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8534发布日期:2020-07-31 21:01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皮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



背景技术:

机动橡皮舟又称为充气冲锋舟,是靠机械动力或电动推进的橡皮艇。传统的橡皮舟配备有充气龙骨,并铺装刚性地板或充气地板。航行时舟体的底部充气龙骨横截面呈v型结构主要用于分水,舟体主气囊前端上翘。橡皮舟配载重货或满员航行的时候,舟体左右两侧的主气囊会因载重而部分没入水中,进而会增大航行的阻力,降低航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通过在左、右侧主气囊的底部增加辅助气囊使分水线增加,进而提高了橡皮舟的整体浮力,减少了航行时的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包括舟体和围绕舟体的左、前、右三侧设置的一体式带隔舱的主气囊,所述舟体的底部充气龙骨沿左右横断面呈v型结构,且所述舟体的前端向上翘起,所述舟体的左、右两侧的主气囊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气囊沿主气囊从后向前呈直径渐缩式结构,且所述辅助气囊的后端直径小于主气囊的直径,所述辅助气囊通过粘性连接带包覆固定在主气囊的底部上。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囊设置单独充气阀或通过管路同主气囊连接进行充气。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的外侧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全把手。在此,多个安全把手的设置可用于舟体搬运时的抓握,也能保证数量一定的乘员坐上橡皮舟之后,随时可以抓住安全把手,进而使身体保持稳定,在进行激烈的作业或游玩项目时能够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的左、右外侧上表面上均设有四个安全把手。

优选地,所述安全把手的周边被橡皮贴条覆盖,所述橡皮贴条粘接在主气囊的外侧上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的中心外周设置有一圈防撞凸条。在此,防撞凸条的设置可在橡皮舟航行时对主气囊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撞凸条有多条且上下均匀间隔地沿主气囊的外周排布。

优选地,所述防撞凸条通过粘接或热合工艺固定排布在主气囊的外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机动橡皮舟,在橡皮舟的舟体左、右两侧主气囊的底部各增加一个从后向前的呈直径渐缩式结构的辅助气囊,其后端与主气囊后端对齐或稍向前安装,其前部到达主气囊的水平线最前端截止,并通过粘性连接带将辅助气囊包覆固定在主气囊的底部上,由于辅助气囊的后端直径小于主气囊的直径,当辅助气囊通过粘性连接带包覆固定在主气囊的底部上时,由左或右单侧辅助气囊、主气囊和粘性连接带形成的横断面呈v型结构,而由左右双侧辅助气囊、主气囊、粘性连接带和舟体的v型充气龙骨底部形成的整体横断面呈w型结构。相比传统结构,辅助气囊的增加使橡皮舟底部分水线由一条增加到三条,其提高了分水效率,进而提高了橡皮舟的整体浮力及抗风浪性和稳定性,减少了航行时的阻力。如此一来,橡皮舟在满载时也能确保主气囊在水平面以上,在推进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橡皮舟的航速将得到大幅提高。另外,两个辅助气囊的增加也相当于增加了两个额外的充气隔舱,增加了舟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机动橡皮舟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机动橡皮舟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机动橡皮舟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速机动橡皮舟的仰视图。

其中:1.主气囊;2.舟体;3.辅助气囊;4.粘性连接带;5.安全把手;6.橡皮贴条;7.防撞凸条;a.舟体前端;b.舟体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当橡皮舟配载重货或满员航行的时候,舟体左右两侧的主气囊会因载重而部分没入水中,进而会增大航行的阻力,出现航速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高速机动橡皮舟,包括舟体2和围绕舟体2的左、前、右三侧设置的一体式带隔舱的主气囊1,所述舟体2的底部充气龙骨沿左右横断面呈v型结构,且所述舟体2的前端向上翘起,其可使橡皮舟在行驶时减少一定的阻力,使其行驶顺畅,所述舟体2的左、右两侧的主气囊1的底部均设置有辅助气囊3,所述辅助气囊3沿主气囊1从后向前呈直径渐缩式结构,且所述辅助气囊3的后端直径d小于主气囊1的直径d,所述辅助气囊3通过粘性连接带4包覆固定在主气囊1的底部上。此外注明:a指的是舟体前端,b指的是舟体后端。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囊3可单独设置充气阀也可通过管路同主气囊1连接进行充气。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1的外侧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安全把手5,在此,多个安全把手5的设置可用于舟体搬运时的抓握,也能保证数量一定的乘坐人员坐上橡皮舟之后,随时可以抓住安全把手5,进而使身体保持稳定,在进行激烈的水上作业或游玩项目时能够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1的左、右外侧上表面上均设有四个安全把手5。

优选地,所述安全把手5的周边被橡皮贴条6覆盖,所述橡皮贴条6粘接在主气囊1的外侧上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1的中心外周设置有一圈防撞凸条7。在此,防撞凸条7的设置可在橡皮舟航行时对主气囊1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撞凸条7有多条且上下均匀间隔地沿主气囊1的外周排布。

优选地,所述防撞凸条通过粘接或热合工艺固定排布在主气囊的外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机动橡皮舟,在橡皮舟的舟体左、右两侧主气囊的底部各增加一个从后向前的呈直径渐缩式结构的辅助气囊,其后端与主气囊后端对齐或稍向前安装,其前部到达主气囊的水平线最前端截止,并通过粘性连接带将辅助气囊包覆固定在主气囊的底部上,由于辅助气囊的后端直径小于主气囊的直径,当辅助气囊通过粘性连接带包覆固定在主气囊的底部上时,由左或右单侧辅助气囊、主气囊和粘性连接带形成的整体横断面呈v型结构,而由左右双侧辅助气囊、主气囊、粘性连接带和舟体的v型充气龙骨底部形成的整体横断面呈w型结构。相比传统的结构,辅助气囊的增加使橡皮舟底部分水线由一条增加到三条,其提高了分水效率,进而提高了橡皮舟的整体浮力及抗风浪性和稳定性,减少了航行时的阻力。如此一来,橡皮舟在满载时也能确保主气囊在水平面以上,在推进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橡皮舟的航速将得到大幅提高。另外,两个辅助气囊的增加也相当于增加了两个额外的充气隔舱,增加了舟体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底”、“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