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0795发布日期:2021-06-29 20:1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遥控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遥控救生圈。


背景技术:

2.救生圈是一种水上救生设备,一般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与人们常用的游泳圈有着本质的区别:救生圈即使破损也能始终浮在水面上,发挥救生的作用。为改善传统救生圈没有动力功能,无法进行远距离救生的缺陷,现推出智能的遥控式救生圈,这种救生圈体内安装有无线接收装置和螺旋桨,营救人员手中的遥控器通过无线接收装置控制螺旋桨运动,从而控制救生圈的运动,这种救生圈可实现较远距离的营救活动。但该类智能救生圈在湍流或有浪的水域中运行时,容易受水域环境的影响,产生较大的前行阻力,从而失去运行的方向,导致救生圈在恶劣的水域环境中的救生活动受阻,无法顺利、快速的实施营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进阻力小、能实现快速救生、远距离救援的遥控救生圈。
4.基于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遥控救生圈,包括u型的救生圈体及操控救生圈体的遥控器,所述救生圈体包括用于救生圈体供电的电池、无线接收装置及对称设于救生圈体左右两边的两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接收遥控器经无线接收装置传递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推进遥控救生圈运动,所述电池和无线接收装置均设于救生圈体前部,所述救生圈体的前部顶面为椭圆弧形,底面设有斜面结构。
6.上述方案中,救援过程中,营救人员将u型救生圈体放至水面,操控遥控器将控制信号通过无线接收装置传递给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推进救生圈体运动至水上遇难人员身边,水上遇难人员套上遥控救生圈后,营救人员同样通过遥控器操控救生圈体运动至安全地带,完成救援;遥控器外表面设置防水套,且遥控器的防水等级较高时,水域落难的船上人员也能通过防水的遥控器控制遥控救生圈进行自救;救生圈体设有动力装置,营救人员不必游至水上遇难人员身边进行救援,以免营救人员与水上遇难人员相距过远或因水上遇难人员处于恶劣的水域环境而给营救人员自身带来溺水危险,且遥控救生圈的行进速度远大于营救人员的游泳速度,能实现快速救援和远距离救援;若救生圈体为圆圈结构,整个动力装置只能弯曲设置,而能弯曲设置的动力装置的结构有限,且动力装置弯曲设置还影响救生圈体的行进速度,所以将救生圈体设为u型结构,方便动力装置的设置,且不影响救生圈体的行进速度;传统的遥控救生圈的顶面和底面通常为圆弧形,由于圆弧上的各点受力均匀,遇风等自然环境或恶劣的水域环境时容易迷失原来的行进方向,大加救援难度,所以,本发明的救生圈体的前部顶面为椭圆弧形,底面设有斜面结构,椭圆弧形能增强救生圈体在大风等恶劣天气环境下的方向性,降低前进的空气阻力,而斜面结
构能大大降低大浪等恶劣水域环境对浮于水域中的遥控救生圈底面的影响,降低前进的水域阻力,提高前行速度和救援成功率。
7.优选地,所述斜面结构的倾斜角β为20~50
°
。斜面结构的倾斜角β过小,则救生圈体易受水域阻力的影响而迷失原来的行进方向;若倾斜角β过大,则极大的减少遥控救生圈的体积,降低救生圈体在水面上的浮力,导致救生圈体无法正常的浮于水域中。所以,斜面结构的倾斜角β宜为20~50
°

8.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救生圈体中部的驱动装置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传动轴、设于救生圈体底面的主进水口、设于救生圈体尾部的喷水口及经传动轴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喷水推进器,所述主进水口与喷水口间设有相通的主通路,推进器设于主通路内靠近喷水口的一端。驱动装置可为电动马达;水能从救生圈体底面的主进水口进入,并经过主通路流至救生圈体尾部的喷水口,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的传动而驱动喷水推进器以使喷水口的水喷出,从而使救生圈体获得与喷水反向的推动力以实现救生圈体的前进和转向;喷水推进器具有噪音小、推进效率高等优点。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设于救生圈体外侧的侧进水口,侧进水口与主通路间设有相通的侧通路。侧进水口能增加救生圈体的进水量,从而加大单次喷水的喷水量,使救生圈体获得更大的反向推动力,从而提高遥控救生圈的转向能力和行进速度。
10.优选地,所述救生圈体上还设有警示灯。营救人员可通过操控遥控救生圈对他人实施救援行动;水域遇难的船上人员也可自行控制救生圈体进行自救行动。警示灯方便夜间的救援行动,尤其在自救行动中,警示灯能引起水域中其它船上人员或岸上人员的注意,以便向其人发起求救信号,从而使水上遇难人员能尽快到达安全地带。
11.优选地,所述救生圈体的内侧设有穿戴结构。穿戴结构为腰部的固定结构;穿戴结构为可拆卸结构;在恶劣的水域环境中,水上遇难人员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设置穿戴结构,将水上遇难人员的腰部与救生圈体固定,以免水上遇难人员受天气、水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在救援过程中,从救生圈体上脱落而再次落水。
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穿戴结构的宽度为3~10cm。穿戴结构的宽度过窄,则其与水上遇难人员腰部的接触面积小,所以,在空气阻力和水域阻力下,水上遇难人员腰部的单位面积受力较大,从而使水上遇难人员腰部易被勒伤。所以,穿戴结构的宽度宜为3~10cm。
13.优选地,所述救生圈体上还设有能容纳遥控器的腔体及密封腔体的腔体盖。腔体用于收纳遥控器,以免遥控器丢失;腔体盖密封腔体,以免腔体进水。
14.优选地,所述救生圈体的前方和左右两边设有照明灯。照明灯方便夜间的营救行动;救生圈体的前方和左右两边均设有照明灯,便于水上遇难人员在夜间的自救行动中看清自身周围的水域环境,以免救生圈体碰撞到其它物体。
15.优选地,所述救生圈体的左右两边对称设有手把。在较大的空气阻力或水域阻力下,紧握手把能固定水上遇难人员的重心,以免重心不稳或穿戴结构松开,而使救生圈体翻倒或水上遇难人员与救生圈体脱离。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救生圈体设有动力装置,能实现快速救援和远距离救援;救生圈体设为u型结构,方便动力装置的设置,且不影响救生圈体的行进速度;椭圆弧形能增强救生圈体在大风等恶劣天气环境下的方向性,降低前进的空气阻力,而斜面结构能大大降低大浪等恶劣水域环境对浮于水域中的遥控救生圈底面的影
响,降低前进的水域阻力,提高前行速度和救援成功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所述遥控救生圈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发明所述遥控救生圈的左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所述遥控救生圈的后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所述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1救生圈体;2无线接收装置;3斜面结构;4驱动装置;5传动轴;6主进水口;7喷水口;8喷水推进器;9主通路;10侧进水口;11侧通路;12警示灯;13穿戴结构;14腔体;15照明灯;16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
23.本发明一种遥控救生圈,如图1~4所示,包括u型的救生圈体1及操控救生圈体1的遥控器,所述救生圈体1包括用于救生圈体1供电的电池、无线接收装置2及对称设于救生圈体1左右两边的两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接收遥控器经无线接收装置2传递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推进遥控救生圈运动,所述电池和无线接收装置2均设于救生圈体1前部,所述救生圈体1的前部顶面为椭圆弧形,底面设有斜面结构3。
24.救援过程中,营救人员将u型救生圈体1放至水面,操控遥控器将控制信号通过无线接收装置2传递给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推进救生圈体1运动至水上遇难人员身边,水上遇难人员套上遥控救生圈后,营救人员同样通过遥控器操控救生圈体1运动至安全地带,完成救援;遥控器外表面设置防水套,且遥控器的防水等级较高时,水域落难的船上人员也能通过防水的遥控器控制遥控救生圈进行自救;救生圈体1设有动力装置,营救人员不必游至水上遇难人员身边进行救援,以免营救人员与水上遇难人员相距过远或因水上遇难人员处于恶劣的水域环境而给营救人员自身带来溺水危险,且遥控救生圈的行进速度远大于营救人员的游泳速度,能实现快速救援和远距离救援;若救生圈体1为圆圈结构,整个动力装置只能弯曲设置,而能弯曲设置的动力装置的结构有限,且动力装置弯曲设置还影响救生圈体1的行进速度,所以将救生圈体1设为u型结构,方便动力装置的设置,且不影响救生圈体1的行进速度;传统的遥控救生圈的顶面和底面通常为圆弧形,由于圆弧上的各点受力均匀,遇风等自然环境或恶劣的水域环境时容易迷失原来的行进方向,大加救援难度,所以,本发明的救生圈体1的前部顶面为椭圆弧形,底面设有斜面结构3,椭圆弧形能增强救生圈体1在大风等恶劣天气环境下的方向性,降低前进的空气阻力,而斜面结构3能大大降低大浪等恶劣水域环境对浮于水域中的遥控救生圈底面的影响,降低前进的水域阻力,提高前行速度和救援成功率。
25.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斜面结构3的倾斜角β为20~50
°
。斜面结构3的倾斜角β过小,则救生圈体1易受水域阻力的影响而迷失原来的行进方向;若倾斜角β过大,则极大的减
少遥控救生圈的体积,降低救生圈体1在水面上的浮力,导致救生圈体1无法正常的浮于水域中。所以,斜面结构3的倾斜角β宜为20~50
°

26.其中,如图3、4所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于救生圈体1中部的驱动装置4及与驱动装置4连接的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传动轴5、设于救生圈体1底面的主进水口6、设于救生圈体1尾部的喷水口7及经传动轴5与驱动装置4连接的喷水推进器8,所述主进水口6与喷水口7间设有相通的主通路9,推进器设于主通路9内靠近喷水口7的一端。驱动装置4可为电动马达;水能从救生圈体1底面的主进水口6进入,并经过主通路9流至救生圈体1尾部的喷水口7,驱动装置4通过传动轴5的传动而驱动喷水推进器8以使喷水口7的水喷出,从而使救生圈体1获得与喷水反向的推动力以实现救生圈体1的前进和转向;喷水推进器8具有噪音小、推进效率高等优点。
27.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设于救生圈体1外侧的侧进水口10,侧进水口10与主通路9间设有相通的侧通路11。侧进水口10能增加救生圈体1的进水量,从而加大单次喷水的喷水量,使救生圈体1获得更大的反向推动力,从而提高遥控救生圈的转向能力和行进速度。
28.其中,所述救生圈体1上还设有警示灯12。营救人员可通过操控遥控救生圈对他人实施救援行动;水域遇难的船上人员也可自行控制救生圈体1进行自救行动。警示灯12方便夜间的救援行动,尤其在自救行动中,警示灯12能引起水域中其它船上人员或岸上人员的注意,以便向其人发起求救信号,从而使水上遇难人员能尽快到达安全地带。
29.其中,所述救生圈体1的内侧设有穿戴结构13。穿戴结构13为腰部的固定结构;穿戴结构13为可拆卸结构;在恶劣的水域环境中,水上遇难人员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设置穿戴结构13,将水上遇难人员的腰部与救生圈体1固定,以免水上遇难人员受天气、水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在救援过程中,从救生圈体1上脱落而再次落水。
30.具体地,所述穿戴结构13的宽度为3~10cm。穿戴结构13的宽度过窄,则其与水上遇难人员腰部的接触面积小,所以,在空气阻力和水域阻力下,水上遇难人员腰部的单位面积受力较大,从而使水上遇难人员腰部易被勒伤。所以,穿戴结构13的宽度宜为3~10cm。
31.其中,所述救生圈体1上还设有能容纳遥控器的腔体14及密封腔体14的腔体盖。腔体14用于收纳遥控器,以免遥控器丢失;腔体盖密封腔体14,以免腔体14进水。
32.其中,所述救生圈体1的前方和左右两边设有照明灯15。照明灯15方便夜间的营救行动;救生圈体1的前方和左右两边均设有照明灯15,便于水上遇难人员在夜间的自救行动中看清自身周围的水域环境,以免救生圈体1碰撞到其它物体。
33.其中,所述救生圈体1的左右两边对称设有手把16。在较大的空气阻力或水域阻力下,紧握手把16能固定水上遇难人员的重心,以免重心不稳或穿戴结构13松开,而使救生圈体1翻倒或水上遇难人员与救生圈体1脱离。
34.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