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监测控藻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579发布日期:2019-05-15 22:5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蓝藻监测控藻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藻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蓝藻监测控藻船。



背景技术:

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类型,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剧,蓝藻水华已成为我国水库供水安全的重要威胁。因此,同时实现蓝藻的在线监测与控制处置,对防控饮用水源蓝藻水华爆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蓝藻的在线监测技术有岸边固定式在线监测站和浮标式在线监测站,但两者最大的缺点是监测点位少,无法覆盖水库全水域的监测。此外,蓝藻水华目前没有成熟的技术进行高效控制和处置。因此,现有技术难以实现蓝藻的准确控制和处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藻监测控藻船,可实现蓝藻的全水域、移动式、实时的在线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超声控藻,实现蓝藻水华的准确控制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蓝藻监测控藻船,包括:

浮动船体,浮动船体设有供电组件及推进器,推进器设置于浮动船体的尾部并与供电组件电连接。

任务仓,任务仓的底部设有与供电组件电连接的藻浓度监测探头及若干超声波棒。

以及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供电组件电连接且分别与藻浓度监测探头及超声波棒通讯连接。

当藻浓度监测探头监测到的指标超过预设值时PLC控制器控制超声波棒工作预设时间。

进一步地,藻浓度监测探头设置于超声波棒的远离任务仓的尾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藻浓度监测探头包括蓝绿藻检测仪及叶绿素检测仪。

当蓝绿藻检测仪及叶绿素检测仪中任一者监测到的指标超过预设值时PLC控制器控制超声波棒工作预设时间。

进一步地,多个超声波棒呈矩阵阵列方式设置于任务仓底部。

进一步地,浮动船体包括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对称设置于任务仓的两侧,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的尾部均设有推进器,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供电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均设有供电组件,推进器、PLC控制器、藻浓度监测探头及若干超声波棒分别可选地与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中的一者的供电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船体的推进器与第一船体的供电组件电连接,第二船体的推进器与第二船体的供电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船体及第二船体的航行方向上的前端均设有船头。

进一步地,供电组件为锂电池组。

一种蓝藻监测控藻船,包括:

浮动船体,浮动船体设有供电组件及推进器,推进器设置于浮动船体的尾部并与供电组件电连接。

任务仓,任务仓内设有与供电组件电连接的PLC控制器,任务仓的底部设有与供电组件电连接的蓝绿藻检测仪、叶绿素检测仪及若干超声波棒,蓝绿藻检测仪及叶绿素检测仪分别设置于超声波棒的远离任务仓的尾部的一侧,蓝绿藻检测仪、叶绿素检测仪及超声波棒分别与PLC控制器通讯连接。

以及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供电组件电连接且分别与蓝绿藻检测仪、叶绿素检测仪及超声波棒通讯连接。

当蓝绿藻检测仪及叶绿素检测仪中任一者监测到的指标超过预设值时PLC控制器控制超声波棒工作预设时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蓝藻监测控藻船,通过浮动船体驱动,控藻船能够在水库全水域航行,藻浓度监测探头在控藻船全水域航行中实现对蓝藻的全水域、移动式、实时在线监测。监测到的藻浓度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藻浓度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超声处理,当判断的结果为监测值超过预设值时便控制超声波棒工作预设时间进行超声控藻。实现了对全水域的蓝藻的实时监测及准确控制处理。

进一步地,将藻浓度监测探头设置在超声波棒航行前方,且设置为蓝绿藻检测仪及叶绿素检测仪配合,当监测到蓝绿藻浓度及叶绿素浓度中至少一者超过预设值时便控制进行超声控藻,对蓝藻的控制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藻监测控藻船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藻监测控藻船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藻监测控藻船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蓝藻监测控藻船;110-浮动船体;111-第一船体;112-第二船体;113-船头;114-供电组件;115-推进器;120-任务仓;121-藻浓度监测探头;1211-蓝绿藻检测仪;1212-叶绿素检测仪;122-超声波棒;1221-变频器;1222-超声波发生器阵列;130-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藻监测控藻船100,包括:浮动船体110、任务仓120及PLC控制器130。

浮动船体110驱动蓝藻监测控藻船100在水库的全水域航行,任务仓120固定于浮动船体110,用于监测藻浓度并在PLC控制器130的控制下根据藻浓度可选地进行超声控藻。实现了对全水域的蓝藻的实时监测及准确控制处理。

具体地,浮动船体110的本体为浮体,其内部具有空腔。请参阅图4,该浮动船体110设有供电组件114及推进器115,供电组件114设置于空腔内,推进器115设置于浮动船体110的尾部并与供电组件114电连接,用于驱动浮动船体110航行。使蓝藻监测控藻船100能够在全水域航行并进行蓝藻的实时监测。

本实施例中,浮动船体110包括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该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对称设置于任务仓120的两侧,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的尾部均设有推进器115。两个船体沿任务仓120的中心对称设置,使蓝藻监测控藻船100的航行稳定。

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航行方向上的前端均设有船头113,该船头113为尖头状,减小航行中船体受到的水的阻力。

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均设有供电组件114,本实施例中供电组件114为锂电池组。第一船体111的推进器115与第一船体111的供电组件114电连接,第二船体112的推进器115与第二船体112的供电组件114电连接。两个船体均配备供电组件114,续航时间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浮动船体110上述设置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例如其还可以设置为单船体设置于任务仓120的航行方向尾部、三船体分别设置于任务仓120的航行方向两侧及尾部,等的实施方式。又例如供电组件114可选地仅设置于其中一个船体等。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任务仓120的底部设有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及若干超声波棒122,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及每个超声波棒122均与第一船体111的供电组件114电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该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及每个超声波棒122可选的与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中的任一者的供电组件114电连接,只要实现供电即可。

本实施例中,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包括蓝绿藻检测仪1211及叶绿素检测仪1212,用于分别监测蓝绿藻浓度及叶绿素浓度,从而采集到水域中蓝藻的浓度。藻浓度监测探头121是指可以直接或间接监测水体中与蓝藻浓度相关的数据的探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者增加其他相关探头。

蓝绿藻检测仪1211及叶绿素检测仪1212均设置于超声波棒122的远离任务仓120的尾部的一侧,其设置于超声波棒122在蓝藻监测控藻船100的航行方向上的前端。使航向过程中任意水域先经藻浓度监测探头121采集信息后再通过超声波棒122进行针对性的超声控藻处理,处理更准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由于蓝藻监测控藻船100适当的航行速度及超声控藻的高效性,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可选地也可以设置于超声波棒122的任意一侧或两侧。

本实施例中,每个超声波棒122包括变频器1221及超声波发生器阵列1222,变频器1221控制超声波发生器阵列1222的输出频率,超声控藻的针对性、可控性更佳。多个超声波棒122呈矩阵阵列方式设置于任务仓120底部,使超声控藻准确。

PLC控制器130设置于任务仓120的内部,其他实施例中PLC控制器130可选地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船体111及第二船体112的任意一者的空腔。PLC控制器130与第一船体111的供电组件114电连接,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地也可以与第二船体112的供电组件114电连接。

请参阅图3,PLC控制器130与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叶绿素检测仪1212以及每个超声波棒122分别通过信号线进行通讯连接。该PLC控制器130设置有计时器。

浮动船体110在驱动蓝藻监测控藻船100在全水域航行时,蓝绿藻检测仪1211采集水体中的蓝绿藻浓度并将采集的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130,叶绿素检测仪1212采集水体中的叶绿素浓度并将采集的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130。PLC控制器130预先设置了藻浓度和叶绿素的预设值以及预设超声控藻处理时间,PLC控制器130在接收到两个采集浓度后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当比较的结果为绿藻检测仪及叶绿素检测仪1212中任一者监测到的指标超过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30控制超声波棒122工作预设时间。

本实施例中,处理时间分级设置,超声作业时间分别为不超声、超声10s及超声30s。蓝绿藻浓度的预设值为5μg/L、10μg/L,叶绿素浓度的预设值为10μg/L、20μg/L。当蓝绿藻浓度不超过5μg/L且叶绿素浓度不超过10μg/L时,不超声。蓝绿藻浓度超过5μg/L且不超过10μg/L同时叶绿素浓度不超过20μg/L,或者叶绿素浓度超过10μg/L且不超过20μg/L同时蓝绿藻浓度不超过10μg/L,上述任一种情况时超声10s。蓝绿藻浓度超过10μg/L或叶绿素浓度超过20μg/L时超声30s。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预设值及预设时间。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藻监测控藻船100,通过浮动船体110驱动,控藻船能够在水库全水域航行,藻浓度监测探头121在控藻船全水域航行中实现对蓝藻的全水域、移动式、实时在线监测。监测到的藻浓度信号发送给PLC控制器130,PLC控制器130通过接收到的藻浓度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超声处理,当判断的结果为监测值超过预设值时并控制超声波棒122工作预设时间进行超声控藻。实现了对全水域的蓝藻的实时监测及准确控制处理。

进一步地,将藻浓度监测探头121设置在超声波棒122航行前方,且设置为蓝绿藻检测仪1211及叶绿素检测仪1212配合,当监测到蓝绿藻浓度及叶绿素浓度中至少一者超过预设值时便控制进行超声控藻,对蓝藻的控制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