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休闲水下观景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5883发布日期:2019-01-22 23:1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休闲水下观景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休闲水下观景船。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和休闲活动,在湖边钓鱼和在海边住居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目前,海产品养殖人员、休闲钓鱼爱好者和旅游度假爱好者常常需要在水上停留一段时间,现有的小型船虽然在水上作业会有所帮助,但是因为空间太小、抗浪冲击力差等原因不适合观察水面下的景观,而在水面上建造的房子也有,但是,现有的水上房子都是在水里固定若干立柱,再在立柱上建成建筑平台,最后在建筑平台上建成水上房子,这样这种水上房子建造比较困难而且成本太高,同时这种房子只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造成海水退潮时与水面形成很大的落差,不便于移动和携带,给水上作业人员、休闲钓鱼爱好者和旅游度假爱好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休闲水下观景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小船或者景观房休闲功能单一、结构不坚固的缺点,同时解决现有的水上房子造价成本高,灵活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休闲水下观景船,包括船体和浮力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船体呈封闭的腔体的结构,船体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船门,船体的侧部、底部或者/和顶部固定安装有船窗;

所述浮力机构包括浮板、液压杆和支架;所述船体的侧部对称铰接有所述浮板,所述支架与浮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支架可转动的连接,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船体的侧部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船体的侧部上并用于驱动船体转向和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船体和浮力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船体呈封闭的腔体结构使得船体具有排水的功能,船体会部分沉入到水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船体的大小以及核载人数,设计出不同大小的船体,改变船体的排水体积,实现不同的吃水量,同时,也可以在船体内增加配重物体,实现船体在水中的浮沉。

设置的浮板在没入水中时,可以增加船体的排水体积,同时,液压杆在向外伸的过程中,推动浮板向上转动,使浮板平行于水面,浮板除了可以给船体增加浮力,还可以做为船体外的落脚点,使用者可以在浮板上享受日光浴、垂钓或者进行水文监测等工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螺旋桨、第一转轴、第一内轴套、第一外轴套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内轴套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内侧部上,所述第一外轴套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外侧部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轴套同轴设置,第一外轴套和第一内轴套内均涂抹有密封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依次从第一内轴套和第一外轴套穿出并与所述第一螺旋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设置的第一内轴套和第一外轴套用于支撑第一转轴,并让转轴在内轴套和第一外轴套内转动,同时,在第一内轴套和第一外轴套涂抹的密封油可以防止水渗入到船体内,通过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螺旋桨转动,实现船体的前后运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之间设置变速箱或者联轴节等。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两个且水平并列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的侧部上。

通过控制两个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造成船体两侧的速度不均匀,实现对船体的转向。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内部安装有梯子、座椅和休息床,所述梯子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船门处,梯子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内底部,所述座椅为多个且对应船体侧部上的船窗设置,所述休息床紧挨所述船体的内侧部。

设置的梯子用于让使用者可以顺利下入到船体内,使用者在船体内,可以坐在座椅上透过船窗观察水中风景,同时,使用者在疲惫时,可以在休息床上休息。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顶部上开有换风孔,所述换风孔处固定安装有换风机。

设置的换风孔和换风机可以对船体进行通换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螺旋桨、第二转轴、第二内轴套、第二外轴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内轴套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内底部上,所述第二外轴套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外底部上并与所述第二内轴套同轴设置,第二外轴套和第二内轴套内均涂抹有密封油,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穿出并与所述第二螺旋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设置的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用于支撑第二转轴,并让转轴在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内转动,同时,在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涂抹的密封油可以防止水渗入到船体内,通过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螺旋桨转动,实现船体的前后运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变速箱或者联轴节等。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两个且水平并列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的底部上。

通过控制两个第二驱动机构的转速,使船体收到来自竖直方向的推进力更大,可以使船体不会完全沉入到水面下。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与船体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蓄电池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板供电,给船体内部的电气元件供电。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的上部内凹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嵌设有伞座,所述伞座上固定安装有遮阳伞。

使用者在浮板上垂钓或者进行水文监测等工作,遮阳伞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另外,使用者也可以将座椅、桌子等用品放置在浮板上,形成娱乐场所或者是工作场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内部和顶部均安装有照明灯具。

设置的照明灯具用于照亮船体内部和船体外部,为船体提供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船体和浮力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船体呈封闭的腔体结构使得船体具有排水的功能,船体会部分沉入到水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船体的大小以及核载人数,设计出不同大小的船体,改变船体的排水体积,实现不同的吃水量,同时,也可以在船体内增加配重物体,实现船体在水中的浮沉。设置的浮板在没入水中时,可以增加船体的排水体积,同时,液压杆在向外伸的过程中,推动浮板向上转动,使浮板平行于水面,浮板除了可以给船体增加浮力,还可以做为船体外的落脚点,使用者可以在浮板上享受日光浴、垂钓或者进行水文监测等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以隔窗观察水中的景象,并且制造成本底,同时灵活方便,可以使用多种水文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船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5的侧视图。

附图中:1表示船体;11表示船门;12表示船窗;13表示座椅;14表示休息床;15表述换风机;16表示太阳能电板;17表示照明灯具;2表示浮力机构;21表示浮板;22表示液压杆;23表示支架;24表示遮阳伞;3表示第一驱动机构;31表示第一螺旋桨;32表示第一转轴;33表示第一内轴套;34表示第一外轴套;35表示第一电机;4表示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前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后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休闲水下观景船,包括船体1和浮力机构2和第一驱动机构3;

所述船体1呈封闭的腔体的结构,船体1的顶部可转动的设有船门11,船体1的侧部、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船窗12;

所述浮力机构2包括浮板21、液压杆22和支架23;所述船体1的侧部对称铰接有所述浮板21,所述支架23与浮板2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22的一端与支架23可转动的连接,液压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船体1的侧部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侧部上并用于驱动船体1转向和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船体1和浮力机构2和第一驱动机构3,船体1呈封闭的腔体结构使得船体1具有排水的功能,船体1会部分沉入到水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船体1的大小以及核载人数,设计出不同大小的船体1,改变船体1的排水体积,实现不同的吃水量,同时,也可以在船体1内增加配重物体,实现船体1在水中的浮沉。

设置的浮板21在没入水中时,可以增加船体1的排水体积,同时,液压杆在向外伸的过程中,推动浮板21向上转动,使浮板21平行于水面,浮板21除了可以给船体1增加浮力,还可以做为船体1外的落脚点,使用者可以在浮板21上享受日光浴、垂钓或者进行水文监测等工作。

如图1并结合图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螺旋桨31、第一转轴32、第一内轴套33、第一外轴套34和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内轴套33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内侧部上,所述第一外轴套34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外侧部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轴套33同轴设置,第一外轴套34和第一内轴套33内均涂抹有密封油,所述第一转轴32的一端依次从第一内轴套33和第一外轴套34穿出并与所述第一螺旋桨31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35传动连接。

设置的第一内轴套33和第一外轴套34用于支撑第一转轴32,并让转轴在内轴套和第一外轴套34内转动,同时,在第一内轴套33和第一外轴套34涂抹的密封油可以防止水渗入到船体1内,通过开启第一电机35,第一电机35可以带动第一螺旋桨31转动,实现船体1的前后运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电机35和第一转轴32之间设置变速箱或者联轴节等。

如图1并结合图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为两个且水平并列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1的侧部上。

通过控制两个第一驱动机构3的转速,造成船体1两侧的速度不均匀,实现对船体1的转向。

如图4,所述船体1内部安装有梯子、座椅13和休息床14,所述梯子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船门11处,梯子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内底部,所述座椅13为多个且对应船体1侧部上的船窗12设置,所述休息床14紧挨所述船体1的内侧部。

设置的梯子用于让使用者可以顺利下入到船体1内,使用者在船体1内,可以坐在座椅13上透过船窗12观察水中风景,同时,使用者在疲惫时,可以在休息床14上休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至7,所述船体1的顶部上开有换风孔,所述换风孔处固定安装有换风机15。

设置的换风孔和换风机15可以对船体1进行通换气。

如图5并结合图7,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包括第二螺旋桨、第二转轴、第二内轴套、第二外轴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内轴套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内底部上,所述第二外轴套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外底部上并与所述第二内轴套同轴设置,第二外轴套和第二内轴套内均涂抹有密封油,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穿出并与所述第二螺旋桨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设置的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用于支撑第二转轴,并让转轴在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内转动,同时,在第二内轴套和第二外轴套涂抹的密封油可以防止水渗入到船体1内,通过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螺旋桨转动,实现船体1的前后运动,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变速箱或者联轴节等。

如图5并结合图7,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为两个且水平并列固定安装在所述船体1的底部上。

通过控制两个第二驱动机构4的转速,使船体1收到来自竖直方向的推进力更大,可以使船体1不会完全沉入到水面下。

如图5,所述船体1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电板16,所述太阳能电板16与船体1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蓄电池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板16供电,给船体1内部的电气元件供电。

如图6,所述浮板21的上部内凹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嵌设有伞座,所述伞座上固定安装有遮阳伞24。

使用者在浮板21上垂钓或者进行水文监测等工作,遮阳伞24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另外,使用者也可以将座椅13、桌子等用品放置在浮板21上,形成娱乐场所或者是工作场所。

如图5并结合图6,所述船体1内部和顶部均安装有照明灯具17。

设置的照明灯具17用于照亮船体1内部和船体外部,为船体1提供光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