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

文档序号:28196442发布日期:2021-12-25 02:1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


背景技术:

2.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一种先进的无人驾驶自行飞行器。无人机输电巡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集航空、输电、电力、气象、遥测遥感、通信、地理信息(gis)、图像识别、信息处理的一体系统,涉及飞行控制技术、机体稳定控制技术、数据链通讯技术、现代导航技术、机载遥测遥感技术、快速对焦摄像技术以及故障诊断等多个高尖技术领域。现代无人机具备高空、远距离、快速、自行作业的能力,可以穿越高山、河流对输电线路进行快速巡线,对架空线的铁塔、支架、导线、绝缘子、防震锤、耐张线夹、悬垂线夹等进行全光谱的快速摄像和故障监测。
3.无人机由于其载重小、续航时间短的缺点大大限制了无人机作为舰载飞行器的活动范围,无人机在进行巡查作业时,尤其是在海上由于续航问题会导致无人机无法达到对岸,亟需一种能够使无人机在海上作业时能够进行补充能源的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5.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舱体、舱门、气垫、水平轴发电叶轮、雷达,所述舱体安装在气垫上方,所述水平轴发电叶轮安装在气垫下方,所述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无人机承载平台、无人机有线充电头以及可升降平台,所述无人机承载平台上还设置有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所述无人机有线充电头安装在无人机承载平台前方,所述可升降平台位于无人机承载平台下方,所述舱门包括有左舱门和右舱门,所述左舱门和右舱门分别安装在舱体的两侧且在舱体上滑动设置,所述雷达包括有雷达甲、雷达乙,所述雷达甲和雷达乙分别安装在左舱门和右舱门上方,还包括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分别安装在左舱门和右舱门上方。
6.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气缸,所述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舱体的侧面,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舱门和右舱门上。
7.进一步地,所述左舱门和右舱门下方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舱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在滑轨上滑动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轴发电叶轮包括有水平轴左发电叶轮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所述水平轴左发电叶轮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分别对称安装在气垫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气垫上还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位于气垫后方。
10.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平台下方设置有丝杆和伸缩支撑杆,所述丝杆包括有左丝杠和右丝杠,所述左丝杠和右丝杠分别位于伸缩支撑杆两侧,所述伸缩支撑杆、左丝杠和右丝杠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舱体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可升降平台。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舱体和气垫,气垫可以保持舱体的稳定,方便无人机停靠;
12.在气垫底部有潮汛能发电机构水平轴左发电叶轮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可以实现发电,由于设置了两个水平轴发电叶轮,无论是涨潮还是落潮均可以发电,并对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和无人机有线充电头提供电力,舱门的顶部还铺设太阳能板,进行辅助发电;
1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方案是在运输方便的前提下为无人机提供遮风避雨,充电,信号中转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轴左发电叶轮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的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舱门和右舱门的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平台的侧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平台的立体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轴左发电叶轮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的侧视图。
21.其中,1、太阳能板;2、雷达甲;3、雷达乙;4、气缸;5、水平轴发电叶轮;6、气垫;7、左舱门;8、右舱门;81、舱体;9、无人机承载平台;10、水平轴左发电叶轮;11、水平轴右发电叶轮;12、螺旋桨;13、无人机有线充电头;14、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15、可升降平台;16、左丝杠;17、右丝杠;18、伸缩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4.实施例
25.参见图1至图7,
26.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包括有舱体81、舱门、气垫6、水平轴发电叶轮5、雷达,所述舱体81安装在气垫6上方,所述水平轴发电叶轮5安装在气垫6下方,所述舱体81为中空结构,所述舱体81内设置有无人机承载平台9、无人机有线充电头13以及可升降平台15,所述无人机承载平台9上还设置有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14,所述无人机有线充电头13安装在无人机承载平台9前方,所述可升降平台15位于无人机承载平台9下方,所述舱门包括有左舱门7和右舱门8,所述左舱门7和右舱门8分别安装在舱体81的两侧且在舱体81上滑动设置,所述雷达包括有雷达甲2、雷达乙3,所述雷达甲2和雷达乙3分别安装在左舱门7和右舱门8上方,还包括有太阳能板1,所述太阳能板1分别安装在左舱门7和右舱门8上
方。
27.工作过程:
28.一种海上无人机停靠充电通讯一体式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和信号中转。舱体81内部的可升降平台15可以升降,以容纳各不同体积的无人机,整体外观为一个正方体;可以通过气缸4来打开或者关闭左舱门7和右舱门8,实现无人机降落在无人机承载平台9上;其中舱体81内部附有无人机有限充电头和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14,可以给无人机充电;气垫6底部设置有螺旋桨12方便舱体81可以进行移动,舱体81附带有气垫6可以保持稳定,方便无人机停靠;气垫6底部有潮汛能发电机构水平轴左发电叶轮10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11可以发电,由于设置了两个水平轴发电叶轮5,无论是涨潮还是落潮均可以发电,并对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14和无人机有线充电头13提供电力,舱门的顶部还铺设太阳能板1,进行辅助发电,为了防止由于舱体81仅有一个雷达时发生损坏,整个装置丢失,所以安装有雷达甲2、雷达乙3,即使坏了一个也能继续拥有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方案设计是在运输方便的前提下为无人机提供遮风避雨,充电,信号中转的作用。
2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气缸4,所述所述气缸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舱体81的侧面,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舱门7和右舱门8上;所述左舱门7和右舱门8下方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舱体81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在滑轨上滑动设置。
30.上述结构中:气缸4用于驱动左舱门7和右舱门8升起、降落并进行滑动,实现对舱体81的关闭和打开,当有无人机飞近时,气缸4控制左舱门7和右舱门8滑动,左舱门7和右舱门8底部分别设置有滑块,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使得左舱门7和右舱门8滑动更加顺畅,当左舱门7和右舱门8滑动到舱体81两侧时,气缸4停止驱动,舱体81打开,无人机飞入到无人机承载平台9上进行充电。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轴发电叶轮5包括有水平轴左发电叶轮10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11,所述水平轴左发电叶轮10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11分别对称安装在气垫6下方。
32.上述结构中:水平轴左发电叶轮10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11位于气垫6下方,当海水中有波浪时,即可实现潮汐能发电,并将水平轴左发电叶轮10和水平轴右发电叶轮11发出的电力用于无人机进行充电。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垫6上还设置有螺旋桨12,所述螺旋桨12位于气垫6后方。
34.上述结构中:螺旋桨12位于气垫6后方,便于舱体81进行调整其在海内的位置,方便无人机降落。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平台15下方设置有丝杆和伸缩支撑杆18,所述丝杆包括有左丝杠16和右丝杠17,所述左丝杠16和右丝杠17分别位于伸缩支撑杆18两侧,所述伸缩支撑杆18、左丝杠16和右丝杠17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舱体81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可升降平台15。
36.上述结构中:伸缩支撑杆18、左丝杠16和右丝杠17上下活动实现可升降平台15的升降,实现容纳各不同体积的无人机。
37.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