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体及潜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555发布日期:2019-11-15 21:0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体及潜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水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体及潜水器。



背景技术:

水下设备可以在水下进行作业,水下设备携带有传感器、摄像头或机械臂,可用于水下观察、摄像、检查或其他作业。

水下设备通常连接有浮体,浮体在水中提供的浮力可以抵消水下设备其他部件的重力,在推进器不工作时,水下设备可以在水中保持悬浮的姿态。现有浮体的材料是由无机轻质材料填充到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经物理化学反应得到的固态化合物。该材料是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少吸水的聚合物基固体材料。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浮体的材料容易掉屑,如遇到碰撞时会有碎屑掉落,在对液体清洁度要求较高的场所不适合应用。如核电站反应堆冷却水对清洁度要求很高,轻微碎屑的掉落也会污染水体。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为了避免浮体在水中掉屑,可在浮体的表面涂覆油漆,但油漆中含有卤素(卤族元素),卤素渗透到液体中,也会对液体造成污染,影响液体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浮体,为水下设备提供浮力,包括外壳和支撑件,所述外壳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外壳的材质为不含卤素的耐腐蚀材料;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

上述浮体中,所述外壳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或304不锈钢。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厚度为0.4~0.6mm。

上述浮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

上述浮体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螺纹孔。

上述浮体中,所述支撑件的密度小于1g/cm3

上述浮体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多根平行排列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壳相对的内壁。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浮体的中心设有通孔。

作为可选的方案,所述浮体应用于清洁的水体或腐蚀液中。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潜水器,包括相连接的本体和浮体,所述浮体为任一上述的浮体。

上述潜水器中,所述浮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推进器,所述浮体为十字形,所述本体上表面的推进器位于所述十字形的过渡角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浮体及潜水器,浮体的外壳在水中不会掉屑,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浮体内部设置支撑件,强度高,可承受液体的压强,在水中的碰撞不会对浮体造成影响;外壳耐腐蚀的材质,使得浮体可以在污染液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浮体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浮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浮体的侧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潜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浮体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浮体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浮体的侧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浮体100,浮体100安装在水下设备上,为水下设备提供浮力,与水下设备其它部件的重力相平衡,无动力状态下,水下设备可以在液体中保持悬浮的姿态。

浮体100包括外壳1和支撑件2。外壳1的内部为密闭的空腔11,使得浮体100在水中可以漂浮,与水下设备连接后,可为水下设备提供浮力。本实施例的外壳1由多块薄板拼接而成,可避免外部的液体渗入空腔11。

外壳1的材质为不含卤素的耐腐蚀材料。外壳1的材质在碰撞和/或摩擦的情况下不会掉屑。例如,外壳1的材质的屈服强度可以大于205mpa,以避免浮体100在液体出现碰撞和/或摩擦的情况下掉屑。即使在强腐蚀性的液体中,外壳1也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保证液体的清洁度。

可选地,外壳1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或304不锈钢。采用316l不锈钢或304不锈钢的成本较低,同时可适用于大多数的场所,既可用于清洁的液体中,也可用于腐蚀液中。根据实际需要,外壳1的材质也可选用耐腐蚀能力更高的材料。

另外,本申请发明人还发现现有的浮力材料在加工生产时,难免会产生碎屑,且不易清理,因而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而本申请的外壳1的材质在生产时产生的碎屑易清理,因而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例如,316l不锈钢或304不锈钢在生产时产生的碎屑较易清理。

支撑件2设置在空腔11内,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外壳1的隔离,支撑件2不会与外部的液体接触。支撑件2可为外壳1的薄板提供支撑,提高浮体100的抗压能力,避免因为液体的压力或碰撞等情况浮体100出现变形,甚至破损。可选地,支撑件2的密度小于1g/cm3,即支撑件2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便于提高浮体100提供浮力的能力。支撑件2的材质优选高强度的材料,根据浮体100的使用环境,选择支撑件2的材料强度。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的材质为pom(聚甲醛)。

外壳1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或304不锈钢时,外壳的厚度(壁厚)为0.4~0.6mm。外壳1可以通过316l不锈钢或304不锈钢薄板焊接而成,在进行薄板焊接时应选用合适的工艺,保证焊缝的牢固同时避免渗水的发生。

上述浮体中,支撑件2包括多根平行排列的支撑柱。支撑柱为圆柱形的管状结构,强度高,重量轻,利于减轻浮体100的重量。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壳1相对的内壁。本实施例中,支撑柱沿竖直方向设置,一端连接外壳1的上薄板,另一端连接外壳1的下薄板。部分支撑柱与外壳1的侧壁相邻,此部分支撑柱的侧壁与外壳1的侧壁固定连接,为外壳1的侧壁提供支撑。

可选地,支撑件2还包括连接柱(图中未示出),连接柱水平设置,连接相邻的支撑柱,支撑件2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可提高浮体100的整体抗压能力。

支撑件2与外壳1的连接可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使用其他的连接方式,支撑件2能为外壳1提供支撑即可。

可选地,上述浮体还包括用于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件3,连接件3连接于外壳的外壁。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为长条形,第二连接件32为圆柱形。连接件3均位于外壳的同一表面,两个第一连接件31分别位于外壳1的前侧和后侧,两个第二连接件32分别位于外壳1的左侧和右侧。通过四个连接件3可将浮体100固定。

本实施例的浮体中,连接件3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实现浮体100的固定。也可选用其它的形式,如通过连接件3与其它部件的焊接,固定浮体100。

可选地,浮体100的中心设有通孔4,通孔4不影响空腔11的密封。若水下设备在浮体100的连接处有零部件需向外延伸,如线缆等,可穿过通孔4延伸出浮体100。

本申请实施例的浮体,在液体中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适用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水等,对清洁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浮体的抗压强度高,在高压的环境或受到碰撞时,不会变形。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潜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潜水器包括浮体100和本体200,浮体100与本体200固定连接。潜水器可用于各种水下作业,在水中浮体100为潜水器提供浮力。

上述潜水器中,浮体100通过连接件连接本体200的上表面。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推进器201。为了浮体100和推进器201兼容,浮体100为十字形,外壳的侧壁通过过渡角12连接。本体上表面的推进器201位于十字形的过渡角12处。根据实际情况,浮体100也可设计为其它形状。

潜水器的吊环202穿过浮体的通孔4,与本体200的上表面连接,用于潜水器的吊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