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登乘舷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00774发布日期:2022-12-17 15:3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海上登乘舷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海上生活辅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登乘舷梯。


背景技术:

2.一般情况下,海洋工程平台和海洋生活平台通过运输直升机或海上登乘舷梯来输送换班船员,直升机运输的运营成本很高,不仅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额定载客和船员随身行李重量体积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海上登乘舷梯兼容性差,不能适用不同高度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登乘舷梯,以解决传统海上登乘舷梯兼容性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海上登乘舷梯用于安装在支撑船上,所述海上登乘舷梯包括塔身、桥体和伸缩油缸,其中,所述塔身与所述支撑船连接,所述塔身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桥体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塔身、所述桥体和所述伸缩油缸围成三角形,所述伸缩油缸包括缸体和伸缩杆,所述缸体与所述塔身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桥体连接,所述伸缩杆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伸缩杆滑动带动所述桥体转动。
5.可选地,所述缸体形成有安装部,所述海上登乘舷梯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塔身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端朝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呈渐扩设置。
6.可选地,所述桥体包括固定桥和延伸桥,所述固定桥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桥形成有滑动轨道,所述延伸桥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延伸桥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或伸出所述容纳空间外。
7.可选地,所述固定桥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向组件,多个所述导向组件形成所述滑动轨道,各所述导向组件上均设置有滚轮,所述延伸桥与所述滚轮滚动接触配合。
8.可选地,所述海上登乘舷梯还包括连接座和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外,所述固定桥与所述转动套筒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伸缩杆、所述固定桥和所述转动套筒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桥和所述旋转轴围成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内设置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连接于所述固定桥与所述转动套筒之间,多根所述加强杆将所述连接腔分隔成多个三角形。
9.可选地,所述延伸桥包括行走架和两个围栏,所述行走架连接于两个所述围栏之间,所述海上登乘舷梯还包括步梯,所述步梯与所述行走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伸缩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油缸间隔设置;和/或,
11.所述海上登乘舷梯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感应块和感应器,所述感应块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缸体靠近所述塔身的一端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海上登乘舷梯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伸缩杆和所述桥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桥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均形成有连接槽,所述桥体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
14.可选地,所述海上登乘舷梯还包括基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塔身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塔身转动。
15.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海上登乘舷梯安装在支撑船上,实现海上登乘舷梯的安装和固定。塔身与支撑船连接,从而实现海上登乘舷梯与支撑船连接。塔身的顶端设置有旋转轴,桥体与旋转轴转动连接,使得桥体能够绕旋转轴转动。塔身、桥体和伸缩油缸围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海上登乘舷梯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海上登乘舷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伸缩油缸具有工作行程长、传动稳定、占用空间小且结构紧凑的优点。缸体与塔身连接,从而实现伸缩油缸的安装和固定。伸缩杆的顶端与桥体连接,伸缩杆套设于缸体内,伸缩杆可相对缸体滑动。缸体推动伸缩杆沿远离缸体的方向滑动,伸缩杆带动桥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桥体能够搭接到高度相对更高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缸体推动伸缩杆沿靠近缸体的方向滑动,伸缩杆带动桥体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桥体能够搭接到高度相对更低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本发明中的海上登乘舷梯通过伸缩杆滑动带动桥体转动,使得桥体能够搭接到不同高度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兼容性高,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海上登乘舷梯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连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海上登乘舷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0022][002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8]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
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登乘舷梯。
[003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海上登乘舷梯100用于安装在支撑船上,海上登乘舷梯100包括塔身10、桥体20和伸缩油缸30,其中,塔身10与支撑船连接,塔身10上设置有旋转轴11;桥体20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塔身10、桥体20和伸缩油缸30围成三角形,伸缩油缸30包括缸体31和伸缩杆32,缸体31与塔身10连接,伸缩杆32与桥体20连接,伸缩杆32可滑动地套设于缸体31内,伸缩杆32滑动带动桥体20转动。
[0031]
海上登乘舷梯100安装在支撑船上,实现海上登乘舷梯100的安装和固定。塔身10与支撑船连接,从而实现海上登乘舷梯100与支撑船连接。塔身10的顶端设置有旋转轴11,桥体20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使得桥体20能够绕旋转轴11转动。塔身10、桥体20和伸缩油缸30围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海上登乘舷梯100的结构更加稳定,提高海上登乘舷梯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伸缩油缸30具有工作行程长、传动稳定、占用空间小且结构紧凑的优点。缸体31与塔身10连接,从而实现伸缩油缸30的安装和固定。伸缩杆32的顶端与桥体20连接,伸缩杆32套设于缸体31内,伸缩杆32可相对缸体31滑动。缸体31推动伸缩杆32沿远离缸体31的方向滑动,伸缩杆32带动桥体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桥体20能够搭接到高度相对更高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缸体31推动伸缩杆32沿靠近缸体31的方向滑动,伸缩杆32带动桥体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桥体20能够搭接到高度相对更低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
[0032]
本实施例中的海上登乘舷梯100通过伸缩杆32滑动带动桥体20转动,使得桥体20能够搭接到不同高度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兼容性高,使用更加方便。
[0033]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2,缸体31形成有安装部311,海上登乘舷梯100还包括安装座40,安装座40包括两个安装板41,两个安装板41间隔设置在安装部311的相对两侧,安装板4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塔身10连接,第二端与安装部311连接,第二端朝靠近第一端的方向呈渐扩设置。
[0034]
缸体31的底部形成有安装部311,安装板41的第二端与安装部311连接,第二端与安装部311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安装板41与缸体31的连接更加稳定且可靠。安装部311设置于两个安装板41之间,即两个安装板41将安装部311的相对两侧均固定,提高缸体31与安装座40的连接稳定性。第一端与塔身10连接,实现安装板41与塔身10连接,从而实现安装座40连接于缸体31与塔身10之间。第二端朝靠近第一端的方向呈渐扩设置,即第一端的尺寸大于第二端的尺寸,增大第一端与塔身10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端与塔身10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提高安装座40与塔身10的连接稳定性。
[0035]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2,桥体20包括固定桥21和延伸桥22,固定桥21形成有容纳空间211,固定桥21形成有滑动轨道,延伸桥22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以使延伸桥22容纳于容纳空间211内或伸出容纳空间211外。
[0036]
固定桥21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滑动轨道,延伸桥22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延伸桥22相对滑动轨道向右滑动以使延伸桥22部分或全部伸出容纳空间211外,使得桥体20的总长度增长,桥体20能够搭接到更远距离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延伸桥22相对滑动轨道向左滑动以使延伸桥22部分或全部容纳于容纳空间211内,使得桥体20的总长度减短,桥体20能够搭接到更近距离的海洋工程平台或海洋生活平台。通过设置延伸桥22与滑
动轨道滑动连接,使得桥体20的总长度能够调整,提高海上登乘舷梯100的兼容性,使得海上登乘舷梯100的使用更加灵活。
[0037]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固定桥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向组件212,多个导向组件212形成滑动轨道,各导向组件212上均设置有滚轮213,延伸桥22与滚轮213滚动接触配合。
[0038]
多个导向组件21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固定桥21上,多个导向组件212形成滑动轨道,从而实现固定桥21上形成有滑动轨道。并且,设置多个导向组件212对固定桥21具有支撑和加固作用,加强桥体20的结构强度。各导向组件212上均设置有滚轮213,延伸桥22与滚轮213滚动接触配合,从而实现延伸桥22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滚轮213使得延伸桥22相对导向组件212滑动的过程更加稳定且可靠。
[0039]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海上登乘舷梯100还包括连接座50和转动套筒90,转动套筒90可转动地套设于旋转轴11外,固定桥21与转动套筒90连接,连接座50与伸缩杆32、固定桥21和转动套筒90连接,连接座50与固定桥21和旋转轴11围成连接腔,连接腔内设置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杆51,加强杆51连接于固定桥21与转动套筒90之间,多根加强杆51将连接腔分隔成多个三角形。
[0040]
转动套筒90可转动地套设于旋转轴11外,固定桥21与转动套筒90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桥21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连接座50的底部与伸缩杆32连接,连接座50与固定桥21和转动套筒90连接,连接座50与固定桥21和旋转轴11围成连接腔,连接座50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加强杆51连接于固定桥21与转动套筒90之间,进一步提高固定桥21与转动套筒90之间的连接强度。多根加强杆51将连接腔分隔成多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连接座50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海上登乘舷梯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0041]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延伸桥22包括行走架221和两个围栏222,行走架221连接于两个围栏222之间,海上登乘舷梯100还包括步梯223,步梯223与所述行走架221连接。
[0042]
两个围栏22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行走架221连接于两个围栏222之间,行走架221用于船员行走。通过设置两个围栏222,提高船员在桥体20上行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了桥体20结构强度。通过设置步梯223进一步提高船员在桥体20上行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步梯223与所述行走架221连接,方便船员走下桥体20。
[0043]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伸缩油缸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伸缩油缸30间隔设置。
[0044]
两个伸缩油缸30同时工作,当其中一个伸缩油缸30出现故障时,单独一个伸缩油缸30仍能工作,使得桥体20绕旋转轴11转动。伸缩油缸30的尺寸设计紧凑且维修便利。伸缩杆32选用优异的碳素结构钢制件,表面采用等离子陶瓷喷涂工艺,防腐能力佳,具体地,涂层总厚度要求≥0.3mm,喷涂涂层面层成分为75%cr2o3-25%tio2;硬度为hv800~1000;结合强度≥37mpa;中性盐雾试验≥4200h。伸缩油缸30所有外露接缝区域、紧固件头端都使用合适的密封胶(防水胶、硅胶泥、玻璃胶等)填充封堵,提高伸缩油缸30的密封性,延长伸缩油缸30的使用寿命。
[0045]
缸体31外壁防腐使用环氧富锌底漆+中间漆+面漆,厚度不小于0.3mm,颜色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外露的紧固件选型为达克罗处理或不锈钢316(a4)材质。在喷砂及喷涂底
漆后,对所有外露紧固件(如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的贴合缝隙处及外露部件结合面接缝处,用sika221填平处理,然后再喷涂中间漆及面漆。对于紧固在基材为碳钢材质的紧固件(如内六角头圆柱头螺钉、六角头螺栓等),在装配时对螺钉(栓)头周围涂防水胶乐泰510;所有紧固件安装时,螺纹涂乐泰243螺纹胶。紧固件的防松采用螺钉(栓)头部穿钢丝的特殊防松方式。
[0046]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海上登乘舷梯100还包括位移传感器(图未示),位移传感器包括感应块和感应器,感应块与伸缩杆32连接,感应器与缸体31靠近塔身10的一端连接。
[0047]
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伸缩油缸30的动作情况。感应器安装在缸体31靠近塔身10的一端,感应块与伸缩杆32连接,感应块随伸缩杆32移动,感应器通过感应感应块的距离检测伸缩杆32的动作,提高伸缩油缸30带动桥体20转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塔身10上安装有角度仪,用于检测桥体20转动的角度。
[0048]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海上登乘舷梯100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60和第二连接组件70,第一连接组件60连接于伸缩杆32和桥体20之间,第二连接组件70的一端与桥体20连接,第二连接组件70的另一端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
[0049]
第一连接组件60和第二连接组件7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60的底端与伸缩杆32连接,第一连接组件60的顶端与桥体20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60提高伸缩杆32与桥体2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海上登乘舷梯100的结构稳定性。第二连接组件70的顶端与桥体20连接,第二连接组件70的底端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从而实现桥体20与旋转轴11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组件70提高旋转轴11与桥体2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海上登乘舷梯100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第一连接组件60和第二连接组件70对桥体20具有支撑和加固的作用。
[0050]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第一连接组件60和第二连接组件70均形成有连接槽71,桥体20设置于连接槽71内。通过设置连接槽71,加强第一连接组件60与桥体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第二连接组件70与桥体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51]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海上登乘舷梯100还包括基座80和驱动机构81,驱动机构81连接于基座80与塔身10之间,驱动机构81用于带动塔身10转动。
[0052]
驱动机构81的底部与基座80连接,驱动机构81的顶部与塔身10连接,驱动机构81用于带动塔身10转动,使得塔身10在水平方向上能够转动,从而带动桥体20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使得海上登乘舷梯100的使用更加灵活。
[005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