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4835发布日期:2019-02-22 20: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救援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潜水器水下失事后,艇员穿着深海潜水服逃离潜水器,到达水面后需要一个可为艇员提供生存和求救的漂浮平台,延长生存待救时间,缩短外界援救周期,提高救生成功概率。目前国外潜水器通过配备潜水器救生筏解决上述问题。

潜水器救生筏包装在承压容器内,安装于潜水器顶端的弹射装置上。当确定需要启动救生筏时,潜水器内相关人员启动弹射装置,将承压容器与潜水器弹射分离,救生筏充气系统与深海环境接通,承受并感应深海水压;承压容器通过自身的浮力向上浮,当承压容器到达指定深度时,救生筏充气系统触发充气,承压容器被胀开,救生筏充气系统分离机构工作,承压容器与救生筏分离,救生筏继续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供后续浮上的逃生人员乘坐。

因此需要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可连接充气系统压力感应装置和救生筏承压容器,在承压容器与潜水器弹射分离后,与深海环境接通将深海水压传递至充气系统压力感应装置上,但需确保该分离机构不会被深海高压挣脱;在低海水压力位置时,可在救生筏充气成形时分离,确保救生筏和承压容器顺畅分离。

本发明涉及的分离机构适用于潜水器救生筏压力感应充气装置,潜水器救生筏压力感应充气装置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可以参见申请号为cn201518009081.7的技术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水器救生筏充气系统分离机构,有效解决潜水器救生筏充气系统传递深海水压、救生筏充气成形后与承压容器分离的技术难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包括第一高压软管1、分离组件3和第二高压软管2;

所述第一高压软管1包括外套螺母接头1a、柔性软管1b和扩口管1c,所述扩口管2c的一端外扩形成喇叭形管口,所述柔性软管1b两端均套接扩口管1c,在两端的扩口管1c上均套装有外套螺母接头1a,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1a与扩口管1c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且扩口管1c的喇叭形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1a内,外套螺母接头1a设置内螺纹;

所述第二高压软管2包括外套螺母接头2a、柔性软管2b、扩口管2c和翻边管2d,所述扩口管2c的一端外扩形成喇叭形管口,所述翻边管2d一端形成翻边限位管口,所述柔性软管2b一端套接扩口管2c,另一端套接翻边管2d,在两端的扩口管2c和翻边管2d上均套装有外套螺母接头2a,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2a与扩口管2c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2a与翻边管2d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且扩口管2c的喇叭形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2a内,且翻边管2d的翻边限位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2a内,外套螺母接头2a设置内螺纹;

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前部接头3a、自锁套筒3b、后部接头3c和定力断裂绳3d;

自锁套筒为一端形成台阶外壁面,自锁套筒台阶外壁面与后部接头的后部内径相同,后部接头的前部内径与前部接头的前端外径相同;

后部接头的中部内壁径向向内凸出形成环台限位部,环台限位部套在自锁套筒外壁上且抵靠在所述台阶外壁面的台阶位置;后部接头的前部与自锁套筒外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

所述前部接头的后端插在所述环形间隙中,且抵靠环台限位部,使得环台限位部夹在前部接头与所述台阶位置之间;且在所述前部接头与后部接头的前部均具有翻边,双方的翻边对接并开有贯通孔,定力断裂绳穿过贯通孔将双方的翻边捆绑连接;

所述前部接头的前端与具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一端的外套螺母接头螺纹密封连接;后部接头后部外壁面设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第二高压软管的翻边管2d一端的外套螺母接头螺纹密封连接。

所述定力断裂绳用于约束前部接头和后部接头,在受到外力达到阈值时会断开起到定力分离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接头与后部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4。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接头与环台限位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4。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接头的台阶外壁面与自锁套筒的后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4。

进一步的,在自锁套筒的环台限位部两侧开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作为密封连接时的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力断裂绳为金属、碳纤维或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软管内径大于8mm。

技术效果

本发明作为潜水器救生筏充气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填补了国内潜水器救生筏充气技术领域的空白,将应用于潜水器救生筏,可批量装备部队使用,为潜水器人员提供水面生存和求救的漂浮平台,提升作战人员的信心和潜水器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压软管1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压软管2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与潜水器救生筏充气系统及其他组件的一种连接状态。

其中,1-第一高压软管、1a-外套螺母接头、1b-柔性软管、1c-扩口管、2-第二高压软管、2a-外套螺母接头、2b-柔性软管、2c-扩口管、2d-翻边管、3-分离组件、3a-前部接头、3b-自锁套筒、3c-后部接头、3d-定力断裂绳、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提供了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包括第一高压软管1、分离组件3和第二高压软管2;

所述第一高压软管1包括外套螺母接头1a、柔性软管1b和扩口管1c,所述扩口管2c的一端外扩形成喇叭形管口,所述柔性软管1b两端均套接扩口管1c,在两端的扩口管1c上均套装有外套螺母接头1a,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1a与扩口管1c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且扩口管1c的喇叭形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1a内,外套螺母接头1a设置内螺纹;

所述第二高压软管2包括外套螺母接头2a、柔性软管2b、扩口管2c和翻边管2d,所述扩口管2c的一端外扩形成喇叭形管口,所述翻边管2d一端形成翻边限位管口,所述柔性软管2b一端套接扩口管2c,另一端套接翻边管2d,在两端的扩口管2c和翻边管2d上均套装有外套螺母接头2a,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2a与扩口管2c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2a与翻边管2d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且扩口管2c的喇叭形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2a内,且翻边管2d的翻边限位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2a内,外套螺母接头2a设置内螺纹;

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前部接头3a、自锁套筒3b、后部接头3c和定力断裂绳3d;

自锁套筒为一端形成台阶外壁面,自锁套筒台阶外壁面与后部接头的后部内径相同,后部接头的前部内径与前部接头的前端外径相同;

后部接头的中部内壁径向向内凸出形成环台限位部,环台限位部套在自锁套筒外壁上且抵靠在所述台阶外壁面的台阶位置;后部接头的前部与自锁套筒外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

所述前部接头的后端插在所述环形间隙中,且抵靠环台限位部,使得环台限位部夹在前部接头与所述台阶位置之间;且在所述前部接头与后部接头的前部均具有翻边,双方的翻边对接并开有贯通孔,定力断裂绳穿过贯通孔将双方的翻边捆绑连接;

所述前部接头的前端与具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一端的外套螺母接头螺纹密封连接;后部接头后部外壁面设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第二高压软管的翻边管2d一端的外套螺母接头螺纹密封连接。

实施例2,参见附图1,提供了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包括第一高压软管1、分离组件3和第二高压软管2;

所述第一高压软管1包括外套螺母接头1a、柔性软管1b和扩口管1c,所述扩口管2c的一端外扩形成喇叭形管口,所述柔性软管1b两端均套接扩口管1c,在两端的扩口管1c上均套装有外套螺母接头1a,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1a与扩口管1c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且扩口管1c的喇叭形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1a内,外套螺母接头1a设置内螺纹;

所述第二高压软管2包括外套螺母接头2a、柔性软管2b、扩口管2c和翻边管2d,所述扩口管2c的一端外扩形成喇叭形管口,所述翻边管2d一端形成翻边限位管口,所述柔性软管2b一端套接扩口管2c,另一端套接翻边管2d,在两端的扩口管2c和翻边管2d上均套装有外套螺母接头2a,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2a与扩口管2c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的外套螺母接头2a与翻边管2d的管径之间密封连接,且扩口管2c的喇叭形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2a内,且翻边管2d的翻边限位管口位于外套螺母接头2a内,外套螺母接头2a设置内螺纹;

所述分离组件3包括前部接头3a、自锁套筒3b、后部接头3c和定力断裂绳3d;

自锁套筒为一端形成台阶外壁面,自锁套筒台阶外壁面与后部接头的后部内径相同,后部接头的前部内径与前部接头的前端外径相同;

后部接头的中部内壁径向向内凸出形成环台限位部,环台限位部套在自锁套筒外壁上且抵靠在所述台阶外壁面的台阶位置;后部接头的前部与自锁套筒外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

所述前部接头的后端插在所述环形间隙中,且抵靠环台限位部,使得环台限位部夹在前部接头与所述台阶位置之间;且在所述前部接头与后部接头的前部均具有翻边,双方的翻边对接并开有贯通孔,定力断裂绳穿过贯通孔将双方的翻边捆绑连接;

所述前部接头的前端与具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一端的外套螺母接头螺纹密封连接;后部接头后部外壁面设有外螺纹,并与所述第二高压软管的翻边管2d一端的外套螺母接头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前部接头与后部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后部接头与环台限位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后部接头的台阶外壁面与自锁套筒的后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在自锁套筒的环台限位部两侧开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作为密封连接时的排气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