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舟及其竞赛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4824发布日期:2020-04-29 01:03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回龙舟及其竞赛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舟及其运动方式。



背景技术: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龙舟竞渡,历史悠久,各地也有不同寓意,但主要还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一直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之一,直至上世纪,龙舟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并开始走向国外,吸收现代技术,实行规范化龙舟竞赛。

龙舟大小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赛龙舟也是水上的一种民间竞技体育活动,跟运动场上的田径赛跑类似: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参赛选手在龙舟的一侧或两侧向后方划桨,驱动龙舟的龙头向前行驶,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龙舟比赛热闹非凡,深受欢迎,但其内容与形式仍然比较传统单一。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7197497的发明所述的多功能训练用龙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训练用龙舟包括舟体、连接杆及平衡翼;舟体的两侧通过连接杆各装有一个平衡翼;舟体为密封悬浮舱体,在舟体的座舱的两侧中部加工有凸台,凸台上装有座板;座板后部为悬浮仓,悬浮仓上装有旋转盖;在舟体的前端加工有龙头安装槽,后端加工有龙尾安装槽,在龙头安装槽与龙尾安装槽内分别装有一个挂杆;在舟体上装有方向控制装置。该发明虽具有结构创新,但是其仅仅是在传统龙舟基础上的改进,未对龙舟行驶方式做出改变。

专利申请号为2018100241858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转向单人冰龙舟,包括舟体、固定底板、冰刀组件ⅰ以及冰刀组件ⅱ,冰刀组件ⅰ包括固定轴ⅰ和安装在固定轴ⅰ两端的冰刀ⅰ,冰刀组件ⅱ包括固定轴ⅱ和安装在固定轴ⅱ两端的冰刀ⅱ,舟体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冰刀组件ⅰ和冰刀组件ⅱ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的前端和后端,同时固定轴ⅰ和固定轴ⅱ通过楔形固定架固定在固定底板上,并通过气弹簧与固定底板连接。该冰龙舟可以实现转向功能,但也只是使龙头转向行驶,非标准的旋转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让龙舟整体做旋转运动,划桨动作基本垂直于舟身的回龙舟及其竞赛用途。

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龙舟(“回”字有一种解释即“转也”,“回龙舟”即具有旋转运动功能的一种龙舟),由一条浮在水面的龙舟、一根基本铅垂设置在水中固定的基础构件(如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上的圆柱轴(上方可设置标志物或者装饰物)、一个套接在圆柱轴上的轴套(圆柱轴上具有限制轴套上下摆动的限位装置,保证在一定高度内可以上下浮动)构成。

回龙舟围绕圆柱轴转动时,要通过一个套在上述圆柱轴上的轴套围绕圆柱轴旋转,轴套的内径与圆柱轴动配合,且能灵活运转;其材质较硬且耐磨的钢铁材质制成;优选为滚动轴承。

轴套两端可带喇叭口,其中间最小内径与圆柱轴外径的配合间隙可为紧配合或者具有间隙,能灵活转动,亦可保证龙舟随水位的升降而自由浮动。选为滚动轴承时,滚珠轴承可以沿着圆柱轴做小范围的上下滑动,便于龙舟随水位的升降而略有浮动。

轴套与龙舟的龙头(或龙尾)之间为刚性的连接件(龙舟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并通过圆柱轴的中心线。龙舟中具有供人乘坐或站立的划船工位(一条龙舟上具有一个、两个或多个划船工位),划船工位配套有供划水的船桨(或及其支座),所述的船桨或及支座便于划船人使用船桨做切向划行,即基本垂直于龙舟中心线(所在的铅垂平面)向外侧(或向内侧)划水的操作动作(使得龙舟受到切向动力,驱动龙舟围绕圆柱轴旋转。即环绕固定垂直于水中的圆柱轴做旋转运动。

优选,在龙舟的同一侧设置有便于划船人使用船桨向外侧划水的船桨及其支座类型,在另一侧设置有便于划船人使用船桨向内侧划水的船桨及其支座类型,使得两侧划桨时均产生同一方向的切向作用力,使得龙舟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

优选所述的支座设置在龙舟两侧的船帮(并伸出龙舟的船沿),保证船桨自然下垂时,与龙舟的外侧面之间留有较大间隙,便于切向划水。进一步优选,支座上设置有限制船桨做前后运动(平行于龙舟中心线所在铅垂平面)的限位器,避免划桨动作误操作,确保只能基本做切向划水动作,使得旋转运动容易实现。比如,设置有固定在船邦部位的平行于龙舟中心线所在铅垂平面的船桨转动轴,船桨活动连接在该船桨转动轴上。

所述的龙舟一般具有平直或者向水底突出的舟底,底部具有纵向对称的中心底线(也可定义为龙舟的中心线)。优选为“圆弧状龙舟”,所谓“圆弧状龙舟”即其纵向剖视图下边的中心底线是一条两端为圆弧状的圆弧线,而且龙头和龙尾是翘起的,便于龙舟做旋转运动时减小水面阻力。游乐者或竞赛者的座位合理布置于回龙舟中间的舱内,只有一个划船工位时,位于平直底线的中心位置附近设置,便于龙舟舟体对称,保证行驶时保持良好的平衡。

上述轴套与“圆弧状龙舟”之间可用钢管沿旋转半径方向固定连接在一起,“圆弧状龙舟”的对称圆弧线与其绕圆柱轴的转动半径在同一铅垂平面内,减少不对称引起的扭矩。

本发明的回龙舟,可以是一条龙舟单独绕轴中心转动,也可由两条(双舟式)或多条(多舟式)龙舟首尾串接组合而成,串接时只有一条龙舟的龙头(或龙尾)通过轴套与圆柱轴连接,其余龙舟通过刚性的串接杆(保证各条龙舟在一个半径方向保持直线,避免软性连接产生错位;同时各个桨手的用力划水能对这组的两条或多条龙舟均产生驱动和传递行驶动力的作用)依次与其它龙舟首尾相接。

或者,可采用两龙舟条沿圆柱轴对称设置,分别硬性连接在轴套的两侧;两龙舟上的桨设置在不同一侧的船帮上;划船时,两舟中的选手划桨方向相反,驱动龙舟更快速地做绕轴旋转运动。

本发明第二发明目的,提供回龙舟的一种用途,用于两组或多组选手(游乐者或竞赛者)参与的体育竞赛或游乐健身活动。

其使用方法是:

1)在游乐或竞赛的水域,设置两组或多组回龙舟,各个旋转轴之间间隔的距离大于两条龙舟或多条串接龙舟的长度;

2)两组或多组选手分别进入各条龙舟的划船工位,每组的工位数和选手数目相同;

3)将各龙舟调整在相同较多的起始位置(或相同的角度),规定采用相同的旋转方向;

4)裁判员发令开始比赛并计时或计数,选手执船桨在龙舟的一侧或两侧做切向划行,并绕其中心圆柱轴转动。回龙舟绕圈的快慢通过记时和记转圈数来衡量赛手的成绩。比如,以旋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作为比赛成绩,或者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旋转的圈数(不足一圈不计数)作为比赛成绩。

5)若为团体赛,规定每个团体中的各组参赛成绩之和作为该团体赛的成绩,依据成绩的优劣评出获奖名次、进行总结表彰。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传统龙舟活动拓展创新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和圆周运动形式,以及新型的竞赛方式。为休闲游乐、全民健身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龙舟赛事注入生机活力,有益于传统龙舟文化的发扬光大。另外,本发明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不需要较大的水源面积,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也不需要占用可贵的陆地空间,有一口合适的水塘,甚至在游泳池都可以开展这种回龙舟的划水游乐、健身和竞赛活动,因而不仅十分新颖有趣,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有益于普及推广到各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对称设置)结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串接组合)结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基础构件;2-圆柱轴;3-轴套;4-标志物或者装饰物;5-连接件;6-龙头;7-划船工位;8-龙尾;9-船桨;10-串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回龙舟,回龙舟可以全用薄钢板和型钢材料制造,而龙舟部分采用玻璃钢制造更合理、更方便;回龙舟的仓内可以设置2-12个划船工位。该回龙舟的基础构件由安置在水底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垂直伸出水面1m左右的圆柱轴为厚壁钢管,上端与轴套相配合的外圆表面须经过车削加工至光滑。轴套两端带喇叭口,其中间最小内径与垂直水中的圆柱轴外径的配合间隙约3-6mm,能灵活转动,亦可随水位升降。该回龙舟5中间舱内宽约为1.2-1.5m左右,前后两端分别设龙头、龙尾,总共占用长度约3m,仍用玻璃钢材料加工,分别高出水面约1.5m和1m左右,并固定安装在其对应位置上。

靠旋转中心的一侧将有1-2个划船工位不便划桨(划桨产生的力矩较小),但可作为击鼓、敲锣与领队之用;另外定置一个花篮安装固定在圆柱轴上,可以随旋龙舟转动。整个回龙舟若运输不便,可分解分段最后组装。其他记数、记时仪器以及划桨工具等可通过外购选择来配置。回龙舟分为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的两种样式,其他结构都一样。

举办回龙舟竞赛时,假设有三组回龙舟参加比赛。每组可用双舟串接式(如图3所示)的回龙舟,参赛队员人数按回龙舟上定置的划船工位确定。每个龙舟中有1个队员不执桨划水,而该座号专为击鼓或领队人员占用,起鼓动协调比赛的作用。规定每次比赛时间,假定为12分钟,每个参赛队必须在不同的回龙舟上尽力划水比赛1次,其获得3次或5次转数器上所显示的转数(取整数)之和为该队参赛的总成绩,依据所有参赛队中总成绩的优劣评出名次或奖励等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