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5812发布日期:2020-11-04 01:0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艇,尤其涉及一种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



背景技术:

橡皮艇多用于救生,休闲。目前,当船遇险时,救助部门的船需较长时间才能抵达事发现场,救助飞机需时较短,但在人员施救时,通过悬吊救人一次仅能救助一人,效率十分低下。充气艇由于其方便携带、体积小的优点,常用做救生设备,但以往常规的充气艇都是采用手动泵或脚踏泵或电动充气泵,一个舱室、一个舱室的充气,需要化很长的时间才能充好一个完整的艇。但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将船体打满气体是比较困难的,降低救生船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空投作业专门研发的,适用于营救救援、远程快速部署、空海联合作业等多种领域,且空运效率高,速度快,使用效率高,充气速度快,安全可靠的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包括通过吊索连接的降落伞和充气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艇本体包括艇体、气管和高压气瓶,所述艇体为一设有艇壁和艇底的气囊,所述气囊分为多个依次连接但不连通的气室,所述气室之间为舱壁且均通过舱壁隔开,所述舱壁上设有流通方向相同的单向阀,所有气室的外壁上均设有气室开关,所述高压气瓶放置于气囊上且通过气管与气室相连通,每个气室内单向阀通过气管与气室开关相连通且该段气管上设有出气孔,所有气室通过单向阀和出气孔依次充满气后形成所述艇体;所述高压气瓶内充有压缩气体且瓶口设置有释放阀,所述释放阀的端部安装设有可触发释放阀打开高压气瓶的保险销,所述保险销上连接设有拔出保险销的释放阀保险销拉索,所述艇体上固定设有导向轮,所述释放阀保险销拉索穿过导向轮后延伸固定连接在吊索上,所述降落伞打开后与充气艇本体分离使吊索自动拉动释放阀保险销拉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艇本体还包括气体多路分配器,所述艇壁由相互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所述气体多路分配器的一条支路通过气管与高压气瓶相连通,其他支路通过气管与艇底、艇壁两部分上位于充气起始端的两个气室分别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释放阀内部设有撞针机构,所述高压气瓶的端部内部设有气体密封膜,所述保险销可触发撞针机构使撞针刺破气体密封膜从而释放高压气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室的侧壁上还均设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艇壁整体呈u型,所述吊索设有三根或四根且呈角度相同地与艇底边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专为空投作业专门研发,适用于营救救援、远程快速部署、空海联合作业等多种领域;

2,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的艇体气囊气室通过单向阀采用气路串联的方法,从一个充气口即可对整艇充气,大大简化了充气步骤,提高了充气效率;

3,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在存放时气室内是没有气体的,使得存放体积小,提高空运效率,同样的运输机一次能运输更多的充气艇;

4,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在空投过程中通过降落伞和充气艇本体的分离实现自动拉动释放阀保险销拉索使气瓶自动对充气艇的气室充气,是自动化的无人作业工序,减少了作业流程,提高了使用效率;

5,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的充气气源来自艇上自带的高压气瓶中的压缩气体,利用高压的压缩气体快速对艇体气囊进行充气,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充好气,与以往的人工手动充气法或电动气泵充气阀相比,充气速度更快;

6,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上的充气管路隐藏在气室内部,避免了人员在艇上时触碰到管路造成管路受损或松动,更安全可靠;

7,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可在艇体折叠状态对艇进行充气,气室通过单向阀是逐个顺序充气的,因此,就可以实现在艇体处于折叠状态时就可以充气了,不需要像以往的充气艇那样先要将艇展开,然后再逐个气室充气;只要是按照规定的折叠方法折叠好的充气艇,充气时随着第一个气室进气后膨胀会推动展开后面的气室,进而随着一个一个气室进气,整个艇也就展开了,不需要人工去展开,因此,极大的提高了部署使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气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艇体的内部及气体走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气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意:1-降落伞;2-吊索;3-充气艇本体;4-艇体;41-艇壁;42-艇底;43-气室;431-气室开关;432-安全阀;44-舱壁;45-导向轮;5-气管;51-出气孔;6-高压气瓶;61-释放阀;62-保险销;63-释放阀保险销拉索;7-单向阀;8-气体多路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包括通过吊索2连接的降落伞1和充气艇本体3,所述充气艇本体3包括艇体4、气管5和高压气瓶6,所述艇体4为一设有艇壁41和艇底42的气囊,所述气囊分为多个依次连接但不连通的气室43,所述气室43之间为舱壁44且均通过舱壁44隔开,所述舱壁44上设有流通方向相同的单向阀7,所有气室43的外壁上均设有气室开关431,所述高压气瓶6放置于气囊上且通过气管5与气室43相连通,每个气室43内单向阀7通过气管5与气室开关431相连通且该段气管5上设有出气孔51,所有气室43通过单向阀7和出气孔51依次充满气后形成所述艇体4。

上述结构所提供的空投用自动充气式充气艇专为空投作业专门研发,适用于营救救援、远程快速部署、空海联合作业等多种领域;整个艇体4均采用气囊设置,因此在存放时气室43内是没有气体的,使得存放体积小,提高空运效率,同样的运输机一次能运输更多的充气艇;气囊采用通过单向阀7连通的气室43构成,因此高压气瓶6只需要连通位于充气起始端的气室43,该气室43的气体便可通过单向阀7和出气孔51依次向其余的气室43内充气,每个气室43采用出气孔51充气则是为了使所有气室43充气过程更稳定,所形成的艇体4上的每个气室43更均匀;该气路串联的方法,从一个充气口即可对整艇体4充气,大大简化了充气步骤,提高了充气效率;充气气源来自艇体4上自带的高压气瓶6中的压缩气体,利用高压的压缩气体快速对艇体4气囊进行充气,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充好气,与以往的人工手动充气法或电动气泵充气阀相比,充气速度更快;同时,充气管路隐藏在气室43内部,避免了人员在艇上时触碰到管路造成管路受损或松动,更安全可靠;此外,该自动充气式充气艇可在艇体4折叠状态下对艇进行充气,只要是按照规定的折叠方法折叠好的充气艇,充气时随着第一个气室43进气后膨胀会推动展开后面的气室43,进而随着一个一个气室43进气,整个艇体4也就展开了,不需要像以往的充气艇那样先要将艇体4展开,然后再逐个气室43充气,因此,极大的提高了部署使用速度。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高压气瓶6内充有压缩气体且瓶口设置有释放阀61,所述释放阀61的端部安装设有可触发释放阀61打开高压气瓶6的保险销62,所述保险销62上连接设有拔出保险销62的释放阀保险销拉索63,所述艇体4上固定设有导向轮45,所述释放阀保险销拉索63穿过导向轮45后延伸固定连接在吊索2上,所述降落伞1打开后与充气艇本体3分离使吊索2自动拉动释放阀保险销拉索63。

进一步,所述释放阀61内部设有撞针机构,所述高压气瓶6的端部内部设有气体密封膜,所述保险销62可触发撞针机构使撞针刺破气体密封膜从而释放高压气体。

上述结构中,释放阀保险销拉索63通过导向轮45后固定连接到降落伞1的吊索2上,空投时,降落伞1打开后与充气艇本体3分离,进而带动吊索2拉动自动拉动释放阀保险销拉索63,进而快速拔出释放阀61端部的保险销62,从而触发释放阀61内部撞针机构,撞针刺破高压气瓶6端部的气体密封膜,释放出高压气瓶6里的压缩气体。该过程在空投过程中通过降落伞1和充气艇本体3的分离实现自动拉动释放阀保险销拉索63使气瓶6自动对艇体的气室43充气,是自动化的无人作业工序,减少了作业流程,提高了使用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充气艇本体3还包括气体多路分配器8,所述艇壁41由相互对称的两部分组成,所述气体多路分配器8的一条支路通过气管5与高压气瓶6相连通,其他支路通过气管5与艇底42、艇壁41两部分上位于充气起始端的两个气室43分别相连通。图3中,箭头方向即为气体流通方向,采用气体多路分配器8可更快地对整个气囊的气室43充气,更加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充气的效率。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气室43的侧壁上还均设有安全阀432。安全阀432可确保每个气室43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艇壁41整体呈u型,所述吊索2设有三根或四根且呈角度相同地与艇底42边缘连接,整个结构更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