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治理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9288发布日期:2019-07-10 10:0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湿地治理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地治理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一些湿地的部分区域有以下特征:1)水深太浅,湖区水域渔网众多,吃水要求深的大型清漂船无法进入使用受限;2)水草、树枝、秸秆等各类水体杂物错综缠绕,水面的水体杂物的密度较大。目前对上述区域的湿地的恶劣水体杂物打捞作业方式是,仅靠全自动清漂船输送带式打捞。而输送带式的打捞作业受到湿地水深太浅、以及湖面大型、高密度水体杂物的限制,使得输送带式打捞作业大大受限,最终导致湿地湖面的水体杂物打捞作业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湿地湖面的水体杂物打捞作业能力的湿地治理作业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地治理作业平台,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浮筒,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明轮,所述明轮与湿地的湖水接触,所述船体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能插入湿地内并定位,所述船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操作室以及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所述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包括机械手臂、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安装在机械手臂的自由端,所述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明轮分别与操作室内的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湿地治理作业平台的有益效果是,在船体底部增加浮筒,增加了船体的浮力,本申请中的湿地治理作业平台的船体本身不装载水体杂物,通过增加船体的浮力以及减少船体上的水体杂物重量,保持船体始终在湿地的湖面上方,以机械手臂打捞方式为主,该湿地治理作业平台需配合吃水相对较浅的无动力平板运输驳船使用,当湿地治理作业平台到达需打捞位置时,将两端支撑立柱插入湿地内,此时,湿地治理作业平台位置固定,通过机械手臂与执行器的配合将水体杂物抓取至无动力平板运输驳船上,该湿地治理作业平台相较于全自动清漂船输送带式打捞方式而言,具有较强的打捞能力,能适用于水深较浅、水体杂物密度较大的湿地。

优选地,所述明轮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明轮均与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连接。明轮一旦安装好后,其位置固定,该平台的左转或右转,通过其中一个独立控制器控制其中一个明轮向前打转,另一个独立的控制器控制另一个明轮向后打转,继而实现该平台的转弯(左转或右转)。

优选地,所述明轮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控制明轮转动的马达,所述马达与控制器连接。将控制明轮转动的马达安装在通孔内,能减少占地面积。

优选地,所述浮筒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浮筒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明轮分别位于每相邻的两根浮筒的间隙内。具有结构紧凑、明轮不易被湖面水体杂物缠绕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明轮通过支架可拆卸的设置在船体的中部,进一步保证明轮不受湖面的水体杂物缠绕。

优选地,所述执行器包括但不限于夹爪、铲斗。若使用夹爪,可实现抓取湖面水体杂物;若使用铲斗,可实现挖掘湖面水体杂物或湿地内的淤泥。

优选地,所述浮筒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船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操作室、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操作室与其中一个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位于船体一端的两侧,另一个所述操作室与另一个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位于船体另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操作室、两个操作室均呈对角线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第一个角度(船体上端面)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二个角度(船体底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明轮与支架配合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明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湿地治理作业平台,包括船体1,船体1的底部固定有三根浮筒2,浮筒2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在船体1的底部,三根浮筒2相互平行,船体1的中部通过支架6可拆卸的设置有两个明轮3,两个明轮3相互平行,明轮3与湿地的湖水接触,两个明轮3分别位于每相邻的两根浮筒2的间隙内,船体1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立柱4,两根支撑立柱4呈对角线设置,支撑立柱4能插入湿地内并定位,船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操作室7以及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5,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5包括机械手臂51、执行器52,执行器52安装在机械手臂51的自由端,执行器52为夹爪、铲斗中的至少一种,若为夹爪时,可对水体杂物进行抓取;若为铲斗时,可铲淤泥。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5、明轮3分别与操作室7内的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通过两个控制明轮3的同向转动,继而实现该船体的前进或后退;而明轮3一旦安装好后,其位置固定,无法实现左转和右转,为了实现该船体1的转弯,则每个明轮3均与一个独立的控制器连接,两个独立的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明轮3反向旋转,继而实现该船体的转弯。

明轮3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内安装有控制明轮3转动的马达,马达与控制器连接。

操作室7、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5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操作室7与其中一个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5位于船体1一端的两侧,另一个操作室7与另一个水体杂物处理执行器5位于船体1另一端的两侧,两个操作室7、两个操作室7均呈对角线设置,保证了整个船体1的平稳,不易翻船。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