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制动行走机构的登船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6096发布日期:2023-02-01 05: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制动行走机构的登船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登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制动行走机构的登船梯。


背景技术:

2.登船梯是船舶停靠码头作业过程中,装卸作业人员、船员和乘客安全顺利上下船舶的装置。传统的登船装置依靠船自身携带的舷梯来完成,但是每个港口的水深和码头设计有差别,而且各个船舶的船舷尺寸也不同,所以传统的舷梯无法同时满足各码头的靠泊条件。因此,需要登船梯的辅助,登船梯通常由码头提供,船舶靠岸后与浮梯对接。
3.登船梯一般包括可移动的平台支架、设置在平台支架上行走小车、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浮梯和用于驱动行走小车前后移动的驱动结构。现在登船梯的运行方式是,游轮船舶停靠码头后,登船梯运行至船舶舱口下方后,将浮梯驱动向前搭接到船舶舱口上,搭接完成后,旅客可以通过梯子上下船舶。
4.现在浮梯的的驱动结构由油缸提供动力。游轮船舶停靠码头后,油缸驱动行走小车进而驱动浮梯运行至船舶舱口下方后,浮梯进行与舱口对接的动作,对接完成后,旅客可以通过梯子上下船舶。上下旅客的时候,油缸泄压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即浮动状态,浮梯可以随船舶自由晃动。
5.但是,目前经过实践检验,现有的登船梯存在以下缺陷:1)船舶的舱口距离地面很高,浮梯只是依靠自身重力搭接在舱口部位。而且船舶在码头靠泊期间存在旅客、车辆同时上下的情况和/或强阵风的恶劣气候,会引起船舶晃动。此外,浮梯在浮动状态下,油缸的回油不能迅速完成,随着船舶晃动,浮梯与船舶之间会产生推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浮梯与船舱舱口脱离快速下降,会导致旅客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
6.2)油缸需要水平放置,缸杆会产生严重下挠,会对油封等密封设施造成损坏,导致经常漏油、压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7.目前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涉及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如果只靠现场操作人员的本能反应,通过操作按钮去控制,是来不及的,避免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制动行走机构的登船梯,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制动行走机构的登船梯,所述登船梯包括设置在平台支架顶部的平台、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平台上表面的行走小车、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上的浮梯、用于驱动所述行走小车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平台支架顶部的用于驱动所述浮梯完成俯仰动作的升降装置和液压站;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下表面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速机两侧的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和一对排链;所述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链轮、驱动轴、过渡盘、从动齿轮圈和环形压块;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平台的下表面;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支撑座那一侧的端部沿轴线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液压油管,所述液压油管与液压站连接,所述液压油管末端设置有贯穿所述驱动轴的液压油支路;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减速机的那一侧端部附近设置有花键连接部,所述花键连接部靠近所述减速机的那一端设置有环形堵头,所述花键连接部上套接有至少一个环形主动齿轮和至少一个环形从动齿轮,所述环形主动齿轮与所述花键连接部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所述环形从动齿轮的内圈边缘不与所述花键连接部接触,所述环形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环形主动齿轮与环形堵头之间或所述环形主动齿轮与环形堵头之间及相邻两个所述环形主动齿轮之间;所述花键连接部背离所述减速机的那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压块支撑座,所述压块支撑座的横截面为倒l型,所述压块支撑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液压油支路连通,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分别设置环形的油封ⅰ;所述压块支撑座沿径向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环形槽连通的通油管;所述环形压块的横截面为t字型,所述环形压块套接在所述压块支撑座,所述环形压块与所述压块支撑座围成与所述通油管连通的液压油腔,所述环形压块与所述压块支撑座的两个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油封ⅱ;所述驱动链轮通过轴承套接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链轮靠近所述减速机的那一侧设置有环形的过渡盘,所述过渡盘上连接有环形的从动齿轮圈,所述从动齿轮圈套接在所述环形从动齿轮上并与所述环形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排链缠绕在所述驱动链轮上,所述排链通过若干链轮,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的前后两端。
10.进一步,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和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的行走轮。
11.进一步,所述浮梯的底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行走小车的车体前端部转动连接。
12.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平台顶部且位于驱动链轮斜上方的过渡链轮、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平台的后端下部的过渡链轮、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平台的后端上部的用于调整所述排链松紧度的涨紧器和若干设置在所述平台顶部的用于支撑排链的排链托辊,所述排链托辊设置在所述平台顶部的过渡链轮与所述涨紧器之间。
13.进一步,所述环形主动齿轮的数量及所述环形从动齿轮的数量均为三个。
14.进一步,所述液压站包括液压蓄能器,所述液压蓄能器连接有液压管路,所以液压管路通过液压旋转接头与驱动轴端部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油缸、滚轮和销轴。
16.进一步,所述登船梯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台、距离感应装置、信号处理装置、转速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17.进一步,所述控制台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和若干控制按钮。
18.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警铃和警灯。
19.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链条驱动行走小车移动,进而驱动浮梯搭接在船舶船舱口处,使用
电机链条的组合替换油缸,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登船梯油缸易损坏,频繁维修油缸的问题;2)本发明采用双链条双制动行走机构,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双侧制动可靠,防护功能能力突出;3)本发明采用液压制动分离装置,当需要行走小车前进或后退时,仅需向液压油腔内泵入液压油,推动环形压块前进一小段距离,便可完成动力源的接驳,排链便可获得动力,驱动行走小车前进或后退;当需要停止时,仅需收回液压油便可。前进或后退动作反应迅速,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制动。
20.4)当本发明处于浮动状态时,即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收回,环形主动齿轮和环形从动齿轮分离,驱动链轮空转,浮梯可随着船舶的晃动自然前后移动;避免像传统登船梯那样浮梯与船舶之间会产生推力,导致浮梯脱落。
21.5)本发明能够自动判断设备是否处于危险状态,并进行示警,提醒工作人员紧急处理。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中l1、l2、l3代表距离。
25.图3是本发明的登船梯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行走小车可移动方向。
26.图4是本发明的登船梯侧视图。
27.图5是图4中b部局部放大图。
28.图6是图5中c部局部放大图。
29.图7是图6中d部局部放大图。
30.图8是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登船梯;110、平台;111、排链;112、排链托辊;113、涨紧器;114、过渡链轮;115、驱动电机;116、减速机;117、底座;120、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1、驱动链轮;122、驱动轴;122a、液压油管;122b、液压油支路;122c、花键连接部;122d、环形主动齿轮;122e、环形从动齿轮;122f、环形堵头;123、支撑座;124、轴承;125、过渡盘;126、从动齿轮圈;127、环形压块;128、压块支撑座;128a、环形槽;128b、油封ⅰ;128c、通油管;128d、油封ⅱ;129、液压油腔;130、行走小车;140、浮梯;141、转轴;150、液压站;151、液压蓄能器;152、液压管路;153、液压旋转接头;160、升降装置;161、液压油缸;162、滚轮;163、销轴;170、控制台;171、距离感应装置;172、信号处理装置;173、转速传感器;174、位移传感器;175、信号传输线;176、报警装置;2、船舶;3、码头;4、平台支架。
32.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制动行走机构的登船梯,用于在船舶2停靠码头3作业过程中,装卸作业人员、船员和乘客安全顺利的上下船舶2。所述登船梯1设置在平台支架4的顶部,所述平台支架4为通过电机、汽油机或柴油机驱动的可自主移动的机械结构,为所述登船梯1的转运平台110,所述平台支架4上设置有楼梯。所述平台支架4为现有技术,因此其具体结构,本文不进行详细阐述。
37.如图2~3所示,所述登船梯1包括设置在平台支架4顶部的平台110、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平台110上表面的行走小车130、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30上的浮梯140、用于驱动所述行走小车130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平台支架4顶部的用于驱动所述浮梯140完成俯仰动作的升降装置160和液压站150。为了方便下文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将行走小车130的移动方向视为前后方向,靠近船舶2的那一侧为前;将下述驱动轴122的轴线方向视为左右方向。
38.当船舶2靠岸后,平台支架4启动,带动登船梯1行驶至船舶2舱口的下方;之后驱动机构启动,驱动行走小车130向前移动,升降装置160启动将浮梯140抬升至合适位置,浮梯140与舱口对接,对接完成后,旅客可以通过浮梯140以及平台支架4上的楼梯上下船舶2。
3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平台110为矩形箱体结构,所述平台110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平台支架4的顶部。
4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行走小车130包括车体和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的行走轮,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排链111的两个端头连接,所述行走小车130在排链111的牵引下,前后移动。所述浮梯140的底端通过转轴141与行走小车130的车体前端转动连接,行走小车130的前后移动,驱动所述浮梯140完成前后移动。
4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行走小车130的再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左右晃动,所述平台支架4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一对平行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车体两侧的行走轮分别嵌入两条凹槽,通过凹槽限制所述行走小车130左右方向移动,防止浮梯140左右晃动。
4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行走小车130的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左右晃动,所述平台支架4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一对平行的导轨(图中未示出),所述行走小车130包
括车体和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的导轮,所述导轮坐落在导轨上,以此完成对行走小车130的限制。
4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梯140的底端通过转轴141与所述行走小车130的车体前端部转动连接。
4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110下表面的驱动电机115、与所述驱动电机115输出轴连接的减速机116、对称设置在所述减速机116两侧的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和一对排链111,两个所述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减速机116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包括驱动链轮121。其中,所述减速机116采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的减速机116,两个输出端对称设置且共轴,减速机116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45.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平台110顶部且位于驱动链轮121斜上方的过渡链轮114、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平台110的后端下部的过渡链轮114、一对平行设置在所述平台110的后端上部的用于调整所述排链111松紧度的涨紧器113和若干设置在所述平台110顶部的用于支撑排链111的排链托辊112,所述排链托辊112设置在所述平台110顶部的过渡链轮114与所述涨紧器113之间。所述排链111缠绕在所述驱动链轮121上,所述排链111的一端绕过所述平台110顶部的过渡链轮114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30的车体前端,所述排链11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平台110的后端下部的过渡链轮114与涨紧器113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30的车体后端,位于所述平台110顶部的链条搭在所述排链托辊112。两根排链111均设置在行走小车130的两排行走轮之间。
46.本发明采用双链条牵引的方式,牵引所述行走小车130前后移动。当所述驱动链轮121正转或反转时,所述排链111被牵引,进而带动所述行走小车130前后移动。
4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排链托辊112的数量为四个,两两一组,平行设置在所述行走小车130的车体顶部。
4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平台110下表面设置有底座117,所述减速机116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117上,所述驱动电机115固定在所述减速机116的外壳上,所述驱动电机115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116的输入端连接。
49.如图5~7所示,所述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包括驱动链轮121、驱动轴122、过渡盘125、从动齿轮圈126和环形压块127。
50.所述驱动轴122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116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座123固定在所述平台110的下表面,所述转轴141可在所述减速机116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驱动轴122靠近所述支撑座123那一侧的端部沿轴线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液压油管122a,所述液压油管122a与液压站150连接,所述液压油管122a末端设置有贯穿所述驱动轴122的液压油支路122b。所述驱动轴122靠近所述减速机116的那一侧端部附近设置有花键连接部122c,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靠近所述减速机116的那一端设置有环形堵头122f,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上套接有至少一个环形主动齿轮122d和至少一个环形从动齿轮122e,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与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的内圈边缘不与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接触;当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设置在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与环形堵头122f之间;当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设置在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与环形堵头122f之间以及
相邻两个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之间。
51.所述驱动轴122与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驱动轴122与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组成花键轴,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与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一方面可以在花键部分左右滑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被驱动轴122驱动。
5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驱动所述行走小车130,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的数量及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的数量均为三个。
53.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背离所述减速机116的那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压块支撑座128,所述压块支撑座128的横截面为倒l型,所述压块支撑座128设置有环形槽128a,所述环形槽128a与所述液压油支路122b连通,所述环形槽128a的两侧分别设置环形的油封ⅰ128b;所述压块支撑座128沿径向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环形槽128a连通的通油管128c。所述环形压块127的横截面为t字型,所述环形压块127套接在所述压块支撑座128上,所述环形压块127与所述压块支撑座128围成与所述通油管128c连通的液压油腔129,所述环形压块127与所述压块支撑座128的两个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油封ⅱ128d,此处采用的是动态密封。
54.为了方便所述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的后期检修工作,所述环形堵头122f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的一端,所述压块支撑座12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花键连接部122c的另一端。
55.所述驱动链轮121通过轴承124套接在驱动轴122上,所述驱动链轮121靠近所述减速机116的那一侧设置有环形的过渡盘125,所述过渡盘125上连接有环形的从动齿轮圈126,所述从动齿轮圈126套接在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上并与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啮合。
56.当需要所述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向外输出动力时,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站150向液压油腔129内泵入液压油,液压油腔129膨胀,环形压块127挤压环形主动齿轮122d,环形主动齿轮122d与环形堵头122f配合夹紧环形从动齿轮122e,驱动轴122带动环形从动齿轮122e一起转动,环形从动齿轮122e带动从动齿轮圈126转动,驱动链轮121跟随从动齿轮圈126一起转动,进而通过排链111驱动行走小车130前后移动。当不需要向外输出动力时,液压站150抽回液压油,环形压块127不在挤压环形主动齿轮122d,驱动轴122空转,不在带动环形从动齿轮122e转动。
57.所述环形主动齿轮122d、环形从动齿轮122e和环形堵头122f均采用耐摩擦的材料,当液压油腔129膨胀时,在环形压块127的挤压下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与环形主动齿轮122d及环形堵头122f紧密结合形成一体,进而向外输出动力,此处传动结构为摩擦传动的一种,只要阻力小于摩擦力,便可正常向外输出传动力。当不需要动力时,仅需抽回液压油,所述环形从动齿轮122e、环形主动齿轮122d及环形堵头122f三者又变成独立结构,环形从动齿轮122e与环形主动齿轮122d相对转动,动力输出截止。
58.本发明的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通过液压油腔129的膨胀与收缩,控制环形压块127的移动,进而控制动力的输出。仅需要环形压块127略微移动一小段距离,便可完成对动力输出的控制,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快速动作,反应灵敏迅速,对浮梯140位置的控制更加精确。此外,根据摩擦力公式可知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压液压压力的方式,适应更大的动力输出。
5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站150为本发明提供液压动力,为现有技术,具体
结构原理此处不在赘述。所述液压站150包括液压蓄能器151,所述液压蓄能器151通过若干液压管路152分别为升降装置160、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及其他液压设备提供动力。由于驱动轴122是不断旋转的,所以液压管路152通过液压旋转接头153与驱动轴122端部连接,以便于将液压油泵入液压油管122a。
60.其中,液压蓄能器151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所述液压蓄能器151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原理此处不在赘述。
6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160设置在所述浮梯140的前中部下方位置,所述升降装置160包括液压油缸161、滚轮162和销轴163,所述液压油缸161由液压站150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油缸161通过销轴163可转动的设置在平台支架4的顶部,所述滚轮162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161活塞杆的顶部。当需要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液压站150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油缸161的活塞杆伸出,所述浮梯140被顶起。当所述浮梯140搭接在船舶2舱口上时,所述液压油缸161的活塞杆收回一小段距离,流出空间以应对船舶2的晃动。
6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登船梯1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平台110上的控制台170、设置在所述浮梯140端部用于测量浮梯140端部与船舶2舱壁距离的距离感应装置171、设置在所述浮梯140端部与所述距离感应装置171连接用于协助所述距离感应装置171的信号处理装置172、用于检测所述驱动链轮121转速的转速传感器173和用于检测所述行走小车130位置的位移传感器174,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72、转速传感器173和位移传感器174分别通过信号传输线175与所述控制台170连接,所述控制台170为本发明的控制中枢。
63.所述距离感应装置171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所述信号处理装置172用于协助处理距离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台170;所述位移传感器174为拉绳位移传感器174,本体固定在行走小车130或平台110上,拉绳端固定在平台110或行走小车130上。
64.所述控制台170包括控制芯片、显示屏和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芯片为plc控制器、单片机或其他可编程芯片。本发明可在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自动完成与船舶2舱口的对接,也可以通过控制按钮手动操作。运行在控制芯片上的控制程序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存在难度,本领域人员容易实现。
6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176,所述报警装置176包括警铃和警灯。
66.本发明登船梯1工作原理为:当浮梯140在与船舱对接和与船舱分离的过程中,控制芯片发出指令,液压站150通过液压管路152和驱动轴122的液压油管122a向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的液压油腔129提供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使环形主动齿轮122d和环形从动齿轮122e紧密结合在一起。此时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会将减速机116、驱动轴122、驱动链轮121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通过排链111带动行走小车130沿平台110表面前后行走,达到浮梯140与船舱对接或者与船舱分离的目的。
67.当浮梯140与船舱对接完成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芯片发出指令,液压站150通过
液压管路152和驱动轴122的液压油管122a收回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中液压油,压力消失,环形主动齿轮122d和环形从动齿轮122e分离。此时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会将减速机116、驱动轴122、驱动链轮121分割成独立个体,从而达到行走小车130可以靠船舶2的自然晃动力量沿平台110表面前后自由行走,形成浮动状态,避免船舶2晃动将浮梯140损坏的目的。
68.在浮动状态时,控制芯片会随时接收转速传感器173、位移传感器174产生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当接收转速传感器173的信号是匀速的,控制芯片会认为浮梯140浮动运行状态是正常的;当接收转速传感器173的信号是急加速的,控制芯片会认为浮梯140处于脱离舱口状态,会立即给驱动电机115、液压蓄能器151发出指令,驱动电机115立即启动、液压蓄能器151迅速给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提供更为强大的压力,将减速机116、驱动轴122、驱动链轮121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动力,阻止浮梯140迅速下滑,保护安全。浮梯140正常运行时,位移传感器174与平台110之间会是匀速相对运动的,产生的信号是稳定的,如果控制芯片接收不到位移传感器174的信号或者信号不稳定,则控制芯片会认为浮梯140的浮动状态是不工作的,会发出信号至报警装置176,报警铃响起,提示工作人员检查浮梯140的浮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排除隐患。
69.此外,本发明还具备自动安全防护的功能,其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当浮梯140往船舱舱口搭接的过程中,距离感应装置171与信号处理装置172不处于安全防护状态,只通过报警装置176发出提示声音和灯光,起到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的警示作用。当浮梯140搭接船舱舱口完成后,升降装置160下降,滚轮162与浮梯140保持一段距离,此时距离感应装置171与信号处理装置172开始处于安全防护状态,信号处理装置172开始收集距离感应装置171输出的信号,并判断距离船舱仓壁的距离值范围。其中距离l1为安全距离,距离l2为安全报警距离,距离l3为开启自动安全防护的距离。当信号处理装置172判断处于处于距离l3状态时,其立即将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175传递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分别将防护指令下达给报警装置176、液压站150、驱动电机115、升降装置160。报警装置176收到指令后,立马发出声光报警;液压站150收到指令后,通过液压站150和蓄能装置提供压力,液压制动分离驱动装置120马上制动锁紧,防止浮梯140往后滑动;同时升降装置160迅速上升5秒,托住下坠的浮梯140。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