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396发布日期:2020-09-25 18:3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



背景技术:

由于气候的多变,我国多省市经常会出现强降雨,从而引起洪灾的发生,传统救生方式和救生设备,往往需要人下水救援,一方面难以保证施救者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救生设备的局限性,需要人下水将救生衣或救生圈套在受救者身上,或者在岸边将救生圈抛投给受救者实施救援,但投掷的距离有限,精准度也很难把握,在河岸上有风的情况下,救生圈很容易被吹到其他位置,受救者因受惊吓和体力不支很难再游到那个位置,极易耽误救援时间,且这些救生设备无法自身完成救援。在受灾区域大和受灾人员数量大的艰难情况下,传统救生方式是救灾民警和消防员坐气垫船进行救援,这样会造成人力消耗大的问题,所以缺少一种能同时救助多位受救者且不用施救者下水就能完成救援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其目的在于打破了传统救生用具的局限,提供一种新型救生方式,通过改变支撑转轴的角度能够实现漂浮板的空中飞行形态和水上形态的,以遥感技术精确控制救生用具到达落水者身边,具有更先进智能的使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救生的安全性和可能性,同时多个弹性束带可同时救助多个落水者,在发生水灾的情况下可提高受救者数量,从而保证施救率和保障更多人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包括漂浮板、桨叶孔、弹性束带、铆钉、支撑转轴、转动马达、呼吸灯、水空两用桨叶、球状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内置遥感装置,弹性束带通过铆钉与漂浮板连接,所述桨叶孔在漂浮板上且位于四角纵向贯穿漂浮板,所述球状防护罩与漂浮板固定连接,所述水空两用桨叶由转动马达带动,转动马达通过支撑转轴与漂浮板连接,所述转动马达分别位于漂浮板的四角,且是独立控制的,所述呼吸灯位于水空两用桨叶的旋转中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转轴可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束带通过铆钉与漂浮板固定连接,且在漂浮板上固定有8个弹性束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球状防护罩为笼状结构,分别位于漂浮板的四角,直径为桨叶孔的1.25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桨叶孔的周围有8个螺纹孔,球状防护罩通过螺栓与漂浮板内壁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呼吸灯位于水空两用桨叶的旋转中心,当在救助情况方式在黑夜时,可以通过呼吸灯,使施救者和受救者能找到漂浮板的位置,减小了黑夜施救的难度。

2.本实用新型中,施救者通过远程遥控装置控制漂浮板内的遥感装置,以完成支撑转轴的转动,从而转变漂浮板的水空两种工作形态,当空中形态时,桨叶的转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当水中形态时,桨叶的转动平面与水平面呈90度夹角。

3.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漂浮板四角的转动马达带动桨叶的旋转,且是独立控制的,控制对角位置的两个转动马达的转速,在漂浮板在空中或者水中需要转向时可以通过形成转速差,使两边的线速度不同,完成转向。

4.本实用新型中,球状防护罩通过螺栓与漂浮板内壁固定连接,可以保护受救者,防止其被桨叶误伤,且防护罩较普通防护罩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为笼状结构,一方面可减轻漂浮板的重量,有利于飞行和水中漂浮,另一方面利于水中桨叶的转动。

5.本实用新型中,漂浮板上固定有多个弹性束带可供多个受救者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受救者数量和他们生存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用示意图;

图中:1、漂浮板;2、桨叶孔;3、弹性束带;4、铆钉;5、支撑转轴;6、转动马达;7、呼吸灯;8、水空两用桨叶;9、球状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包括漂浮板1、桨叶孔2、弹性束带3、铆钉4、支撑转轴5、转动马达6、呼吸灯7、水空两用桨叶8、球状防护罩9,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1内置遥感装置,弹性束带3通过铆钉4与漂浮板1连接,所述桨叶孔2在漂浮板1上且位于四角纵向贯穿漂浮板1,所述球状防护罩9与漂浮板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漂浮板1的四角设有桨叶孔2,桨叶孔2周围设有螺纹孔10以通过螺栓与球状防护罩9固定连接,球状防护罩9通过螺栓与漂浮板1内壁固定连接,可以保护受救者,防止其被桨叶8误伤,且防护罩9较普通防护罩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9为笼状结构,一方面可减轻漂浮板1的重量,有利于飞行和水中漂浮,另一方面利于水中桨叶8的转动。

进一步的,通过远程遥控控制支撑转轴5的转动以完成水空形态的转变。

进一步的,位于漂浮板1四角的转动马达6带动桨叶8的旋转,且是独立控制的,控制对角位置的两个转动马达的转速,在漂浮板1在空中或者水中需要转向时可以通过形成转速差,使两边的线速度不同,完成转向。

进一步的,漂浮板1上固定有多个弹性束带3可供多个受救者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受救者数量和他们生存的可能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场景下,本实用新型分为两种形态,一种为空中形态,通过支撑转轴5转动使桨叶8平行与水平面,施救者通过远程遥控装置控制转动马达6的转速和支撑转轴5转动的角度,使漂浮板1完成起飞和空中的转向,呼吸灯7能使施救者和受救者在黑夜中也能看见和找到漂浮板1的位置,到达受救者的身边后控制转动马达6的转速完成降落,受救者可以抓住位于漂浮板1上方的弹性束带3将其绕在手中,施救者通过控制支撑转轴5转动的角度,使桨叶8垂直与水平面转变为水上形态,在水上时,因为位于漂浮板1四角的转动马达6是独立控制的,控制对角位置的两个转动马达6的转速,形成速度差便可实现漂浮板1在水中的转向,施救者控制漂浮板1到达岸边完成整个施救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包括漂浮板(1)、桨叶孔(2)、弹性束带(3)、铆钉(4)、支撑转轴(5)、转动马达(6)、呼吸灯(7)、水空两用桨叶(8)、球状防护罩(9),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1)内置遥感装置,弹性束带(3)通过铆钉(4)与漂浮板(1)连接,所述桨叶孔(2)在漂浮板(1)上且位于四角纵向贯穿漂浮板(1),所述球状防护罩(9)与漂浮板(1)固定连接,所述水空两用桨叶(8)由转动马达(6)带动,转动马达(6)通过支撑转轴(5)与漂浮板(1)连接,所述转动马达(6)分别位于漂浮板(1)的四角,且是独立控制的,所述呼吸灯(7)位于水空两用桨叶(8)的旋转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转轴(5)可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束带(3)通过铆钉(4)与漂浮板(1)固定连接,且在漂浮板(1)上固定有8个弹性束带(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防护罩(9)为笼状结构,分别位于漂浮板(1)的四角,球状防护罩(9)的直径为桨叶孔(2)直径的1.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孔(2)的周围有8个螺纹孔,球状防护罩(9)通过螺栓与漂浮板(1)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字形水上救生用具,包括漂浮板、遥感装置、弹性束带、螺旋桨、球状防护罩,防护罩与漂浮板外壳固定连接以保护落水者不受桨叶误伤,桨叶为水空两用,漂浮板内置遥感装置以便施救者通过远程遥控漂浮板,施救者不用下水就能实施救援。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救生用具的局限,以遥感技术精确控制救生用具到达落水者身边,具有更先进智能的使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水上救生的安全性和可能性,同时多个弹性束带可同时救助多个落水者,在发生水灾的情况下可提高受救者数量,从而保证施救率和保障更多人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艳清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