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锚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0177发布日期:2021-04-16 14:5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船用锚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锚机底座。


背景技术:

2.锚机是船上用于收放锚及锚链的机械,用人力、蒸汽机、电动机、液压马达等作为动力,通常安装在船的首楼甲板上,现有技术中,一台或两台原动机居中,两个链轮分别关于甲板中心线斜向配置于甲板左、右两侧,锚机在安装时即设置在链轮轴中心线上,也就是说锚机也关于甲板中心线1斜向布置于甲板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为设置于甲板5左侧斜向布置的单个底座本体(另外一个底座本体关于甲板5中心线1对称设置在甲板5右侧),在甲板5底部设置有放置锚链的锚链仓3,且甲板5上开设有使锚链进入锚链仓3的锚链入口4,现有技术中锚机底面的支撑结构直接安装在甲板5上(无图1中所示的底座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下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增厚板6),而为了使锚机更稳定的设置于甲板5上,一般在甲板5底面布置有甲板5纵骨及横梁加强结构强度,也就是甲板角钢7(交叉设置于甲板底面)、船体骨架8(交叉设置于甲板底面) 和支撑柱9用于稳定锚机,但是此类加强结构,在行船过程中由于振动、摇摆等情况常会导致锚机的摇摆和振动,严重时还会导致锚机的损坏,影响行船。
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船用锚机底座,能够形成在行船过程中对锚机的稳定支撑,降低锚机的振动及摇摆,提高行船时舵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船用锚机底座,能够形成在行船过程中对锚机的稳定支撑,降低锚机的振动及摇摆,提高行船时舵机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船用锚机底座,包括设置于甲板上用于承载锚机的底座本体和设置于甲板下用于支撑底座本体的甲板加强结构,所述底座本体包括面板和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所述面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的肘板和若干个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的腹板,所述肘板和腹板呈夹角设置。
6.进一步,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沿面板本体上沿水平向外突出的上沿凸起以及沿面板本体下沿水平向外突出的下沿凸起。
7.进一步,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减重工艺孔。
8.进一步,所述面板边缘设置有用于降低锚机晃动的止推块。
9.进一步,各个所述腹板平行设置,所述腹板与面板的连接长度小于腹板与甲板的连接长度,所述腹板呈梯形结构。
10.进一步,所述腹板包括设置于面板本体上沿底面的腹板ⅰ、面板本体下沿底面的腹板ⅱ、上沿凸起底面的腹板ⅲ和下沿凸起底面的腹板ⅳ。
11.进一步,所述肘板包括连接于面板底面的贯通肘板和防倾肘板,所述贯通肘板与腹板ⅱ垂直连接,所述防倾肘板与腹板成夹角连接。
12.进一步,所述贯通肘板与面板的连接长度小于贯通肘板与甲板的连接长度,所述贯通肘板呈梯形结构;所述防倾肘板与面板的连接长度小于防倾肘板与甲板的连接长度,所述防倾肘板呈梯形结构。
13.进一步,所述甲板加强结构包括成夹角设置于甲板底面的t型钢。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船用锚机底座,通过底座本体和设置于甲板下用于支撑底座本体的甲板加强结构,能够实现对锚机的稳定支撑,降低行船时锚机的振动及锚机的摇摆,有效的保护锚机整体结构的完整性,降低出现行船时造成的锚机损坏,提高行船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b

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c

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d

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p

p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k

k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b

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c

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d

d 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p

p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k

k向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垂直允许有一定的制造或安装误差,所述的平行允许具有一定的制造或安装误差。
25.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船用锚机底座包括设置于甲板5上用于承载锚机的底座本体和设置于甲板5下用于支撑底座本体的甲板加强结构,所述底座本体包括面板10和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所述面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的肘板和若干个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的腹板,所述肘板和腹板呈夹角设置。所述肘板和腹板可以相互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也可以其他角度连接于面板底面,均可有效加强对面板10和锚机的支撑效果,提高锚机抗震防倾的能力,如图3所示,面板10垂直设置于面板加强结构上,面板加强结构垂直设置于甲板5上,即面板10与甲板5相互平行设置,当然所述面板10与甲板5 也可呈一定角度的设置,起到便于承载舵机提高舵机抗震防倾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底座本体为设置于甲板5上的至少一对。如图1所示,为设置于甲板5左侧斜向布置的单个底座本体(另外一个底座本体关于甲板中心线1对称设置在甲板5右侧),由于锚机关于甲板中心线1对称设置于甲板5两侧,且在链轮轴中心线2上斜向布置,所以将底座本体也相对应的斜向布置于链轮轴中心线2 上关于甲板中心线1对称设置,当然所述底座本体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对,用于对锚机进行支撑,在此不再赘述。
26.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0包括面板本体101、沿面板本体上沿水平向外突出的上沿凸起102以及沿面板本体下沿水平向外突出的下沿凸起103,以使得面板 10与锚机底面轮廓相适配。如图1所示,所述面板本体101为矩形结构,位于链轮轴中心线2两侧平行于链轮轴中心线2的两条边即为面板长边,与链轮轴中心线2相交叉的两条边为面板短边,所述面板短边平行于面板中轴线设置于面板中轴线202两侧,所述所述面板本体上沿和面板本体下沿对应于图2中所示的沿链轮轴中心线2上下设置的面板长边,所述上沿凸起102即为图1中沿面板本体上沿远离锚链入口4方向设置的矩形凸起,所述下沿凸起103即为沿面板本体下沿中部设置的矩形凸起,以使得面板10轮廓与锚机底面轮廓相同,降低面板10所占空间及降低面板10的总重量,起到减少多余面板10,减少船舶负荷的作用,当然,所述面板本体101、上沿凸起102和下沿凸起103还可设置成其他如多边形或整板的结构,以起到承载锚机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27.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0上开设有减重工艺孔11,减重工艺孔11的开设位置与锚机底面支撑结构相对应,减重工艺孔11可开设多个,其个数、位置及形状等依据锚机底面的支撑结构设定,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所述面板10 即为开设减重工艺孔11后面板骨架剩余结构,所述面板10与锚机底面的支撑结构呈对应关系,以使得锚机稳定的设置于面板10上,对锚机起到减振防倾的作用,并且进一步降低面板10重量,减少多余面板10,减少船舶的负荷,所述面板10上还设置有便于连接锚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锚机底面结构上安装位置相对应,以使得锚机底座与锚机形成稳定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28.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0边缘设置有用于降低锚机晃动的止推块12。所述止推块12一端固定设置于面板上,与固定设置于面板上一端相对的另一端抵于甲板上,以使得锚机底座稳定设置于甲板上降低行船过程中锚机的晃动,如图2 所示,所述止推块12分别平行连接于面板10长边两端和面板10短边两端,即为矩形结构的每个角上均设置有垂直设置的两个止推块12,所述上沿凸起102上也设置有止推块12,以降低锚机的晃动,当然所述止推块12还可均匀的周向设置于面板10上或在面板10其他位置布置止推块12,起到稳定锚机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止推块1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9.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腹板平行设置,所述腹板与面板10的连接长度小于腹板与甲板5的连接长度,腹板呈梯形结构。如图3所示,在锚机安装后,各个腹板平行于链轮轴中心线2设置于面板底面,腹板连接面板10和甲板5的一边或两边为斜向设置的,即梯形结构的斜边,此处一边或两边延伸含义为既可以一边斜向设置也可以两边斜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腹板连接面板10和甲板5的两边为斜向设置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所述腹板与面板10和甲板5的连接长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结构发生变化,如调换二者的连接长度使腹板与面板10的连接长度大于腹板与甲板5的连接长度,或者使二者的连接长度相等,构成稳定结构,便于对锚机的稳定支撑,在此不再赘述。
30.本实施例中,所述腹板包括设置于面板本体上沿底面的腹板ⅰ1001、面板本体下沿底面的腹板ⅱ1002、上沿凸起底面的腹板ⅲ1003和下沿凸起底面的腹板ⅳ1004。如图2所示,所述腹板ⅰ1001、腹板ⅱ1002、腹板ⅲ1003和腹板ⅳ1004 相互平行设置于面板底面,并且与锚机底面平行于链轮轴中心线2的部分支撑结构相对应,增大此处结构强度,以形成对锚机的良好支撑,避免出现由应力集中造成的面板10撕裂,锚机设置不稳定等情况,当然,所述腹板也可设置于面板底面其他位置,以对锚机形成稳定的支撑,在此不再赘述。
31.本实施例中,所述肘板包括连接于面板底面的贯通肘板和防倾肘板,所述贯通肘板与腹板ⅱ1002垂直连接,所述防倾肘板与腹板成夹角连接。所述防倾肘板和腹板可以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也可以其他角度连接于面板底面,均可有效加强对面板10和锚机的支撑效果,提高锚机抗震防倾的能力,如图2所示,所述贯通肘板包括设置于面板底面的贯通肘板ⅰ2001、贯通肘板ⅱ2002、贯通肘板ⅲ2003和贯通肘板ⅳ2004,所述贯通肘板ⅰ2001、贯通肘板ⅱ2002、贯通肘板ⅲ2003和贯通肘板ⅳ2004相互平行于面板中轴线202设置于面板底面;所述贯通肘板ⅰ2001垂直连接腹板ⅰ1001和腹板ⅱ1002,且贯通肘板ⅰ2001为两块分别设置于面板中轴线202两侧,面板本体101短边处对应面板底部;所述贯通肘板ⅱ2002垂直连接腹板ⅰ1001和腹板ⅲ1003,且贯通肘板ⅱ2002为两块分别设置于面板中轴线202两侧,上沿凸起102两侧对应面板底部;所述贯通肘板
ⅲꢀ
2003垂直连接腹板ⅱ1002和腹板ⅳ1004,且贯通肘板ⅲ2003为两块分别设置于面板中轴线202两侧,下沿凸起103两侧对应面板底部;所述贯通肘板ⅳ2004垂直连接腹板ⅰ1001、腹板ⅱ1002和腹板ⅲ1003,且贯通肘板ⅳ2004为两块设置于面板中轴线202两侧,位于两块贯通肘板ⅱ2002之间对应面板底部;所述减重工艺孔11包括上沿凸起减重工艺孔、面板本体减重工艺孔和下沿凸起减重工艺孔;所述上沿减重工艺孔开设于腹板ⅲ1003和腹板ⅰ1001之间,由贯通肘板
ⅱꢀ
2002和贯通肘板ⅳ2004将上沿减重工艺孔11分隔成三个减重工艺孔11;所述面板本体减重工艺孔开设于腹板ⅰ1001和腹板ⅱ1002之间,由贯通肘板ⅰ2001和贯通肘板ⅳ2004将上沿面板本体减重工艺孔分隔成三个减重工艺孔11;所述下沿凸起减重工艺孔开设于腹板ⅳ1004和腹板ⅱ1002之间,由贯通肘板ⅲ2003、腹板ⅳ1004和腹板ⅱ1002合围成一个减重工艺孔11;所述减重工艺孔11依照锚机底面的支撑结构轮廓相对应的开设,以使得面板骨架与锚机底面的支撑结构相适配,且面板骨架底面均对应有面板加强结构对面板骨架进行加强,提高锚机的稳定性,降低锚机底座的总重,减少船舶的负荷;如图1所示,所述上沿凸起102上设置的止推块12与靠近锚链入口4的贯通肘板ⅳ2004有连接;所述防倾肘板沿周向布置于面板10边缘,所述防倾肘板包括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防倾肘板ⅰ3001、防倾肘板ⅱ3002、防倾肘板ⅲ3003和防倾肘板ⅳ3004,所述防倾肘板ⅱ3002垂直连接于腹板ⅱ1002,其中靠近面板10短边的一块防倾肘板ⅱ3002和此处面板10短边处设置的贯通肘板ⅰ2001共同支撑一块面板边角凸出104,所述面板边角凸出104由面板10下沿水平向外凸出形成;所述防倾肘板ⅰ3001垂直连接于腹板ⅰ1001,设置于靠近锚链入口4处贯通肘板ⅰ2001和贯通肘板ⅱ2002 之间;所述防倾肘板ⅲ3003垂直连接于腹板ⅲ1003,设置于远离锚链入口4处贯通肘板ⅱ2002和贯通肘板ⅳ2004之间;所述防倾肘板ⅳ3004垂直连接于贯通肘板ⅰ2001,设置于链轮轴中心线2的延长线上;当然,所述肘板也可设置于面板底面其他位置,以对锚机形成稳定的支撑,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面板10上还设置有便于与锚机底座相连接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与锚机上安装孔相对应。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贯通肘板与面板10的连接长度小于贯通肘板与甲板5 的连接长度,所述贯通肘板呈梯形结构;所述防倾肘板与面板10的连接长度小于防倾肘板与甲板5的连接长度,所述防倾肘板呈梯形结构。所述贯通肘板连接面板10和甲板5的一边或两边为斜向设置的,即梯形结构的斜边,此处一边或两边延伸含义为既可以一边斜向设置也可以两边斜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贯通肘板ⅰ2001连接面板10和甲板5的两边为斜向设置的;贯通肘板ⅱ2002连接面板10和甲板5远离腹板ⅲ1003一边为斜向设置的;贯通肘板ⅲ2003连接面
板10和甲板5远离腹板ⅳ1004一边为斜向设置的;贯通肘板ⅳ2004连接面板10和甲板5远离腹板ⅲ1003一边为斜向设置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所述贯通肘板与面板10和甲板5的连接长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结构发生变化,如调换二者的连接长度使贯通肘板与面板10的连接长度大于贯通肘板与甲板5的连接长度,或者使二者的连接长度相等,构成稳定结构,便于对锚机的稳定支撑,在此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所述防倾肘板连接面板10 和甲板5的一边或两边为斜向设置的,即梯形结构的斜边,此处一边或两边延伸含义为既可以一边斜向设置也可以两边斜向设置,本实施例中防倾肘板连接面板10和甲板5的一边为斜向设置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所述防倾肘板与面板10和甲板5的连接长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结构发生变化,如调换二者的连接长度使防倾肘板与面板10的连接长度大于防倾肘板与甲板5 的连接长度,或者使二者的连接长度相等,构成稳定结构,便于对锚机的稳定支撑,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甲板5上表面和位于甲板5上表面上的面板加强结构之间还设置有为了局部加强,在原甲板5结构的部分甲板5上,增设的一块增厚板6。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甲板加强结构包括成夹角设置于甲板5底面的t型钢 801。所述甲板底面设置的t型钢801两侧均延伸至船体骨架8上,所述船体骨架8为t型钢结构,构成稳定连接,所述t型钢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t型钢801互相垂直连接于甲板5底面,对应设置于所述腹板ⅰ1001底部、腹板ⅱ1002底部、贯通肘板ⅰ2001底部和靠近锚链入口4的贯通肘板ⅳ2004 底部,以加固对锚机的稳定支撑,增大甲板5底面加强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锚机的稳定性,所述t型钢801设置位置正对腹板ⅰ1001底部、腹板ⅱ1002 底部、贯通肘板ⅰ2001底部和靠近锚链入口4的贯通肘板ⅳ2004设置位置,也就是说t型钢801处于腹板ⅰ1001、腹板ⅱ1002、贯通肘板ⅰ2001和靠近锚链入口4的贯通肘板ⅳ2004高度方向正下方,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t型钢801 所处位置及设置夹角进行调整,或增设t型钢801的数量以起到良好的支撑及减振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34.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0一体成型制造,当然所述面板10也可拼接而成或是各部分铆接而成,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面板10、加厚板6、肘板、腹板、t型钢801均为钢材料,并且相互连接方式均采用焊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如铆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贯通肘板起到连接其他构件、增大结构强度、防止所支持构件失稳的作用,所述防倾肘板起到对结构进行加强、防止所支持构件失稳、防止整体倾倒、晃动的作用;采用肘板能增加连接节点的刚性和保证相交结构的连续性,同时可以传递各种力,减小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和改善接头的工艺性,能使节点连接得更牢固,还能减小梁材角接处的应力集中,未设置肘板的型钢,在受到横向载荷的作用时,其两端相当于自由支承的梁,装置肘板后,梁的两端受到某种程度的刚性约束,梁的变形和弯矩显著降低,在同样载荷作用下可减小型钢的尺寸,能保证节点处的强度和可靠的连接,它在船体结构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在一个框架结构中,肘板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肘板的原因如下:可给梁端提供更大的横剖面面积和惯性矩,因而使梁端剖面上的横向剪应力和弯曲正应力降低;还可作为角撑板起作用,以缓和局部的应力集中;提高了梁端的固定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框架的刚性,也可降低跨中弯矩;在连接的构件定位时允许更大的间隙,因而使结构容易建造。采用腹板加强了舵机在船用舵机上使用的稳定性,并且腹板结构强度高,与肘板相结合使用,可以有效起到减振防倾的效果,有利于对舵机的保护。采用t形钢在使用中有较好的可焊性、塑性变形
性能及一定的机械强度,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
3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