有卡槽;卡板和底座之间设有挡杆;挡杆穿设于限位通孔;挡杆的下端卡设于容置腔内;挡杆的上端卡合于卡槽。

较佳地,底座包括肘板、挡板和底板,肘板为两个,两肘板的底部均固设于舷梯所在甲板;挡板同时与两肘板固接,挡板竖向分布且位于肘板的侧面;面板固设于两肘板的顶部;底板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肘板;底板设于面板的下方。通过肘板、挡板、底板及面板的相互作用,使得底座更稳定。

较佳地,面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围板,围板的底部固设于底板,围板的顶部固设于面板;围板的两侧端均固接于肘板;围板、肘板和底板围成容置腔。通过设置围板,使得容置腔更能适合挡杆。

较佳地,隔板为两个,两隔板相互平行。两个隔板使得结构更稳定,挡杆的下端更不容易从容置腔中脱离。

较佳地,隔板的端部分别固接于肘板和围板。这样,隔板与周围部件连接得更牢固。

较佳地,挡杆为圆柱形;挡杆的下端设有可与限位通孔卡合的下卡合端;挡杆的上端设有可与卡槽卡合的上卡合端。通过上卡合端和下卡合端,既可以实现对挡杆的快速的固定,又可以实现对挡杆的快速的拆卸。

较佳地,下卡合端固设于挡杆的侧壁;下卡合端的横截面为矩形;限位通孔由圆形孔和矩形孔组成,圆形孔和矩形孔相互贯通;矩形孔的宽度小于圆形孔的半径。这样,既方便挡杆的插入,又能使得挡杆插入后不容易从限位通孔中脱离,从而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挡杆上固设有限位圈,限位圈抵接于面板的上端面;限位圈的外径大于限位通孔的圆形孔的内径。这样,挡杆不会插入过深,避免对其它部件造成损坏。

较佳地,上卡合端固设于挡杆的侧壁;卡槽为l型;挡杆穿设于卡槽,上卡合端位于卡板的上方。这样,既方便挡杆的插入,又能使得挡杆插入后不容易从卡槽中脱离,从而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船用安全组合装置主要由固定于舷梯所在甲板的底座以及可以拆卸的挡杆组合而成。当吊放救助艇时,本装置可以避免救助艇进入舷梯凹陷区域,让救助艇可以安全顺利的降落到水面,这样,大大提高了吊放救助艇时的安全性,提升了船舶在救生方面的性能。本装置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其还具有操作方便、快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b向视图。

图4为图2中c向视图。

图5为图4中d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船用安全组合装置,其设于救助艇吊所在甲板11和舷梯所在甲板10之间,并设于舷梯12的外侧。

船用安全组合装置包括固设于舷梯所在甲板10的底座20,底座20的顶部设有面板21,面板21的下方设有容置腔22;容置腔22内固设有至少一个隔板23,隔板23横向分布;隔板23和面板21上均开设有限位通孔24,面板21上的限位通孔位于隔板23上的限位通孔的正上方。

底座20包括肘板25、挡板26和底板27,肘板25为两个,两肘板25的底部均固设于舷梯所在甲板10;挡板26同时与两肘板25固接,挡板竖向分布且位于肘板的侧面;面板21固设于两肘板25的顶部;底板27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肘板25;底板27设于面板21的下方。

面板21和底板27之间设有围板28,围板28的底部固设于底板27,围板28的顶部固设于面板21;围板28的两侧端均固接于肘板25;围板28、肘板25和底板27围成容置腔22。

隔板23为两个,两隔板23相互平行。隔板23的端部分别固接于肘板25和围板28。

救助艇吊所在甲板11具有向下延伸的舷侧延伸段30,舷侧延伸段30的底部设有横向分布的卡板31,卡板31上开设有卡槽32;卡板31和底座20之间设有挡杆40。

挡杆40穿设于限位通孔24;挡杆40的下端卡设于容置腔22内;挡杆40的上端卡合于卡槽32。

挡杆40为圆柱形;挡杆40的下端设有可与限位通孔24卡合的下卡合端41;挡杆40的上端设有可与卡槽32卡合的上卡合端42。

下卡合端41固设于挡杆40的侧壁;下卡合端41的横截面为矩形;限位通孔24由圆形孔和矩形孔组成,圆形孔和矩形孔相互贯通;矩形孔的宽度小于圆形孔的半径。

挡杆40上固设有限位圈43,限位圈43抵接于面板21的上端面;限位圈43的外径大于限位通孔的圆形孔的内径。

上卡合端42固设于挡杆40的侧壁;卡槽32为l型;挡杆40穿设于卡槽32,上卡合端42位于卡板31的上方。

图1中,本发明的船用安全组合装置为吊放救助艇时时使用状态。当吊放救助艇时,挡杆可以阻挡救助艇进入舷梯凹陷区域,让救助艇可以安全顺利的降落到水面。

当不需要吊放救助艇时,可以将挡杆从底座中拆出,从而不会影响舷梯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船用安全组合装置主要由固定于舷梯所在甲板的底座以及可以拆卸的挡杆组合而成。当吊放救助艇时,本装置可以避免救助艇进入舷梯凹陷区域,让救助艇可以安全顺利的降落到水面,这样,大大提高了吊放救助艇时的安全性,提升了船舶在救生方面的性能。

本装置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其还具有操作方便、快速的优点。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