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9448发布日期:2022-01-05 10:1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


背景技术:

2.我国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人们对河流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画舫或者仿古游船出现在河流湖泊中。
3.木制舴艋船是仿古船中的一种,舴艋船早期为小四舱,后发展为小五舱、大五舱。大五舱载重可达2.75吨,总长约12米(包括前后伸出的兜筋),共有五个主舱,前三舱是货舱,后二舱是船工生活用舱,每舱约长1.1米、高0.75米、宽1.65米,船自重约400公斤,满载吃水约为0.4米。船上装有桅杆和帆布,桅杆高约4.5米,选直径10厘米左右的老杉木制成,帆布为白色粗布,长约4米、宽约1.2米。舴艋船吃水浅、转向灵,适宜在多礁多湾、深浅相间的溪流航行。
4.传统的木制舴艋船装饰及配套设备较为老旧,除配备人力操作的桨和帆外,还配置了小型柴油机动力装置,船舶噪音大、振动明显,导致乘客的乘坐舒适度较差;同时,燃油动力系统船舶所排放废气中含有大量的nox、sox、cox以及颗粒物等污染大气环境的物质,还会存在废油泄漏造成水体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结构重量更轻,推进功率更小,操纵性更好,零排放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
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包括船体、仿古式客舱舱棚和船舶网络管理系统;船体包括艏尖舱、电池舱、客舱、推进舱和尾尖舱;所述仿古式客舱舱棚装配在船体的客舱顶部;所述艏尖舱位于船体的前部;所述尾尖舱位于船体的尾部;所述电池舱位于艏尖舱和客舱之间;推进舱位于尾尖舱和客舱之间;所述艏尖舱、电池舱、推进舱和尾尖舱的顶部均设置有主甲板;推进舱13内装配有用于船舶推进和操纵的两个直翼舵桨15、直流永磁无刷电机18和调速控制器51;所述电池舱内布设有磷酸铁锂电池组;所述船舶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管理系统、智能化网络监视系统和船舶电站供配电系统;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终端模块、中间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船舶电站供配电系统包括岸电充电桩和直流配电箱;岸电充电桩和直流配电箱之间连接充电插座;直流配电箱上分别电连接能源部分、推进部分和负载部分;其中,负载部分包括空调和低压配电板;空调与直流配电箱电连接,低压配电板与直流配电箱之间连接有充电机;低压配电板电连接有铅酸电池组,低压配电板与能源部分和推进部分分别电连接;能源部分包括两组锂电池组,直流高压箱为锂电池组服务;推进部分50包括直翼舵桨15,直翼舵桨15与电机是轴连接,直流永磁无刷电机
18,调速控制器51与电机电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仿古式客舱舱棚的前端安装有木质桅杆,桅杆固设于主甲板上,桅杆上悬挂有白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仿古式客舱舱棚包括固设于主甲板两侧靠近船舷位置处的若干仿古支柱,若干仿古支柱顶部固设有仿古顶棚,位于船舷两侧相邻仿古支柱之间安装有玻璃幕墙。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仿古式客舱舱棚的外侧铺设有竹席,其中,玻璃幕墙处的竹席可向上卷起。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艏尖舱、电池舱、客舱、推进舱和尾尖舱之间均通过水密舱壁隔开。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客舱为下沉式客舱,客舱前部设有一扇进出客舱的舱门,和进出客舱的踏步;客舱前部左侧配有第一储物柜,前部右侧为驾驶区,设有驾控台;客舱中部为游客座椅与长方形客桌;客舱后部设有2个第二储物柜,客舱后舱壁还设有一个出入口。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舱内设置有水浸传感器一只、温度探测器一只,报警控制器安装在驾控台。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船体后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船桨;所述船桨为摇橹式船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船体中部的船底及船体外板钢板厚度为3mm,仿古式客舱舱棚的仿古顶棚钢板厚度为2mm,客舱开口线以外强力主甲板的钢板厚度为4mm。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船型要求船舶造型美观且能突出传统舴艋船的特征、总体布置合理、舒适性高、观景效果好、适用于一般库区内的中短途休闲游览;
18.2.本实用新型的游览船航行区域为旅游景区,船舶采用纯电力推进系统,既可以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操纵灵活、能耗低、零排放、安静舒适等特点,可彻底解决景区内燃油船舶的污染问题,非常适合库区开展旅游服务业务。
19.3.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外观以传统舴艋船为蓝本,船舶首尾呈木梭形,并微微上翘,客舱外观尽可能体现传统竹制顶篷特色,船首靠近客舱处设立桅杆用于悬挂白帆,船上配置传统的撑杆、木桨等装饰用品;
20.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纯电池低压直流电力推进系统,推进功率2
×
4kw,载客12人,航速可达14公里/小时;推进效率高,操纵性好;
21.5.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材建造,结实耐用,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采用现代化工艺建造,建造效率高,工艺成熟,但造价较高;
22.6.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绿色环保性能,本实用新型设计建造满足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稳性好;动力系统冗余度高;直翼舵桨装置操纵灵活,船舶可完成原地回转、倒航、侧向移动、调头等各种动作;船舶航速较高;电动推进噪音、振动小;其中,直流永磁无刷电机是通过电子电路换相及方波电流控制的电动机,具有和其他直流电动机相似的优良调速性能,但又克服了直流电机采用机械式换向装置所引起的换向火花、
可靠性低等缺点;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和运行效率高,是小功率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类型,并且可以用改变电枢电压来方便地平滑调速,控制简便,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动车辆、伺服系统、军事装备等领域;而且,客舱面积大,密封性好,客舱两侧设有幕墙玻璃,视野开阔;配有空调,客舱设施齐全;乘坐舒适性高;
23.7.本实用新型采用船舶网络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地与岸基进行大数据交互,为今后逐步实现智能船舶、智能航行和智能集成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船舶网络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水域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和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侧视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主甲板结构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舱底结构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后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前视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的船舶电站系统图。
30.图中附图标记:船体1,主甲板2,桅杆3,白帆4,船桨5,仿古式客舱舱棚6,仿古支柱7,仿古顶棚8,水密舱壁9,艏尖舱10,电池舱11,客舱12,推进舱13,尾尖舱14,直翼舵桨15,竹席16,玻璃幕墙17,直流永磁无刷电机18,舱门20,踏步21,第一储物柜22,驾驶区23,驾控台24,长方形客桌25,第二储物柜26,出入口27,游客座椅28,磷酸铁锂电池组29,岸电充电桩30,直流配电箱31,充电插座32,充电机33,铅酸电池组34,能源部分40,两组锂电池组41,直流高压箱42,推进部分50,调速控制器51,负载部分60,空调61,低压配电板62。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实施例:
34.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包括船体1和仿古式客舱舱棚6;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船型要求船舶造型美观且能突出传统舴艋船的特征、总体布置合理、舒适性高、观景效果好、适用于一般库区内的中短途休闲游览;该游览船航行
区域为旅游景区,船舶采用纯电力推进系统,既可以给游客创造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又可以将船舶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5.本游览船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直流永磁无刷电机+直翼舵桨的推进方式;具体的,船体1包括艏尖舱10、电池舱11、客舱12、推进舱13和尾尖舱14;所述仿古式客舱舱棚6装配在船体1的客舱12顶部;所述艏尖舱10位于船体1的前部;所述尾尖舱14位于船体1的尾部;所述电池舱11位于艏尖舱10和客舱12之间;推进舱13位于尾尖舱14和客舱12之间;所述艏尖舱10、电池舱11、推进舱13和尾尖舱14的顶部均设置有主甲板2;推进舱13内装配有用于船舶推进和操纵的两个直翼舵桨15、直流永磁无刷电机18和调速控制器51;电池舱11内布设有磷酸铁锂电池组29。
36.本船磷酸铁锂电池采用电池包的形式,锂电池组布置在专用电池舱内,且电池舱的独立出口直接通向开敞甲板区域。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由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管理。
37.船舶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管理系统、智能化网络监视系统和船舶电站系统;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终端模块、中间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船舶网络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地与岸基进行大数据交互,为今后逐步实现智能船舶、智能航行和智能集成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船舶网络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水域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和更加可靠。
38.具体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电池终端模块,主要进行数据采集,如:电压参数、电流参数、温度、通信信号等;中间控制模块主要与整船系统进行通讯,控制充电机等;显示模块主要进行数据呈现,实现人机交互。
39.具体的,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当岸电插入船舶的充电接口,在获得管理中心握手允许状态后,船载系统的充电控制器进入充电状态。充电智能管理系统即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如下:
40.1.在所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储能系统的能量补充;
41.2.充电控制过程严格依照电池的特性曲线实施充电;
42.3.充电电源的综合功率严格限定在岸电允许的功率范围以内;
43.4.整个充电过程保持与bms系统的信息交流;实现电池健康状态的监控。
44.5.整个充电过程精确记录储能的能量值,为系统提供算法依据;
45.在系统放电之前完成对船载系统所有动力电池的能量获取,对各个支路的电能进行分析统计,判定各个电池的健康状态,这些数据信息实现就地保存并向远端的数据中心报告。
46.充电过程可选择单组或全部充电,是通过界面的人机交互功能来选择。
47.具体的,智能化网络监视系统是本实施例中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技术,其监管着全船多重网络系统,实现和完成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所有的核心算法及控制指令都来自于此,主要功能如下:
48.1.整船网络系统的监管(can总线);
49.2.bms电池管理系统(整船所有电池单体及成组);
50.3.电站系统的能量调配与优化;
51.4.充电系统的管理及优化;
52.5.gps、gprs位置监管与远程数据中心的通讯;
53.6.互联网+信息传输;
54.船舶电站系统包括岸电充电桩30和直流配电箱31;岸电充电桩30和直流配电箱31之间连接充电插座32;直流配电箱31上分别电连接能源部分40、推进部分50和负载部分60;其中,负载部分60包括空调61和低压配电板62;空调61与直流配电箱31电连接,低压配电板62与直流配电箱31之间连接有充电机33;低压配电板62电连接有铅酸电池组34,低压配电板62与能源部分40和推进部分50分别电连接;能源部分40包括两组锂电池组41,直流高压箱41为锂电池组41服务;推进部分50包括直翼舵桨15,直翼舵桨15与电机是轴连接,直流永磁无刷电机18,调速控制器51与电机电连接。
55.本项目是用磷酸铁锂电池作驱动动力源的船舶,一般岸电充电桩设置在船舶靠泊码头边,船舶在充电时,岸上的充电桩(带充电枪)通过移动电缆直接与船上的充电插座箱进行接插连接即可。为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充电枪及座自带通信协议(通常对充电电压、温度、电流等进行控制),并与船舶充电插座箱握手后才可充电。
56.艏尖舱10、电池舱11、客舱12、推进舱13和尾尖舱14之间均通过水密舱壁9隔开;提高了整个游览船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
57.推进舱13内装配有用于船舶推进和操纵的直翼舵桨15;推进舱13内还布置有推进电机、空调压缩机组等;本船通过2台推进电机分别直联驱动2台直翼舵桨进行船舶推进和操纵。
58.船上设有2台直流推进电机,电机主要参数如下:
59.额定功率
ꢀꢀꢀꢀꢀꢀꢀꢀꢀꢀꢀꢀꢀꢀꢀꢀꢀꢀꢀꢀꢀꢀ
4kw
60.额定转速
ꢀꢀꢀꢀꢀꢀꢀꢀꢀꢀꢀꢀꢀꢀꢀꢀꢀꢀꢀꢀꢀꢀ
1200rpm
61.额定电压
ꢀꢀꢀꢀꢀꢀꢀꢀꢀꢀꢀꢀꢀꢀꢀꢀꢀꢀꢀꢀꢀꢀ
110v
62.额定电流
ꢀꢀꢀꢀꢀꢀꢀꢀꢀꢀꢀꢀꢀꢀꢀꢀꢀꢀꢀꢀꢀꢀ
39.5a
63.冷却方式
ꢀꢀꢀꢀꢀꢀꢀꢀꢀꢀꢀꢀꢀꢀꢀꢀꢀꢀꢀꢀꢀꢀ
风冷
64.重量
ꢀꢀꢀꢀꢀꢀꢀꢀꢀꢀꢀꢀꢀꢀꢀꢀꢀꢀꢀꢀꢀꢀ
37kg
65.船上设有2台直翼舵桨作为船舶的推进操纵装置,其主要参数如下:
66.额定输入功率
ꢀꢀꢀꢀꢀꢀꢀꢀꢀꢀꢀꢀꢀꢀꢀꢀꢀꢀ
4kw
67.额定输入转速
ꢀꢀꢀꢀꢀꢀꢀꢀꢀꢀꢀꢀꢀꢀꢀꢀꢀꢀ
1200rpm
68.推进器减速比
ꢀꢀꢀꢀꢀꢀꢀꢀꢀꢀꢀꢀꢀꢀꢀꢀꢀꢀ
5.2
69.桨叶回转直径(桨径)
ꢀꢀꢀꢀꢀꢀꢀꢀꢀꢀ
336mm
70.桨叶长度
ꢀꢀꢀꢀꢀꢀꢀꢀꢀꢀꢀꢀꢀꢀꢀꢀꢀꢀꢀꢀꢀꢀ
300mm
71.桨叶平均宽度
ꢀꢀꢀꢀꢀꢀꢀꢀꢀꢀꢀꢀꢀꢀꢀꢀꢀꢀ
70mm
72.桨叶数
ꢀꢀꢀꢀꢀꢀꢀꢀꢀꢀꢀꢀꢀꢀꢀꢀꢀꢀꢀꢀꢀꢀꢀꢀ473.最大推力
ꢀꢀꢀꢀꢀꢀꢀꢀꢀꢀꢀꢀꢀꢀꢀꢀꢀꢀꢀꢀꢀꢀ
~660n
74.舵机型式
ꢀꢀꢀꢀꢀꢀꢀꢀꢀꢀꢀꢀꢀꢀꢀꢀꢀꢀꢀꢀꢀꢀ
人力舵机
75.推进器重量
ꢀꢀꢀꢀꢀꢀꢀꢀꢀꢀꢀꢀꢀꢀꢀꢀꢀꢀꢀꢀ
~80kg
76.本船推进电机为2台直流永磁无刷电机,规格为dc110v 4kw 39.5a 1200r/min,随机配套调速控制器。驾控台设有双推进器遥控手柄(电子调速)一只。驾驶员可通过驾控台上的操纵手柄完成对推进电机的调速及正反转工作过程,以实现船舶前进、后退及变速运动。调速控制器的每个手柄控制一台推进电机,也可通过控制器上的同步按键实现两台速电机同步控制。
77.本船为载客船舶,要求船舶操纵灵活,回转半径小,方便停靠,直翼舵桨装置操纵灵活,机动性较强,可在驾驶室内灵活操纵船舶在360
°
范围内任意回转,并可操纵船舶完成原地回转、倒航、侧向移动、调头等各种动作,操作性优于普通螺旋桨船型。
78.直翼舵桨装置可在车间内进行加工、安装、调试,成为独立部件后直接装船使用,这样可提高装机质量与缩短工期。在维修时,可直接从舱内整机吊出进行检修。
79.直翼舵桨15是一种新型的舵桨合一推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吃水要求不高、操纵性好、结构简单的特点。直翼舵桨推进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较高,占据船舶空间小。其操纵力不受航速影响,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有效操纵船舶。特别当采用多台直翼全向推进器时,船舶可实现回转、侧移等复杂运动。采用直翼舵桨的船舶线型比较简洁,其尾部的低纵流线型可有效的减小船舶阻力。此外,直翼舵桨的安装、保养与维修均比较方便。
80.本游览船是用磷酸铁锂电池作驱动动力源的船舶,为了保证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所选用的动力电池必须具有安全可靠、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的特点;具体的,电池舱11内布设有磷酸铁锂电池组29;本游览船上固定配备2组电池组,船上固定配备岸电插座盒,盒内设有2个120a(按照2小时充满电)的专用插座,相配套的码头岸电充电桩可采用2把充电枪,每把115v,120a。为安全起见,本项目可采用不超过0.5c快充技术。考虑到本船实际运行中的剩余电量在15%左右,一般可在2个小时之内将全船电池充满。
81.本实施例中的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采用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船舶的优势如下;
82.1.船舶实现零排放,环境污染小;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是一种储能技术,将岸电通过充电装置储存在船舶上,作为船舶动力来说是一种纯电力推进技术,整个放电过程是零排放,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政策和规范要求,是船舶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成本也将越来越低。
83.2.机舱无燃油泄漏及污染;全船取消了柴油机的燃油系统及油舱油柜,避免了燃油在舱内外的泄漏及水质污染,同时舱室噪声及振动大幅下降,极大地改善了船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游客的良好体验。
84.3.电力推进调速方便;磷酸铁锂电池船舶一般是根据船舶使用要求和推进功率选择推进方式,本案例选择低压直流无刷电机推进。可做到无级平滑调速。可以在驾控台通过调速控制手柄,方便地控制电机启停、正反转及调速。
85.4.智能化程度高;由于船舶规范中对磷酸铁锂电池的船舶要求每个单体电池及电池组都要进行监测和管理,因此船舶一般都配有计算机管理中心,所有设备包括电池、推进电机、驱动控制器等参数以及涉及安全的探测报警等都由计算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同时根据需要可实现具有智能化互联网+的管理手段,并可以根据需要发往岸基管理中心。
86.5.安全性好,便于管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船舶其使用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池的布置;

单体电池及组电池的bms管理系统及功能;

故障电池的自动判
断及切除;

电池舱的火灾探测、可燃气体探测、温控和通风;

特殊消防设备的选用;

船体结构的防护等。
87.bms管理系统是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电源的必不可少的监控设备,主要对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电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对单体电压高的会先自动进行均衡并报警,过高时会将整组电池从电网自动切除,过流时会报警并自动降功率使用,直至停机。当任一组磷酸铁锂电池出现故障无法自动排除时,电站管理中心具有紧急关断的功能,以便隔离故障电池。
88.6.冗余度高,航行更安全;磷酸铁锂电池组在船上一般都是并联供电的公共电站,其优点就是冗余度高,即便其中一组电池出现故障,只要将出现故障的整组电池切出电网即可,并不影响输出电流的大小,仅仅是储电量有所下降从而导致续航力减小,并不影响船舶安全航行。
89.具体的,仿古式客舱舱棚6的前端安装有木质桅杆3,桅杆高度约为4.5米,桅杆3固设于主甲板2上,桅杆3上悬挂有白帆4;白帆长约2.4米,宽约1.2米,桅杆3也可用于悬挂灯饰;其中,主甲板2尾部区域设有装饰用的竹制撑杆和木桨等传统舴艋船使用的物品。
90.其中,仿古式客舱舱棚6包括固设于主甲板2两侧靠近船舷位置处的若干仿古支柱7,若干仿古支柱7顶部固设有仿古顶棚8,位于船舷两侧相邻仿古支柱7之间安装有玻璃幕墙17;玻璃幕墙17与仿古支柱7相互结合,提高了整个仿古式客舱舱棚6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同时,仿古式客舱舱棚6的外侧铺设有竹席16,其中,玻璃幕墙17处的竹席16在船舶航行时可向上卷起以便游客可以欣赏窗外风景,在船舶停航时放下竹席可使船舶外观形似传统舴艋船。
91.客舱12为下沉式客舱,客舱12前部设有一扇进出客舱12的舱门20,和进出客舱12的踏步21;客舱12前部左侧配有第一储物柜22,前部右侧为驾驶区23,设有驾控台24;客舱12中部为游客座椅28与长方形客桌25;客舱12后部设有2个第二储物柜26,客舱12后舱壁还设有一个出入口27。
92.本实用新型在电池舱11内设置有水浸传感器一只、温度探测器一只,报警控制器安装在驾控台;当电池舱进水时可在驾控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水浸传感器距底50毫米安装;当电池舱室温高于50℃时进行高温报警,当室温高于55℃时高高温报警,电源来自低压配电板。
93.驾控台设独立的电池舱电池集中紧急关断功能,可安全隔离电池组,并且紧急关断功能由独立的硬件电路执行(直流配电箱电池组配电开关设分励脱扣器),并且与控制、显示和报警功能隔离;紧急关断时能发出视觉和听觉报警信号。
94.在磷酸铁锂电池成组后,也要求bms对成组的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必要的管理;设置2组独立的电池组并联供电;设置双推进电机+双推进装置;若一套推进装置或系统出现单一故障,剩余一套推进系统能够保证船舶在降低航速后继续航行。
95.电池舱发生火灾时可采用手提式七氟丙烷灭火器对电池舱进行灭火;客舱发生火灾时,采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
96.本船在驾控台设有综合管理主机系统一套,综合管理主机系统含有主机一台、7寸显示器一台,对全船电气设备监控和报警功能集成显示。接入综合管理主机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力推进监测报警系统、直流配电箱监测报警信息、电池舱温度报警。综合管理主机系统电源来自驾控台dc24v分电单元。
97.本船在驾控台设逆变电源一套,输入dc110v输出ac220v 50hz 500w,主要供电设备为电视机、监控探头、插座等,供电电源来自直流配电箱。
98.本船在驾控台台内设dc/dc开关电源2套,型号sd

1000,输入72~144v,输出dc24v,供低压蓄电池组(dc24v 120ah)浮充电以及船上dc24v低压负载,如本船电力推进控制系统、信号灯、综合管理主机、led灯带、照明、电池舱防爆通风机、雨刮器、推进舱通风机、温度、进水、小型号笛、收音机等。
99.船体1后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船桨5,船桨5为摇橹式船桨;船体1中部的船底及船体1外板钢板厚度为3mm,仿古式客舱舱棚6的仿古顶棚8钢板厚度为2mm,客舱12开口线以外强力主甲板的钢板厚度为4mm;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材建造,结实耐用,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寿命长;采用现代化工艺建造,建造效率高,工艺成熟,但造价较高;钢材耐冲击,强度较好,易于维护,维修成本低;船体材料选材时需充分考虑船舶重量、造价以及后期维护保养的便利性等因素。
10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0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船体1,主甲板2,桅杆3,白帆4,船桨5,仿古式客舱舱棚6,仿古支柱7,仿古顶棚8,水密舱壁9,艏尖舱10,电池舱11,客舱12,推进舱13,尾尖舱14,直翼舵桨15,竹席16,玻璃幕墙17,舱门20,踏步21,第一储物柜22,驾驶区23,驾控台24,长方形客桌25,第二储物柜26,出入口27,游客座椅28,磷酸铁锂电池组29,岸电充电桩30,直流配电箱31,充电插座32,充电机33,铅酸电池组34,能源部分40,两组锂电池组41,直流高压箱42,推进部分50,驱动控制器51,负载部分60,空调61,低压配电板6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