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246发布日期:2020-08-14 18:4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江河湖海等环境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现今的船舶结构主要是由船体、船舶电气系统和船舶动力装置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船体是船舶的基本部分,船体一般用于布置电气及动力系统、装载货物、储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种舱室;船舶电气则包括船上的主辅机及其他一些用电气设备;船舶动力系统则由更多的部分组成,如以燃气轮机为主的推进装置、为推进装置的运行服务的辅助机械设备和系统(如进出气通道等)、船舶电站等等。这其中,船舶动力系统作为为船舶运行提供动力的部分,其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正常与否。

由于船舶所处的特殊工作环境,众多因素会对船舶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形成不利影响,例如,对于在海洋环境中运行的船舶来说,海洋的风浪会将部分海水溅射到船舶的进气通道内,由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进气通道内的海水蒸发之后,这部分盐分会凝结在进气通道的内部,长时间则会对进气通道产生腐蚀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多会为船舶的进气通道配备清洗装置,清洗装置一般是向进气通道喷淋冷水的喷淋装置。由于喷淋水的温度较低,对盐分的溶解清洗效率较低,且当船舶处于低温环境的状况下还容易在进气通道内凝结成冰,影响进气通道的正常进气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溶解盐分,并避免进气通道内结冰的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包括补液装置、供液装置和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喷淋装置,补液装置向供液装置可控地补充洗涤介质,供液装置通过安装有推进装置的管路向喷淋装置可控地提供洗涤介质,其特征在于,供液装置设置于船舶动力系统散发余热处,供液装置内部的洗涤介质被所述余热加热。

作为优选方案,供液装置设置于燃气轮机处。

作为优选方案,供液装置分割为集热装置和供液腔,集热装置为装有导热液体的容器,供液腔内填充洗涤介质,集热装置为供液装置接近燃气轮机一端,供液腔为供液装置远离燃气轮机一端,集热装置和供液腔可以实现热交换,补液装置向供液腔补充洗涤介质。

作为优选方案,集热装置为包覆于燃气轮机外表面的环状桶形容器。

作为优选方案,在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置阀组,所述阀组控制供液装置洗涤介质供给的流量;设置第二补液装置,所述第二补液装置直接向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供液,所述第二补液装置和所述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阀组后端,所述后端为远离供液装置的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供液装置设置于排气通道处。

作为优选方案,供液装置分割为集热装置和供液腔,集热装置为装有导热液体的容器,供液腔内填充洗涤介质,集热装置为供液装置接近排气通道一端,供液腔为供液装置远离排气通道一端,集热装置和供液腔可以实现热交换,补液装置向供液腔补充洗涤介质。

作为优选方案,集热装置为环状桶形容器,环状桶形容器外壁固定于排气通道内壁。

作为优选方案,在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置阀组,所述阀组控制洗涤介质的流量;设置第二补液装置,所述第二补液装置直接向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可控的供液,所述第二补液装置和所述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阀组后端,所述后端为远离排气通道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供液腔内增加电热辅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利用从燃气轮机或排气通道收集的余热加热洗涤介质,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洗涤介质的温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对进气通道内凝结的盐分、冰霜等的清洁效率,有效保证了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燃气轮机,31、喷淋装置,32、集热装置、33、供液腔,34、补液装置,35、推进装置,36、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船舶动力系统主要包括进气系统、燃气系统、排气系统。其中,进气系统将外界环境的空气输送至燃气系统,为燃气系统的燃料燃烧,进行供能作业提供足够的氧气;燃气系统用于通过燃烧燃料等方式产生船舶运行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船舶的相关推动装置,如船舶的推进器(螺旋桨等装置);排气系统则用于将燃气系统产生的废气外排至外界环境中;防冰系统用于利用燃气系统产生的部分热量来为进气通道进行防冰融冰操作。

具体的,进气系统具有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进气端、与燃气系统相连通的出气端以及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形成的进气通道;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依次经由进气端、进气通道和出气端,最后流入燃气系统中,实现对燃气系统的供氧。

燃气系统主要是包括燃气轮机。

排气系统具有与外界环境相连通的排气端以及与燃气系统相连通的送气端,送气端和排气端之间通过排气通道相连通;燃气系统燃烧产生的废气依次经由送气端、排气通道和排气端,排出至外界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进气系统的进行通道的内部以及设定部件进行清洗操作的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包括补液装置、供液装置和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喷淋装置,补液装置向供液装置补充洗涤介质,供液装置通过安装有推进装置的管路向喷淋装置提供洗涤介质,供液装置设置于船舶动力系统散发余热处,供液装置内部的洗涤介质被所述余热加热。经过加热的洗涤介质更能有效的溶解盐分。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的供液装置设置于燃气轮机处。供液装置分割为集热装置和供液腔,集热装置为装有导热液体的容器,供液腔内填充洗涤介质,集热装置为供液装置接近燃气轮机一端,供液腔为供液装置远离燃气轮机一端,集热装置和供液腔可以实现热交换,补液装置向供液腔补充洗涤介质。

集热装置和供液腔为导热材料制成,如铁、铝等金属导热材料。燃气轮机的外壁温度较高,集热装置靠近燃气轮机的外表面,燃气轮机外壁的热量会向集热装置传导,集热装置内部的导热液体被加热至较高的温度。集热装置和供液腔的壳体可以接触,也可以分离,但是两者中的液体完全隔绝。这样设置可以避免供液装置内洗涤介质过热。

供液腔内可以增加电热辅热装置,在需要高温洗涤介质时提高温度。

燃气轮机一般为多节的筒状结构,集热装置设计为环状桶形容器,外套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外周壳体上,并与外周壳体导热接触。环状桶形容器的内径与燃气轮机的燃烧室的外周壳体的外径相适配,以保证两者的导热接触。

在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置阀组,所述阀组控制供液装置洗涤介质供给的流量,流量可以为零至最大。设置第二补液装置,所述第二补液装置直接向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可控的供液,所述第二补液装置和所述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阀组后端,所述后端为远离供液装置的一端。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洗涤介质温度的调节。当洗涤介质温度过高时,可以调节阀组减少供液装置洗涤介质的供给,加大第二补液装置中洗涤介质的供给。在不需要高温洗涤介质的情况下,第二补液装置可以单独提供洗涤介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的供液装置设置于排气通道处。供液装置分割为集热装置和供液腔,集热装置为装有导热液体的容器,供液腔内填充洗涤介质,集热装置为供液装置接近排气通道一端,供液腔为供液装置远离排气通道一端,集热装置和供液腔可以实现热交换,补液装置向供液腔补充洗涤介质。

集热装置和供液腔为导热材料制成,如铁、铝等金属导热材料。集热装置靠近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热量会向集热装置传导,集热装置内部的导热液体被加热至较高的温度。集热装置和供液腔的壳体可以接触,也可以分离,但是两者中的液体完全隔绝。这样设置可以避免供液装置内洗涤介质过热。

供液腔内可以增加电热辅热装置,在需要高温洗涤介质时提高温度。

为了适应排气通道的形状,集热装置设计为环状桶形容器,环状桶形容器外壁固定于排气通道内壁上,以保证两者的导热接触。

在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置阀组,所述阀组控制供液装置洗涤介质供给的流量,流量可以为零至最大。设置第二补液装置,所述第二补液装置直接向供液装置和喷淋装置连接的管路可控的供液,所述第二补液装置和所述推进装置安装于所述阀组后端,所述后端为远离供液装置的一端。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洗涤介质温度的调节。当洗涤介质温度过高时,可以调节阀组减少供液装置洗涤介质的供给,加大第二补液装置中洗涤介质的供给。在不需要高温洗涤介质的情况下,第二补液装置可以单独提供洗涤介质。

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同时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清洗装置,以实现更好的高温清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