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6011发布日期:2022-12-07 00:1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


背景技术:

2.船只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广泛适用于船舶驾驶室舰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台,具有操机、操舵、航行保障、通信导航和电源配电等功能。现有行业内的设备大多都不具备减震效果,如果当船只遇到较大风浪拍打时,很容易造成控制台的震动,时间久了,也会导致安装的电气件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以及防侵蚀能力佳的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包括中控箱;所述中控箱的左侧并列安装有左电气箱;所述中控箱的右侧并列安装有右电气箱;所述左电气箱的上端面安装有左电气台板;所述右电气箱的上端面安装有右电气台板;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内侧壁均间隔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面安装有梳线架;所述中控箱、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下底面对称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隔架;所述隔架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底座;所述中控箱的下底面安装有接地螺栓;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前侧壁间隔安装有箱门;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后侧壁间隔安装有检修门;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上端前侧壁水平安装有扶手;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前侧壁对称安装有灯架;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下端前后侧壁对称贯通开设加工有吊环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门通过采用铰链与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连接在一起。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门的前侧壁通入安装有门锁。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门通过采用螺钉与所述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连接在一起。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门的后侧壁间隔贯通开设加工有散热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器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台面上设置有操控转盘、显示触摸面板以及指示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电气台板和右电气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vdr接口盒、仪表盘、通讯电话、刮水控制器以及复示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前后设置的箱门和
检修门,这样更加便于有条理的检修线路以及进行设备的更换安装;本技术方案在中控箱、左电气箱、右电气箱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搁架和减震器,减震器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首先通过搁架使得中控箱、左电气箱、右电气箱与底面形成一道中空的空间,这样可以减少雨水以及湿气的侵蚀,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其次橡胶材质的减震器,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避免设备因撞击晃动而产生松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中控箱;2、中空台面;3、左电气箱;4、右电气箱;5、左电气台板;6、右电气台板;7、支架;8、梳线架;9、减震器;10、隔架;11、底座;12、接地螺栓;13、箱门;14、检修门;15、扶手;16、灯架;17、吊环挂孔;18、铰链;19、门锁;20、螺钉;21、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包括中控箱1;中控箱1的左侧并列安装有左电气箱3;中控箱1的右侧并列安装有右电气箱4;左电气箱3的上端面安装有左电气台板5;右电气箱4的上端面安装有右电气台板6;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内侧壁均间隔安装有支架7;支架7的上端面安装有梳线架8;中控箱1、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下底面对称安装有减震器9;减震器9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隔架10;隔架10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底座11;中控箱1的下底面安装有接地螺栓12;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前侧壁间隔安装有箱门13;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后侧壁间隔安装有检修门14;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上端前侧壁水平安装有扶手15;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前侧壁对称安装有灯架16;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下端前后侧壁对称贯通开设加工有吊环孔17;箱门13通过采用铰链18与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连接在一起;箱门13的前侧壁通入安装有门锁19;检修门14通过采用螺钉20与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连接在一起;检修门14的后侧壁间隔贯通开设加工有散热孔21;减震器9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中空台面2上设置有操控转盘、显示触摸面板以及指示灯;左电气台板5和右电气台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vdr接口盒、仪表盘、通讯电话、刮水控制器以及复示器。
19.本设备使用时将底座11通入螺栓后将设备固定安装于指定的位置,并且将接地螺栓12进行接地,避免设备漏电,然后可以开启箱门13进行设备以及线路的安装,设备安装于支架7上,线路通入到梳线架8内,同时可以通过检修门14进行维修设备,通过中控台面2即可以进行操控船只的运作。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
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箱(1);所述中控箱(1)的左侧并列安装有左电气箱(3);所述中控箱(1)的右侧并列安装有右电气箱(4);所述左电气箱(3)的上端面安装有左电气台板(5);所述右电气箱(4)的上端面安装有右电气台板(6);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内侧壁均间隔安装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上端面安装有梳线架(8);所述中控箱(1)、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下底面对称安装有减震器(9);所述减震器(9)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隔架(10);所述隔架(10)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底座(11);所述中控箱(1)的下底面安装有接地螺栓(12);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前侧壁间隔安装有箱门(13);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后侧壁间隔安装有检修门(14);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上端前侧壁水平安装有扶手(15);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前侧壁对称安装有灯架(16);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的下端前后侧壁对称贯通开设加工有吊环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3)通过采用铰链(18)与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3)的前侧壁通入安装有门锁(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14)通过采用螺钉(20)与所述左电气箱(3)和右电气箱(4)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14)的后侧壁间隔贯通开设加工有散热孔(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9)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气台板(5)和右电气台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vdr接口盒、仪表盘、通讯电话、刮水控制器以及复示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中控箱的左侧并列安装有左电气箱;中控箱的右侧并列安装有右电气箱;左电气箱的上端面安装有左电气台板;右电气箱的上端面安装有右电气台板;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内侧壁均间隔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上端面安装有梳线架;中控箱、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下底面对称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隔架;隔架的下底面水平安装有底座;中控箱的下底面安装有接地螺栓;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前侧壁间隔安装有箱门;左电气箱和右电气箱的后侧壁间隔安装有检修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以及防侵蚀能力佳的轮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结构。制台结构。制台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文 张超 潘世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航海航标装备总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2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