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探究的仿生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3328发布日期:2020-12-22 14: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仿生鱼,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鱼鳍,连接所述壳体和鱼鳍的连接部件;所述鱼鳍包括胸鳍(1),背鳍(2),肛鳍(3),尾鳍(4);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所述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5),摄像机(6),微处理器(7),电池(8),无线电发射器(9),第一伺服电机(10);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5)、摄像机(6)、微处理器(7)、电池(8)、无线电发射器(9)、第一伺服电机(10)之间通过电连接;所述壳体后端面留有穿线孔和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部件的螺纹孔,所述鱼鳍与壳体用粘合剂粘合;所述鱼鳍上设有人造肌肉(12),所述鱼鳍通过所述人造肌肉(12)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肌肉(12)附着在所述鱼鳍上,由电线通过所述穿线孔与壳体内电路连接,由壳体内电路通断电来实现形变与复原,实现鱼鳍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7)用于处理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5)采集到的信息参数,并调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通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鳍(1)包括聚苯乙烯氯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鳍(2)包括聚苯乙烯氯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肛鳍(3)包括聚苯乙烯氯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鳍(4)包括聚苯乙烯氯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肌肉(12)包括生物金属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8)为锂电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5)采集到的信息参数包括:所述仿生鱼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和所述仿生鱼的角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5)用于:测量所述仿生鱼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所述陀螺仪感应器用于测定所述仿生鱼角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发射器(9)用于从岸上检查仿生鱼的工作情况。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6)用于记录所述仿生鱼的运动情况。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鱼,其特征在于,仿生鱼壳体内空腔填充物包括铝。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鱼,包括壳体、鱼鳍,连接所述壳体和鱼鳍的连接部件;所述鱼鳍包括胸鳍,背鳍,肛鳍,尾鳍;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所述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摄像机,微处理器,电池,无线电发射器,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感应器、摄像机、微处理器、电池、无线电发射器、第一伺服电机之间通过电连接;所述壳体后端面留有穿线孔和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部件的螺纹孔,所述鱼鳍与壳体用粘合剂粘合;所述鱼鳍上设有人造肌肉,所述鱼鳍通过所述人造肌肉驱动发生形变,并产生动力。用人造肌肉驱动仿生鱼,改进后提高了仿生鱼的游动能力,并通过使用人造肌肉来提高该机器人的快速转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莹;季春霖;姜定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