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9373发布日期:2022-07-16 03:2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浮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漂浮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体。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光伏电站增长迅速,尤其是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由于其适用于饮用水库、水电站水库、近海水域及极寒地区等多种场景,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3.目前用于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的浮体为了加强其抗形变能力,大多采用了顶撑结构(如图1所示),然而顶撑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浮体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还降低了浮体的浮力,还带来了浮体壁厚均匀性差、成型难度高以及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浮体,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浮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贯通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加强通孔,所述加强通孔的孔壁自所述顶壁延伸至所述底壁。
6.可选地,加强通孔的孔壁与所述顶壁和/或所述底壁弧形过渡连接。
7.可选地,所述加强通孔的孔壁包括与所述顶壁连接的第一段、与所述底壁连接的第二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间段;
8.其中,所述第一段自所述顶壁自所述中间段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段自所述底壁自所述中间段呈弧形设置。
9.可选地,所述孔壁的第二段的孔径大于所述孔壁的第一段的孔径。
1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浮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壳体具有顶壁,所述顶壁设置有加强结构。
11.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为设于所述顶壁内侧或者外侧的多条加强筋。
12.可选地,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浮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13.可选地,多条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浮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14.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突出于所述顶壁的外侧面的凸起型加强筋。
15.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凹设于所述顶壁的外侧面的凹坑型加强筋。
16.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壁的中部。
17.本实用新型所公开了一种浮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贯通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加强通孔,所述加强通孔的孔壁自所述顶壁延伸至所述底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浮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壳体具有顶壁,所述顶壁设置有加强结构;该两种浮体结构均减少了浮体的材料用量,增加了浮体的浮力,同时还提高了浮体壁厚的均匀性、降低了
浮体生产时的成型难度以及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顶撑结构部的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002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光伏电站增长迅速,尤其是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由于其适用于饮用水库、水电站水库、近海水域及极寒地区等多种场景,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方面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0032]
自去年初以来,在全球持续货币宽松的加持条件下,2021年3月pe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欧洲主要基准自去年年中开始反弹以来已经翻了一番,其他hdpe、lldpe树脂也紧随其后,达到了类似的历史高点,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降低浮体的材料用量,提高浮体产品的利润是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必然选择。
[0033]
目前的浮体为了增加浮体的抗变形能力和强度,大多采用了顶撑结构10,如图1所示,图1为具有顶撑结构10的浮体的剖面图,不难看出,顶撑结构10一方面增加了浮体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浮体的浮力,整体浮重比降低;同时,顶撑结构10还带来了浮体成型周期慢和浮体的壁厚不均等问题。
[0034]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浮体。
[0035]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顶撑结构10的浮体示意图。
[0036]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提出的浮体包括壳体,壳体呈中空状设置,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壁100和底壁200,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贯通顶壁100和底壁200的加强通孔,加强通孔的孔壁300自顶壁100延伸至底壁200。
[0037]
在本实施例中,浮体中部呈通孔状,结合图1、图2和图3,可以理解的,由于浮体顶壁100被直接打通,因此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浮体的材料用量相较于采用顶撑结构10的浮体的材料用量是有所减少的,与此同时,通孔的孔壁300也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保证浮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此外,浮体的体积几乎没有改变,因此可以理解的,在同样的体积大小下,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浮体结构耗材更少、重量更低,同时,由于取消了顶撑结构,采用直接开通孔的方式还提高了浮体壁厚的均匀性、降低了浮体生产时的成型难度以及生产周期;并且,经发明人实验验证,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该种结构的浮体相较于顶撑结构10的浮体,其浮力是有所上升的,整体浮重比有所提高。
[0038]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强通孔的孔壁300与顶壁100和/或底壁200弧形过渡连接,采用弧形过渡连接能够进一步加强浮体的抗形变能力和强度。
[0039]
可选地,如图3所示,加强通孔的孔壁300包括与顶壁100连接的第一段310、与底壁200连接的第二段330以及连接第一段310和第二段330的中间段320,其中,第一段310自顶壁100自中间段320呈弧形设置,第二段330自底壁200自中间段320呈弧形设置,中间段320为直段,可以理解的,相较于孔壁300全弧形的设计,本设计能够减少耗材。
[0040]
可选地,如图3所示,孔壁300的第二段330的孔径大于孔壁300的第一段310的孔径,第二段330为与底壁200弧形过渡连接的段面,底壁200与水面直接接触,加大孔径能够进一步加强浮体的抗形变能力及强度,此外,可选地,孔壁300的第二段330呈外扩型弧度,如此设计能够加大与水面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004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浮体,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6,该浮体包括壳体,壳体呈中空状设置,壳体具有顶壁100,顶壁100设置有加强结构400。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呈全中空状,将顶撑结构10直接取消,减少了顶撑部分的材料用量,并且可以理解,将顶撑结构10取消后浮体的整体体积是增加的,而现有技术中顶撑结构10的设计是为了加强浮体的抗形变能力及强度,取消顶撑结构10后为保证其抗形变能力及强度不受影响,于顶壁100处设计了加强结构400;并且由于顶撑结构的取消,壳体呈一个完整的中空状,其壁厚的均匀性是有所提高的、并且还降低了成型难度以及生产周期;此外,经发明人实验验证,本实施例所提出的该种结构的浮体相较于顶撑结构10的浮体,其浮
力有所上升,整体浮重比有所提高。
[0043]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6,加强结构400为设于顶壁100内侧或者外侧的多条加强筋。
[0044]
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如图4至图6所示,为起到较佳的抗形变及加强强度的作用,应当使加强筋于顶壁100上的排布更为均匀,具体地,加强筋可沿浮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沿浮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加强结构400设置于壳体的顶壁100的中部。
[0045]
在一实施例中,可选地,加强筋可以为突出于顶壁100的外侧面的凸起型加强筋(如图6所示),也可以为凹设于顶壁100的外侧面的凹坑型加强筋(如图5所示),或者为呈波浪形、锯齿形的加强筋(如图4所示),加强筋的截面可以为矩形(如图5、图6所示)也可以为波浪形、锯齿形(如图4所示)等。
[0046]
可以理解的,加强筋增加了浮体上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浮体冷却速度加快,提高了浮体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凸起型加强筋还进一步增加了浮体的体积,相比带有顶撑结构的浮体,能够提供更多的浮力。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的形状、样式及排布方式等是多种多样的,此处不作限定。
[004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使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