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609发布日期:2019-01-04 22:5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行业的海上升压站设计,具体是指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离岸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我国海上升压站数量增多,而海上消防主要靠自救,海上升压站应急防灾逃生成为海上升压站建设亟待解决的安全难题。海上升压站应急自救逃生,主要采用人员从海上升压站进入救生艇,然后下放救生艇,人员逃生;或通过逃生梯或登乘软梯爬到救生筏上,而海上升压站平台上人员较多,如出现危险事故时由于受登乘软梯的限制人员不能实现快速撤离,影响逃生速度,甚至错失逃生机会,降低了逃生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方便海上升压站工作人员快速、安全有序的撤离海上升压站危险环境,充气橡胶滑道应急疏散逃生系统,提供一种主要用于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从海上升压站疏散系统,能有效帮助处在海上升压站人员快速撤离危险源,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包括甲板上方的橡胶滑梯包、甲板下方的气胀式橡胶底盘、甲板下方的充气瓶和气胀式救生筏,所述橡胶滑梯包和气胀式橡胶底盘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所述橡胶滑梯包设有吸气器,所述充气瓶连接设有充气主管,所述充气主管连接设有第一充气支管和第二充气支管,所述气胀式橡胶底盘底部设有自动装置,所述第一充气支管远离充气主管的端部和橡胶滑梯包的吸气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充气支管远离充气主管的端部和气胀式橡胶底盘底部的自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自动装置包括水敏感元件、撞针和封口膜片,遇紧急情况时,在拉力的作用下,所述充气瓶给橡胶滑梯包充气,此时所述吸气器,通过文氏管效应,打开吸气器的瓣状活门,充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利用文氏管效应将外界空气吸入橡胶滑梯包,橡胶滑梯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气体,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式滑道,倾斜式滑道底部的气胀式橡胶底盘盘入海水,使气胀式橡胶底盘的自动装置内的水敏感元件软化,撞针失去阻挡,刺破封口膜片,此时充气瓶内气体充入气胀式橡胶底盘,气胀式橡胶底盘充气后浮在水面形成橡胶浮平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本逃生系统,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海上升压站的工作人员依次通过充气式橡胶应急滑梯,在极短的时间内,人员从海上升压站平台撤离到海面,能快速高效疏散较大人流,平稳、可靠安全、快速逃生,不同长度的充气橡胶疏散滑梯,以满足海上升压站不同的平台高度。

作为改进,所述橡胶滑梯包设有溢流阀,起到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充气瓶上设有充气阀。

作为改进,所述充气瓶内充有压力为200bar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稳定安全。

作为改进,所述的自动装置设有单向阀,吹气后单向阀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充气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俯视图。

如图所示:1、甲板,2、橡胶滑梯包,3、气胀式橡胶底盘,4、充气瓶,5、连接带,6、吸气器,7、充气主管,8、第一充气支管,9、第二充气支管,10、水敏感元件,11、撞针,12、封口膜片,13、溢流阀,14、充气阀,15、气胀式救生筏,16、倾斜式滑道,17、橡胶浮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充气橡胶滑道海上风电升压站应急逃生系统,包括甲板1上方的橡胶滑梯包2、甲板1下方的气胀式橡胶底盘3、甲板1下方的充气瓶4和气胀式救生筏15,所述橡胶滑梯包2和气胀式橡胶底盘3通过连接带5相连接,所述橡胶滑梯包2设有吸气器6,所述充气瓶4连接设有充气主管7,所述充气主管7连接设有第一充气支管8和第二充气支管9,所述气胀式橡胶底盘3底部设有自动装置,所述第一充气支管8远离充气主管7的端部和橡胶滑梯包2的吸气器6相连接,所述第二充气支管9远离充气主管7的端部和气胀式橡胶底盘3底部的自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自动装置包括水敏感元件10、撞针11和封口膜片12,遇紧急情况时,在拉力的作用下,所述充气瓶4给橡胶滑梯包2充气,此时所述吸气器6,通过文氏管效应,打开吸气器6的瓣状活门,充气瓶4内的高压气体利用文氏管效应将外界空气吸入橡胶滑梯包2,橡胶滑梯包2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气体,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式滑道16,倾斜式滑道16底部的气胀式橡胶底盘3盘入海水,使气胀式橡胶底盘3的自动装置内的水敏感元件10 软化,撞针11失去阻挡,刺破封口膜片12,此时充气瓶4内气体充入气胀式橡胶底盘3,气胀式橡胶底盘3充气后浮在水面形成橡胶浮平台17。

所述橡胶滑梯包2设有溢流阀13。

所述充气瓶4上设有充气阀14。

所述充气瓶4内充有压力为200bar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所述的自动装置设有单向阀,吹气后单向阀自动关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