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安全交通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6713发布日期:2021-06-15 20: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安全交通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河道工程施工过程的自动安全交通船。



背景技术:

在河道工程中,施工船如河中挖沙的作业船常常是处于河流中间,施工人员需要在作业船和河岸二者之间进行往返。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在作业船和河岸之间进行往返:1、手撑船篙,该种往返不仅消耗体力大、速度慢,而且容易受水流影响、不可控因素多,特别是容易受暗流影响,对撑船师傅的技术要求高;2、人工操作机器船桨,该种往返方式需要操作人员熟悉船只习性和水流特性,不然容易发生碰撞或失控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船只(交通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参差不齐,容易出现偏航、碰撞等船只失控的现象或类似的安全事故,乘船的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上下船之路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综上,现需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的自动安全交通船。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交通船在驾驶过程对操作难度大、容易出现偏航、碰撞等船只失控的现象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的自动安全交通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安全交通船,包括交通船船体,驱动所述交通船船体运动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交通船船体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绳轨装置,所述绳轨装置包括固设于河岸与作业船之间的绳轨,所述绳轨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交通船船体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绳轨的作用下沿所述绳轨朝向所述作业船运动或沿其朝向所述河岸运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为自动驱动装置。

所述绳轨装置还包括安全牵引结构,所述安全牵引结构包括固设于河岸与作业船之间的安全主牵引结构、以及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上且另一端与所述交通船船体固定连接的安全副牵引结构。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柔性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交通船船体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电源、驱动电机和导向轮,所述动力电源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导向轮在所述驱动电机作用下使所述交通船船体沿所述绳轨朝向所述作业船运动或沿其朝向所述河岸运动。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导向轮上的周向导槽、以及设于所述周向导槽两侧的两个导环结构,所述绳轨穿过一侧导环结构从所述周向导槽靠近另一侧导环结构的底部自下而上绕所述周向导槽一圈后由另一侧导环结构穿出。

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绳轨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发生打滑的防滑结构。

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周向导槽内的若干防滑点,所述防滑点为采用点焊的方式在所述周向导槽的槽表面设置的焊点。

所述柔性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安装底板、固定在所述交通船船体上的钢链、以及将钢链与所述安装底板相连的锁扣结构。

所述锁扣结构包括u型环、以及穿过所述u型环的开口端两端部将开口端封闭的螺栓;所述安装底板上成型有拱所述u型环穿过的穿过孔,所述u型环分别穿过所述穿过孔和所述钢链的任一孔并在所述螺栓的配合下将所述驱动装置柔性固定在所述交通船船体上。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正、反转且带锁死功能的转向开关。

所述动力电源设为车用蓄电池,所述动力电源安装在供电盒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交通船船体的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绳轨对所述交通船船体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所述交通船船体沿所述绳轨在所述作业船和河岸二者之间进行定向运动,在所述绳轨的导向作用下,即便所述交通船船体在水流、风向等作用下发生一定偏移,该偏移幅度也不会过大,整个交通船船体会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绳轨装置相互作用下在安全偏移范围内朝向所述作业船或所述河岸运功,不会发生偏航、碰撞等船只失控的现象,能够保证乘船人员的安全,使其能安全、顺速地到达河岸或作业船,整个自动安全交通船操作方便且安全性能高,同时该种安全交通船的驱动装置自动驱动所述交通船船体运行,更加方便省且速度更快。

2、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固设于河岸与作业船之间的安全主牵引结构、以及与所述交通船船体固定相连且另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上的安全副牵引结构;在所述交通船船体运动过程中,所述安全副牵引结构会随着所述交通船船体一起运动,其与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相连的连接端会沿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进行滑动,在整个运功过程中,所述安全副牵引结构对所述交通船船体施加有一定程度的且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的拉力,避免所述交通船船体在因为水流作用而发生打转或大幅度偏移等,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交通船船体的运功过程中的安全性。

3、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结构包括周向导槽和两个导环结构,绳轨穿过一侧导环结构从周向导槽靠近另一侧导环结构的底部自下而上绕周向导槽一圈后由另一侧导环结构穿出,即所述绳轨呈“”套设在所述周向导槽内且两端均穿过对应册的导环结构,所述绳轨在周向导槽和导环结构的共同限制下,不会沿着导向轮的切线位置滑脱,也不会发生绳轨与导向轮缠绕的问题,保证所述交通船船体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绳轨的相互作用下运行顺畅。

4、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防滑结构,从而避免导向轮表面过于光滑而出现绳轨与所述周向导槽之间出现打滑现象。

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柔性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交通船船体上,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在被固定后依然能够进行轻微的角度转动,作业人员能根据实际的水流情况随时调整驱动装置的角度方向,从而是所述交通船船体在运动过程中达到最佳的航行状态。

6、在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转向开关,通过所述转向开关可以控制所述导向轮的转动方向进而改变所述交通船船体的运动方向,使得所述交通船船体可以在河岸与作业船进行往返运动;同时所述转向开关还具有锁死功能,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通过转向开关的锁死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力电源采用24v的车载蓄电池且安装在供电盒内;一方面,由于在交通船船体的运动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水,将动力电源放置在供电盒内,所述供电盒具有密封作用,能有效地避免动力电源与水接触,而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24v的车载蓄电池作为动力电源不高于人体安全电压36v,在这种安全电压下即使发生电源与水接触的情况,也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进一步保证了作业人员或乘船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自动安全交通船整体结构图;

图2是自动安全交通船的驱动装置结构侧面图;

图3是交通船船体俯视图;

附图标记:1-交通船船体,2-驱动装置,3-绳轨装置,4-河岸,5-作业船,6-柔性固定结构,7-连接结构,21-驱动电机,22-减速器,23-导向轮,24-动力电源,25-供电盒,26-转向开关,31-绳轨,32-安全主牵引结构,33-安全副牵引结构,61-安装底板,62-钢链,63-锁扣结构,611-穿过孔,631-u型环,632-螺栓,71-周向导槽,72-导环结构,73-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安全交通船,包括交通船船体1,驱动所述交通船船体1运动的驱动装置2,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交通船船体1的运动进行导向的绳轨装置3,所述绳轨装置3包括固设于河岸4与作业船5之间的绳轨31,所述绳轨31通过连接结构7与所述驱动装置2相连,所述交通船船体1在所述驱动装置2和所述绳轨31的作用下沿所述绳轨31朝向所述作业船5运动或沿其朝向所述河岸4运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2设为自动驱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为所述交通船船体1的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绳轨31对所述交通船船体1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所述交通船船体1沿所述绳轨31在所述作业船5和河岸4二者之间进行定向运动,在所述绳轨31的导向作用下,即便所述交通船船体1在水流、风向等作用下发生一定偏移,该偏移幅度也不会过大,整个交通船船体1会在所述驱动装置2和所述绳轨装置3相互作用下在安全偏移范围内朝向所述作业船5或所述河岸4运功,不会发生偏航、碰撞等船只失控的现象,能够保证乘船人员的安全,使其能安全、顺速地到达河岸4或作业船5,整个自动安全交通船操作方便且安全性能高,同时该种安全交通船的驱动装置2自动驱动所述交通船船体1运行,更加方便省且速度更快。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绳轨装置3还包括安全牵引结构,所述安全牵引结构包括固设于河岸4与作业船5之间的安全主牵引结构32、以及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上且另一端与所述交通船船体1固定连接的安全主牵引结构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设为一端固定在所述河岸4上、一端固定在所述作业船5上的主缆绳,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设为一端通过锁扣滑动连接在所述主缆绳上的软绳,所述软绳的另一端与所述交通船船体1固定连接,从而保持在所述交通船船体1的运动过程中,所述绳轨31的摆动幅度不会过大;同时,在所述交通船船体1运动过程中,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会随着所述交通船船体1一起运动,其与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相连的连接端会沿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进行滑动,在整个运功过程中,所述安全主牵引结构32对所述交通船船体1施加有一定程度的且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的拉力,避免所述交通船船体1在因为水流作用而发生打转或大幅度偏移等,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交通船船体1的运功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柔性固定结构6安装在所述交通船船体1上,所述自动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电源24、驱动电机21和导向轮23,所述动力电源24为所述驱动电机21提供动力,所述导向轮23在所述驱动电机21作用下使所述交通船船体1沿所述绳轨31朝向所述作业船5运动或沿其朝向所述河岸4运动。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成型在所述导向轮23上的周向导槽71、以及设于所述周向导槽71两侧的两个导环结构72,所述绳轨31穿过一侧导环结构72从所述周向导槽71靠近另一侧导环结构72的底部自下而上绕所述周向导槽71一圈后由另一侧导环结构72穿出;因所述绳轨31的两端固定不动,当所述驱动装置2带动所述导向轮23旋转时,所述交通船船体1在所述绳轨31的拉力和所述导向轮23的摩擦驱动下沿所述绳轨31朝向所述河岸4或所述作业船5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轨31呈“”套设在所述周向导槽71内且两端均穿过对应册的导环结构72,所述绳轨31在周向导槽71和导环结构72的共同限制下,不会沿着导向轮23的切线位置滑脱,也不会发生绳轨31与导向轮23缠绕的问题,保证所述交通船船体1在所述驱动装置2和所述绳轨31的相互作用下运行顺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自动安全交通船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绳轨31与所述连接结构7之间发生打滑的防滑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周向导槽71内的若干防滑点,所述防滑点为采用点焊的方式在所述周向导槽71的槽表面设置的焊点7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周向导槽71内至少均布2圈焊点73,以增大所述绳轨31与所述导向轮2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导向轮23表面过于光滑而出现绳轨31与所述周向导槽71之间出现打滑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固定结构6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2固定连接的安装底板61、固定在所述交通船船体1上的钢链62、以及将钢链62与所述安装底板61相连的锁扣结构63。所述锁扣结构63包括u型环631、以及穿过所述u型环631的开口端两端部将开口端封闭的螺栓632;所述安装底板61上成型有拱所述u型环631穿过的穿过孔611,所述u型环631分别穿过所述穿过孔611和所述钢链62的任一孔并在所述螺栓632的配合下将所述驱动装置2柔性固定在所述交通船船体1上。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所述柔性固定结构6固定在所述交通船船体1上,使得所述驱动装置2在被固定后依然能够进行轻微的角度转动,作业人员能根据实际的水流情况随时调整驱动装置2的角度方向,从而是所述交通船船体1在运动过程中达到最佳的航行状态。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1进行正、反转且带锁死功能的转向开关2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或乘船人员可以通过所述转向开关26可以控制所述导向轮23的转动方向进而改变所述交通船船体1的运动方向,使得所述交通船船体1可以在河岸4与作业船5进行往返运动;同时所述转向开关26还具有锁死功能,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通过转向开关26的锁死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向开关26设有三个档位,档位一是控制驱动电机21正转,档位二是控制驱动电机21反转,档位三是紧急停止档位;当交通船驾驶人员需要从河岸前往作业船时,只需打开转向开关26,将档位调整到档位一,交通船船体1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自动沿着绳轨31导向从从河岸前往作业船运动,相反,交通船驾驶人员需要从目作业船前往河岸时,需打开转向开关26,将档位调整到档位二;通过简单的开关挡位调整即可控制交通船船体1在两个目标点之间来回往返;如果出现了一些无法提前预知的紧急情况,如在绳轨31轨道内有异物、人员落水等情况,交通船驾驶人员需要紧急将转向开关26档位调整为锁死状态,自主解除险情或等待救援人员解救。

进一步,所述动力电源24设为车用蓄电池,所述动力电源24安装在供电盒25内。一方面,由于在交通船船体1的运动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水,将动力电源24放置在供电盒25内,所述供电盒25具有密封作用,能有效地避免动力电源24与水接触,而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24v的车载蓄电池作为动力电源24不高于人体安全电压36v,在这种安全电压下即使发生电源与水接触的情况,也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进一步保证了作业人员或乘船人员的安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