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文档序号:26100500发布日期:2021-07-30 18: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包括锚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机本体(1)上连接有锚链(2),且锚链(2)远离锚机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锚头(3);

船头计量组件(4),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安装在船头位置,且船头计量组件(4)接收从锚机本体(1)穿过的锚链(2)用以计量锚链(2)入海深度;

链体卡合件(5),所述锚链(2)位于锚头(3)的一端外侧设有卡合孔(6),且链体卡合件(5)卡合在卡合孔(6)位置处;

浮动组件(7),所述浮动组件(7)一端和链体卡合件(5)连接,且船头计量组件(4)计量处入海的锚链(2)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7)排出气体;

抛锚件(8),所述抛锚件(8)一端与浮动组件(7)连接,且抛锚件(8)另一端和锚头(3)外侧接触,在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计量处锚链(2)入海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7)排出气体用以推动抛锚件(8)对锚头(3)推出入海角度,且在抛锚件(8)推出锚头(3)后带动链体卡合件(5)和锚链(2)上的卡合孔(6)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连接在船头部分的安装座(41),且两个安装座(41)上分别连接有支撑板(42),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2)上连接有液压顶起块(43),且两个支撑板(42)上连接有链体计数器(46),两个所述支撑板(42)顶部连接有铰接座(44),且两个铰接座(44)之间铰接的刹车压块(45),所述刹车压块(45)一端与液压顶起块(43)相互接触,两个所述支撑板(42)之间连接有带动锚链(2)滚动的滚筒(47),且在滚筒(47)带动锚链(2)滚动入海时链体计数器(46)计量锚链(2)的入海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体卡合件(5)包括卡合套筒(51),所述卡合套筒(51)内圈为窄口,且卡合套筒(51)外圈为宽口,所述卡合套筒(51)的窄口内壁上分别连接有与卡合孔(6)相接触的卡柱(52),且卡柱(52)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在卡合套筒(51)的窄口内壁的簧片(53),所述卡合套筒(51)底部连接有的连接板(54),且连接板(54)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支架(55),两个所述固定支架(55)与浮动组件(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7)包括浮动箱(71),所述浮动箱(71)两侧壁与固定支架(55)连接,所述浮动箱(71)外壁和海水接触,且浮动箱(71)的内壁处连接有检测浮动箱(71)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72),所述浮动箱(71)的外壁与抛锚件(8)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72)达到船头检测深度后将浮动箱(71)内部气体推动抛锚进行进行抛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锚件(8)包括联通在浮动箱(71)上的伸缩气管(81),且伸缩气管(81)位于浮动箱(7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磁控制阀(82),所述伸缩气管(81)一端连接有固定块(83),且固定块(83)与浮动箱(71)之间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84),所述固定块(83)外侧连接有连接支杆(85),所述连接支杆(85)一端连接有与锚头(3)外侧接触的托板(86),且连接支杆(85)另一端连接稳定杆(87),所述连接支杆(85)与稳定杆(87)连接位置铰接在浮动箱(71)外侧,所述稳定杆(87)一端连接有套在锚链(2)外侧的半环(8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箱(71)外侧壁连接有多个接触盘块(7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箱(71)顶部联通有多个平衡气管(7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箱(71)底部连接有浮动块(7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包括锚机本体,船头计量组件接收从锚机本体穿过的锚链用以计量锚链入海深度;锚链位于锚头的一端外侧设有卡合孔,且链体卡合件卡合在卡合孔位置处;浮动组件一端和链体卡合件连接,且船头计量组件计量处入海的锚链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排出气体;控制浮动组件排出气体用以推动抛锚件对锚头推出入海角度,此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采用本方案中装置进行抛锚时,位于船头的船头计量组件计量锚链的入海水深度,当锚链达到抛锚位置后,通过控制打开浮动组件,利用浮动组件内部气体带动抛锚件将锚头抛出一定角度,避免锚头直接垂直落入海底处,有利于快速将锚头部分和海底进行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田五六;张金奋;刘炯炯;游斌;蔡明佑;王伦巍;王志康;许丽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北部湾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