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5025发布日期:2020-09-11 21: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属于舷外机控制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舷外机:又名尾挂机、船外机,顾名思义发动机在船舷之外,悬挂在尾板之上,主要是由发动机、传动机构、操作装置、悬挂装置及推进器等组成,最顶部为发动机,发动机曲轴连接立轴,然后横轴最后输出给螺旋桨,这种机器在转向时,整个发动机都随同转向装置左右摆动。由于螺旋桨直接随驱动装置转向所以灵活性极强、整机安装简单、携带方便,广泛应用于小型游艇、充气动力艇、冲锋舟及各种钓鱼船。军事上常用在执行侦察、登录、渡河、巡逻、救生等任务的舟、艇和门桥上;民用多用于游艇等小体积船体,如江河上面的打渔船、橡皮艇等,常见于江、湖渔业密集地区。功率从2马力到400马力,大小不等,按其功率分为2马力、4马力、6马力、8马力、15马力、30马力、40马力、60马力、85马力、90马力、115马力、150马力、200马力、250马力、300马力、350马力、400马力等型号。通常大马力舷外机使用远程操作系统,而手柄操作系统用于小马力发动机。

现有的40-60hp的舷外机用的手柄油门只有一种旋转方向,即正面手柄时为逆时针,在某些情况下,客户需要另一种旋转方向,当前结构设计无法满足。另外,现有的油门装置中的齿轮间隙控制方式较为复杂繁琐,现有手柄结构中采用调整垫片厚度的方式来控制齿轮间隙,这种方式需要配套很多厚度不同的垫片,增加了采购和物料控制成本,安装时间也很长,尤其对于维修人员难度很大。现有的油门阻力部件提供的阻力不够,调节螺杆需要拧很多圈才能达到明显的锁紧效果,分析原因是由于螺杆中心线与油门轴中心线位置相隔较远,是常规手柄的3倍。因此研究一种转换方便、结构简单、有效锁紧的船用舷外发动机控制手柄油门结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所述控制手柄油门机构包括油门轴组件、油门套管组件和油门阻力组件,所述油门轴组件通过两个固定件设置于手柄壳体内部,所述油门套管部件插设于手柄前部,所述油门阻力部件插设于手柄侧边的孔内。

优选地,所述油门轴组件包括油门轴、驱动齿轮、油门支架、被动齿轮、插销、油门轴支撑、膨胀销和卡簧,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被动齿轮的两侧,被动齿轮安装在限位轴上,通过驱动齿轮带动,驱动齿轮通过插销固定设置于油门轴上,油门轴的限位槽部分与油门支架上的限位轴部分卡接在一起,油门轴的一端安装于油门轴支撑上,油门轴支撑通过两个连接件设置于油门支架上,被动齿轮通过卡簧卡在限位轴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齿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设置于被动齿轮的两侧,被动齿轮安装在限位轴上,通过驱动齿轮带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通过插销固定设置于油门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空置。

优选地,所述油门套管组件包括套管、插片和油门管,所述油门管插入套管内,油门管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套管内的匹配部相互咬合,所述插片为倒u形结构,插片将油门管固定于手柄上。

优选地,所述插片的两端先穿设于油门管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延伸插入手柄内相匹配的插接槽内,油门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油门管内,油门轴通过膨胀销插设于油门套管组件内。

优选地,所述油门阻力组件包括阻力夹块、垫片、卡环、调节螺杆,所述阻力夹块夹持于油门轴上,所述阻力夹块的形状为剪刀型。

优选地,所述阻力夹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调节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垫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阻力夹块活动连接;油门阻力部件通过调节螺杆插入手柄侧边的孔内,通过卡环将油门阻力部件固定在手柄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光孔,第二通孔为螺纹孔,调节螺杆拧入该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油门支架上设置有光孔,所述油门轴组件通过螺栓设置于手柄壳体内部的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该装置设计精巧,结构简单,转换方便,可靠,成本低,零件加工简单,装配和拆卸方便快速,生产成本比较低,极大地延长了船用舷外发动机控制手柄的使用寿命,改善了驾驶人员的舒适感,适合在产业上推广使用。

本技术方案增加了手柄油门旋转方向,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增加了客户满意度;减少了多种垫片的采购和物料控制成本,降低了安装时间,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安装难度;增大拧紧阻力,减少了拧紧圈数,同样也增加了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通过使用两个驱动齿轮,分别置于被动齿轮两侧,出厂设置时使用插销固定后端的驱动齿轮,前端驱动齿轮空置。客户可根据需要,更换插销位置,固定前端驱动齿轮,就能很容易的实现手柄油门旋转方向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门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油门轴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油门套管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油门套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油门阻力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舷外发动机的控制手柄油门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控制手柄油门机构包括油门轴组件1、油门套管组件2和油门阻力组件3。所述油门轴组件1通过两个固定件设置于手柄壳体内部,具体地址,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优选为螺栓,所述油门支架上设置有光孔,所述油门轴组件通过螺栓设置于手柄壳体内部的螺纹孔内。所述油门套管组件2插设于手柄前部,所述油门阻力部件3插设于手柄侧边的孔内。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油门轴组件1包括油门轴11、驱动齿轮12、油门支架13、被动齿轮14、插销15、油门轴支撑16、膨胀销17和卡簧18。所述驱动齿轮12设置于被动齿轮14的两侧,被动齿轮14安装在限位轴130上,通过驱动齿轮12带动,被动齿轮14通过卡簧卡在限位轴130上。

驱动齿轮12通过插销15固定设置于油门轴11上,油门轴11的限位槽110部分与油门支架13上的限位轴130部分卡接在一起,油门轴11的一端安装于油门轴支撑16上,油门轴支撑16通过两个连接件设置于油门支架13上。

所述驱动齿轮1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齿轮121和第二驱动齿轮122,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21和第二驱动齿轮122分别设置于被动齿轮14的两侧,被动齿轮14安装在限位轴130上,通过驱动齿轮12带动,并传递动力拉动油门拉索。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21或第二驱动齿轮122通过插销15固定设置于油门轴11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21或第二驱动齿轮122空置。当客户有调整油门旋转方向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更换咬合的齿轮实现,驱动齿轮又通过插销与油门轴连接,十分便于更换。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油门套管组件2包括套管21、插片22和油门管23,所述油门管23插入套管21内,油门管23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套管21内的匹配部相互咬合,所述插片22为倒u形结构,插片22将油门管固定于手柄上。将扭矩从套管21传递到油门管23上,然后通过膨胀销17传递到油门轴11,插片22插入手柄的卡接槽内,通过油门管23上的圆环限位,限制了油门套管组件2的滑出。

所述手柄主体上设置有与插片相卡接匹配的插接槽,插片的两端先穿设于油门管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延伸插入手柄内相匹配的插接槽内,实现紧固连接,限制了油门套管组件2的轴向滑出。油门轴11的另一端安装在油门管23内,油门轴11通过膨胀销17插设于油门套管组件内,膨胀销17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

如图7所示,所述油门阻力组件3包括阻力夹块31、垫片32、卡环33、调节螺杆34,所述阻力夹块31夹持于油门轴11上,起到调节油门管旋转阻力的作用,所述阻力夹块31的形状为剪刀型。油门阻力部件3通过调节螺杆34插入手柄侧边的孔内,通过卡环33将其固定在手柄上。

所述阻力夹块3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调节螺杆34的一端依次穿过垫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阻力夹块3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为光孔,第二通孔为螺纹孔,调节螺杆拧入该螺纹孔。油门阻力部件3通过调节螺杆34插入手柄侧边的孔内,通过卡环33将油门阻力部件3固定在手柄上。

通过改进阻力夹块,使用剪刀型的设计,减小了螺杆中心线与油门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增大了拧紧阻力,减少了拧紧圈数。阻力夹块31夹持在油门轴11上,调节螺杆34拧入阻力夹块31上的螺母,拧进拧出调节螺杆34可以改变阻力夹块31夹紧油门轴11的程度,从而调节旋转油门轴11的阻力,达到调节油门响应速度的最终目的。

本技术方案采用两个驱动齿轮,一个用于咬合,一个空置,当客户有调整油门旋转方向的需求时,可以通过更换咬合的齿轮实现。驱动齿轮又通过插销与油门轴连接,十分便于更换。通过油门杆与限位轴上的限位槽互相限位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油门装置的齿轮间隙。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