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静音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2844发布日期:2020-02-22 02:2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静音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船用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船舶乘坐的舒适度,船舶内的舱门等门体常会填充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来阻挡噪音的传播,有效增强了降噪效果,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然而,此类门体只考虑了对外界发出的噪音进行隔音或吸音,对于门体自身使用过程中门锁、铰链、滑轮等产生的噪音则未加考虑,当门体初期使用时,由于金属形变较小,各部件配合依然较为准确,也未发生锈蚀,并且润滑充足,门体自身产生的噪音一般很小,生产厂家往往不会加以重视,然而门体在长时间使用后,特别是船舶中的门体长时间处于颠簸、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金属形变、锈蚀以及润滑等情况时,此时门体自身在使用中将会产生刺耳的噪音,极其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自身发出的噪音的船用静音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静音门结构,包括门体,所述的门体上设置有门锁,所述的门锁包括有导套和滑动设置在导套内的锁舌,所述的导套和/或锁舌上设置有位于导套和锁舌的接触面上或垫设于导套和锁舌之间的第一消音部,所述的第一消音部为非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锁舌头部的导引面上设置有凸起的非金属缓冲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消音部为abs塑料材质或树脂材质或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消音部位于导套上,所述的锁舌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导套为非金属材质,所述的第一消音部为导套的内壁部分。

优选的,还包括门座,所述的门体通过滑轨机构设置在门座上而可滑动开合;所述的滑轨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座上的导轨或滑轮,以及相应设置在门体上的滑轮或导轨,所述的滑轮与导轨相适配,且所述的滑轮和/或导轨上设置有位于滑轮和导轨的接触面上或垫设于导轨和滑轮之间的第二消音部,所述的第二消音部为非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消音部为abs塑料材质或树脂材质或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滑轮为非金属材质,其外周壁部分为所述的第二消音部。

优选的,还包括门座,所述的门体通过铰链装置设置在门座上而可旋转开合;所述的铰链装置包括设置在门座上的转轴或转动座,以及相应设置在门体上的转动座或转轴,所述的转轴和转动座之间垫设有若干滚珠,所述的转动座通过所述的滚珠可转动设置在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滚珠和/或转轴为非金属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由于在锁舌和导套的接触面上或在导套和锁舌之间设置了非金属材质的第一消音部,在锁舌伸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金属摩擦而产生刺耳噪音,即便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尽可能减小本发明使用中自身产生的噪音,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门锁的锁芯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铰链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船用静音门结构,包括门体10,门体10上设置有门锁20,门锁20包括有导套22和滑动设置在导套22内的锁舌21,导套22和/或锁舌21上设置有位于导套22和锁舌21的接触面上或垫设于导套22和锁舌21之间的第一消音部,第一消音部为非金属材质。本发明中,由于在锁舌21和导套22的接触面上或在导套22和锁舌21之间设置了非金属材质的第一消音部,在锁舌21伸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金属摩擦而产生刺耳噪音,即便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尽可能减小本发明使用中自身产生的噪音,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门锁20在本领域中应用广泛,其通常包括锁芯24、执手23等,在此不另作详述,本发明中的锁舌21并不局限于常用的斜舌,对于具有反锁锁柱的门锁20,该锁舌21同样可包括相应的反锁锁柱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锁舌21头部的导引面上设置有凸起的非金属缓冲部25,如此在关门过程中,该非金属缓冲部25能够替代或先于锁舌21头部的导引面与门框或门座50上与门锁20相对应的锁槽的锁板碰撞和摩擦,进一步避免金属摩擦而产生刺耳噪音,能够有效提高本发明的降噪效果。该非金属缓冲部25可通过镶嵌、粘接等方式安装到锁舌21头部的导引面上。

第一消音部和非金属缓冲部25可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非金属材质,这样能够有效减小锁舌21与导套22、锁舌21和锁板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并能够在发生碰撞时以及船舶出现颠簸时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有效保护导套22和锁舌21以及减小碰撞噪音,有助于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部和非金属缓冲部25均优先选用abs塑料材质或树脂材质或橡胶材质,取材和成型都较为容易,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进一步减小噪音,其中abs塑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三种单体的相对含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以获得相应的材料性能,其具有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且不易腐蚀、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实际应用中,第一消音部和非金属缓冲部25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非金属材质,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音部位于导套22上,锁舌21为金属材质,如此能够保证结构强度,使锁舌21不易断裂损坏,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导套22整体为非金属材质,第一消音部为导套22的内壁部分,方便加工制造。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令采用适宜的非金属材质制作,或者导套22和锁舌21均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或者也可仅将导套22上与锁舌21接触的部分和/或锁舌21上与导套22接触的部分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或者也可在导套22和/或锁舌21上通过粘贴等方式安装非金属材料的垫片来将导套22和通过垫片隔开以避免金属摩擦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选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门座50,门体10通过铰链装置30设置在门座50上而可旋转开合,即本实施例为平开门结构;铰链装置30包括设置在门座50上的转轴31或转动座32,以及相应设置在门体10上的转动座32或转轴31,转轴31和转动座32之间垫设有若干滚珠33,转动座32通过滚珠33可转动设置在转轴31上,如此能够有效减小甚至消除门体10开合时铰链装置30的金属摩擦声,能够进一步减小本发明使用中产生的噪音,并且能够使得门体10的开合更为顺畅省力,能够有效减缓铰链装置30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转轴31和转动座32与门体10和门座50的对应安装关系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对换。

滚珠33和/或转轴31为非金属材质,能够进一步减小金属摩擦声,提高降噪效果,滚珠33和/或转轴31同样优选采用abs塑料材质,当然,实际应用中,其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非金属材质,并不局限于此。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参照图4,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门体10通过滑轨机构40设置在门座50上而可滑动开合,即采用了移门结构;滑轨机构40包括设置在门座50上的导轨41或滑轮42,以及相应设置在门体10上的滑轮42或导轨41,滑轮42与导轨41相适配,且滑轮42和/或导轨41上设置有位于滑轮42和导轨41的接触面上或垫设于导轨41和滑轮42之间的第二消音部,第二消音部为非金属材质,如此能够有效减小门体10滑动开合的过程中滑轮42和导轨41之间因金属摩擦产生的刺耳噪音,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形变或润滑不足时,依然能够尽可能的减小自身发出的噪音,方便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滑轮42设置在了门体10上,导轨41则设置在了门座50上,方便安装和使用,实际应用中,滑轮42和导轨41的安装位置也可互换。

本实施例中,第二消音部同样优选采用abs塑料材质或树脂材质或橡胶材质,这些材料的优点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已有描述,在此不另作详述,实际应用中,第二消音部同样可采用其他适宜的非金属材质,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滑轮42整体采用了非金属材质制成,其外周壁部分为第二消音部,方便加工制造和使用,导轨41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保证结构强度,当然,实际应用中,同样可以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导轨41,或者可以仅令滑轮42的外圈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或者可以在导轨41上通过粘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安装非金属材质的垫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和选用,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移门结构,其锁舌21的结构可以采用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斜舌结构不同的其他锁舌21结构,例如钩状结构、带凹槽的圆柱结构等,其导引面上同样可设置非金属缓冲部25,也可直接利用非金属材质将其锁舌21的头部包裹,或者也可将门座50上相应的锁槽或卡块等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在本发明中,门体10可由铝合金型材经折弯和拼焊而成,制作工艺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减小门体10重量,由此延缓铰链装置30或滑轨机构40以及门锁20的变形,有助于减小自身产生的噪音,不易出现锈蚀,使用寿命长。门体10内填充有防火隔音填料,能够有效提高防火隔热性能以及隔音性能,该防火隔音填料可采用离心玻璃棉、阻尼橡胶板等。门体10上设置有可开启的逃生门,在出现火灾等意外故障而不便开启门体10或门体10无法开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启逃生门来进行逃生,逃生门采用可开启的插销装置锁紧在门体10上,结构简单可靠,不易出现故障。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优选实施例及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