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角反馈机构以及包括其的一种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4473发布日期:2022-06-15 10:4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角反馈机构以及包括其的一种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舵角反馈机构以及包括其的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全回转转舵机构要么是通过液压泵、液压马达和驱动装置来实现全回转,要么是通过电机、齿轮减速箱等来实现,而且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都只是驱动螺旋桨旋转。但是现有的全回转转舵机构,无法起到转舵指示和反馈舵角的作用,影响到转舵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本经技术中现有的全回转转舵机构,无法起到转舵指示和反馈舵角的作用,影响到转舵的精确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角反馈机构以及包括其的一种船舶。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包括用于装配各个零部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第一齿轮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一端与位于安装板一侧的第一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安装板另一侧的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组成第一转接齿轮副,所述第三齿轮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第三齿轮轴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的一端与位于刻度盘一侧的指针相连接。
5.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转接齿轮副上方设置有罩盖,所述罩盖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刻度盘位于指针和罩盖之间,设置在罩盖上。
6.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位于所述连接板和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通过圆螺母连接的轴承压盖。
7.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轴承压盖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母,位于连接板的两侧。
8.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轴承的四周还设置有防尘圈进行密封、位于安装板内部。
9.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齿轮还与推进器回转支撑的大齿轮啮合,组成第二转接齿轮副。
10.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大齿轮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
11.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第一转接齿轮副的减速比与第二转接齿轮副的转速比相同。
12.一种船舶,包括上述舵角反馈机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由于第一转接齿轮副的减速比与第二转接齿轮副的转速比相同,通过转接齿轮副的减速后,同比例显示出舵轴的转舵速度,通过指针和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转舵角度,精确的显示了水下推进器的实时转舵角度。
15.2.通过设置轴承压盖和罩盖,在保护机构内部零件的同时使得维修拆卸方便和安装简单;通过设置防尘圈,可以防止杂物和粉尘进入机构内部,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去进行维护。
16.3.通过设置限位螺母,提高了第一转接齿轮副和第二转接齿轮副之间联动的稳定性,提高了推进器的实时转舵角度显示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舵角反馈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舵角反馈机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安装板;2、轴承;3、第一齿轮轴;4、第一齿轮;5、连接板; 6、第二齿轮轴;7、第二齿轮;8、第三齿轮;9、第三齿轮轴;10、指针;11、刻度盘;12、罩盖;13、圆螺母;14、轴承压盖;15、限位螺母;16、防尘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1.参见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包括用于装配各个零部件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内部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与第一齿轮轴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3的一端与位于安装板1一侧的第一齿轮4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3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安装板1另一侧的连接板5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与第一齿轮轴 3同步进行转动。
22.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位于所述连接板5和安装板1之间还设置有通过圆螺母 13连接的轴承压盖14,轴承压盖14用于保护机构内的零部件,防止轴承2裸露在外进灰。轴承压盖14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母15,位于连接板5的两侧,限位螺母15 对连接板5的位置进行限定。
23.所述连接板5上还设置有第二齿轮轴6,所述第二齿轮轴6与第二齿轮7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三齿轮8组成第一转接齿轮副,所述第三齿轮8与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第三齿轮轴9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6的一端与位于刻度盘11一侧的指针10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还与推进器回转支撑的大齿轮啮合,组成第二转接齿轮副。转接齿轮副上方设置有罩盖12,罩盖12通过螺栓拧紧在安装板1上,当需要检修时,可以拆去罩盖12,露出齿轮机构,方便检修。所述刻度盘11位于指针10和罩盖12之间,设置在罩盖12上。
24.推进器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4与大齿轮啮合,第一齿轮4转动,通过第一齿轮轴3和轴承2的连接关系,连接板5上的第二齿轮7在第二齿轮轴6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以此带动第三齿轮8在第三齿轮轴9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转接齿轮副的减速比与第二转接齿轮副的转速比相同,通过转接齿轮副的减速后,同比例显示出舵轴的转舵速
度,因为第二齿轮7轴6上装有指针10,通过指针10和刻度盘11上就可以读出转舵角度,正确显示了水下推进器的实时转舵角度。
25.轴承2的四周还设置有防尘圈16进行密封、位于安装板1内部,防尘圈16用于防止杂物和粉尘进入轴承2内部,影响轴承2的正常转动,从而导致转舵角显示不准。
26.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和大齿轮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上述齿轮优选为格里森齿形齿轮,表面开有6个减重孔,减少齿轮重量和整个舵角反馈器的重量,方便安装;格里森齿形齿轮具有较高的啮合精度和接触面积,表面经过硬化处理,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保证了转舵的精度。
27.第一齿轮轴3、第二齿轮轴6和第三齿轮轴9均为经过淬火的芯轴,加工精度高,耐磨。
28.所述轴承2优选为圆锥滚子轴承2。
29.工作原理:由于第一转接齿轮副的减速比与第二转接齿轮副的转速比相同,水下推进器在实时转舵时,通过转接齿轮副的减速后,同比例显示出舵轴的转舵速度,通过指针10和刻度盘11上就可以读出转舵角度,精确的显示了水下推进器的实时转舵角度。
30.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配各个零部件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内部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与第一齿轮轴(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3)的一端与位于安装板(1)一侧的第一齿轮(4)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3)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安装板(1)另一侧的连接板(5)相连接;所述连接板(5)上还设置有第二齿轮轴(6),所述第二齿轮轴(6)与第二齿轮(7)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三齿轮(8)组成第一转接齿轮副,所述第三齿轮(8)与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第三齿轮轴(9)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6)的一端与位于刻度盘(11)一侧的指针(1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齿轮副上方设置有罩盖(12),所述罩盖(12)通过螺栓与安装板(1)连接,所述刻度盘(11)位于指针(10)和罩盖(12)之间,设置在罩盖(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位于所述连接板(5)和安装板(1)之间还设置有通过圆螺母(13)连接的轴承压盖(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14)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母(15),位于连接板(5)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的四周还设置有防尘圈(16)进行密封、位于安装板(1)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还与推进器回转支撑的大齿轮啮合,组成第二转接齿轮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和大齿轮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齿轮副的减速比与第二转接齿轮副的转速比相同。9.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舵角反馈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舵角反馈机构以及包括其的一种船舶。由于第一转接齿轮副的减速比与第二转接齿轮副的转速比相同,通过转接齿轮副的减速后,同比例显示出舵轴的转舵速度,通过指针和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转舵角度,精确的显示了水下推进器的实时转舵角度。通过设置轴承压盖和罩盖,在保护机构内部零件的同时使得维修拆卸方便和安装简单;通过设置防尘圈,可以防止杂物和粉尘进入机构内部,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去进行维护。通过设置限位螺母,提高了第一转接齿轮副和第二转接齿轮副之间联动的稳定性,提高了推进器的实时转舵角度显示的精确度。确度。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国 肖超云 何林 聂道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