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795发布日期:2019-03-15 19:4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管,具体是一种便于组装的呼吸管。



背景技术:

呼吸管是可让浮潜者的脸留在水中仍可呼吸的装备。一般的呼吸管设计是一端开口,另一端是有咬嘴的弯管。呼吸管的内径为2厘米左右,呼吸管不是愈长愈好用,当管长超过40厘米时,肺部并不能抵抗水压有效吸气,而且呼气时的二氧化碳亦会留在管内,减低换气的效率,可能造成血碳酸过多症。

目前市面上一些呼吸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不但生产组装麻烦,而且产品成本高昂,市场竞争力较弱,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市场竟争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呼吸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组装的呼吸管,包括管头、尾管、蛇腹管、管体、咬嘴和扣带,所述管头、尾管、蛇腹管、管体和咬嘴依次连通设置,其中所述咬嘴整体呈“Y”型,咬嘴包括一体成型的咬嘴连接管和咬嘴外含片,咬嘴连接管的一端与管体连通设置,咬嘴外含片整体呈圆弧形,且咬嘴外含片的中部开设有与咬嘴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的通孔,咬嘴外含片的内侧的左右两端一体成型有咬嘴咬合片;所述蛇腹管的上端与尾管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尾管中部呈弯折设置,尾管的下端套设有扣带,扣带包括连接环和扣接环,连接环的侧部一体成型有扣接槽,扣接槽的顶部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扣接环整体呈“C”型,扣接环用于连接潜水镜的头带,扣接环的左端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连接有按压块;所述尾管的上端连接有管头;所述管头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且第一腔室的两侧开设有若干初级进气口,第一腔室的底部密封设置,且第一腔室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导杆,导杆上滑动设置有浮球,浮球的底部开设有导槽,其中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次级进气口,次级进气口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单向进气阀底部与浮球顶部固定连接,次级进气口与第三腔室连通,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的底部与蛇腹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为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尾管和管体均为硬胶材质,咬嘴和蛇腹管均为软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与咬嘴通过设置在管体的环状连接凸台和设置在咬嘴上的环状连接凹槽,管体与咬嘴的连接为紧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与蛇腹管的连接方式以及尾管与蛇腹管的连接方式均与管体与咬嘴的连接方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管体与咬嘴的连接为紧配合,即能将管体与咬嘴的接口封住不漏气和不漏水,又能保证连接处不会松脱;使用时,咬嘴外含片含入使用者的口腔中,使用者的牙齿咬合主咬嘴咬合片从而固定住咬嘴;单向排水阀将排水口封堵住,使得水流只能从空腔中排出,防止水从外侧流入空腔,当水从蛇腹管端进入时,水会顺着管体的一端直接流入管体的空腔中,而不会顺咬嘴流入口中,当水较多时,用力吹气,储水室的单向排水阀就打开,水从排水口中流出;尾管的下端套设有扣带用于连接潜水镜的头带;按压槽一方面方便按压按压块,另一方面,按压槽的边缘用于与按压块抵接,防止扣接环脱出,当本实用新型完全处于水下时,水流从初级进气口进入第一腔室,浮球上升,浮球带动单向进气阀上升,将次级进气口封堵住,水流不会进入;当本实用新型位于水面上时,浮球下降,浮球带动单向进气阀下降,次级进气口打开,空气可以通过第三腔室进入第二腔室,从而一次通过蛇腹管、管体和咬嘴进入使用者口腔;同时,当该实用新型完全出于水面上时,或多或少也会有少量水从初级进气口进入管体内,此时使用者,通过单向排水阀可将水从排水口排出;结构简单,主要分为六个部件,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的俯视图。

图3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的正视图。

图4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中咬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中扣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便于组装的呼吸管中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8,一种便于组装的呼吸管,包括管头1、尾管2、蛇腹管3、管体4、咬嘴5和扣带6,所述管头1、尾管2、蛇腹管3、管体4和咬嘴5依次连通设置,其中所述咬嘴5整体呈“Y”型,咬嘴5包括一体成型的咬嘴连接管51和咬嘴外含片52,咬嘴连接管51的一端与管体4连通设置,咬嘴外含片52整体呈圆弧形,且咬嘴外含片52的中部开设有与咬嘴连接管51的另一端连通的通孔,咬嘴外含片52的内侧的左右两端一体成型有咬嘴咬合片53,使用时,咬嘴外含片52含入使用者的口腔中,使用者的牙齿咬合主咬嘴咬合片53从而固定住咬嘴;

所述管体4呈“7”字型,管体4内开设有空腔,管体4的一端与蛇腹管3的下端相互连通,管体4的另一端与咬嘴连接管51相互连通,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41,排水口41处安装有单向排水阀42,单向排水阀42将排水口41封堵住,使得水流只能从空腔中排出,防止水从外侧流入空腔,当水从蛇腹管3端进入时,水会顺着管体4的一端直接流入管体4的空腔中,而不会顺咬嘴5流入口中,当水较多时,用力吹气,储水室06的单向排水阀42就打开,水从排水口41中流出;其中管体4(可能结构名称的描述略有差别)为现有设备,与现有大多数的湿式呼吸管的管体结构一致,本实用新型再次做出描述旨在更加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出描述,并非是为了对该结构进行保护。

所述蛇腹管3的上端与尾管2的下端连通设置,

所述尾管2和管体4均为硬胶材质,咬嘴5和蛇腹管3均为软胶材质,

其中管体4与咬嘴5通过设置在管体4的环状连接凸台7和设置在咬嘴5上的环状连接凹槽71,管体4与咬嘴5的连接为紧配合,即能将管体4与咬嘴5的接口封住不漏气和不漏水,又能保证连接处不会松脱;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4与蛇腹管3的连接方式以及尾管2与蛇腹管3的连接方式均与管体4与咬嘴5的连接方式一致;

所述尾管2中部呈弯折设置,尾管2的下端套设有扣带6,扣带6包括连接环601和扣接环604,连接环601的侧部一体成型有扣接槽602,扣接槽602的顶部开设有按压槽603,

所述扣接环604整体呈“C”型,扣接环604用于连接潜水镜的头带,扣接环604的左端连接有连接块605,连接块605上连接有按压块606,按压块606为弹性材质,

按压槽603一方面方便按压按压块606,另一方面,按压槽603的边缘用于与按压块606抵接,防止扣接环604脱出,

所述尾管2的上端连接有管头1,所述管头1包括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10,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之间通过隔板103分隔,且第一腔室101的两侧开设有若干初级进气口104,第一腔室101的底部密封设置,且第一腔室10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导杆105,导杆105上滑动设置有浮球106,浮球106的底部开设有导槽107,导槽107起到在水平方向对浮球106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浮球106只能上下移动,其中第一腔室101的顶部设有次级进气口108,次级进气口108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109,单向进气阀109底部与浮球106顶部固定连接,次级进气口108与第三腔室110连通,第三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02连通,第二腔室102的底部与蛇腹管3连通;

当本实用新型完全处于水下时,水流从初级进气口104进入第一腔室101,浮球106上升,浮球106带动单向进气阀109上升,将次级进气口108封堵住,水流不会进入;当本实用新型位于水面上时,浮球106下降,浮球106带动单向进气阀109下降,次级进气口108打开,空气可以通过第三腔室110进入第二腔室102,从而一次通过蛇腹管3、管体4和咬嘴5进入使用者口腔;同时,当该实用新型完全出于水面上时,或多或少也会有少量水从初级进气口104进入管体4内,此时使用者,通过单向排水阀42可将水从排水口41排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